。
第二,就是比优盘容量更大的移动硬盘,这也是陆逸明你非常看重的领域,不过很多技术跟优盘可以通用,研究一个等于在研究两个,这一点倒是能节约不少人力成本。毕竟这年头的高科技人才,可不好找。
第三,当然就是天音mp3了。
其实天音mp3的改进,同样也是更大的存储容量,更快的读写速度……
在陆逸明看来,这三样东西,都是内存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
成晓华面对陆逸明的汇报,对答如流,而且各个项目进展顺利,让陆逸明十分高兴。
汇报完了工作,成晓华语气轻松地对陆逸明说:“陆总,跟你说个趣闻。最近的一个星期里,天音mp3在国内的销量上涨得很厉害。”
陆逸明一听,顿时有些诧异,问道:“怎么会这样?之前不是说这么贵的东西国内没几个人会买吗?”
成晓华笑道:“要不怎么说是趣闻呢。之前有个出国‘考察’的团队,去外面买了不少东西回来,其中就有我们生产的mp3,结果买回来之后才发现上面写着夏国制造,事情很快就闹得沸沸扬扬,一来二去的,国内也知道咱们的产品在美利坚卖得很火的消息了。”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国内的许多人也盯上了天音mp3,毕竟出国不是谁都有那个资本的,可买一台两千多块钱的mp3,这个钱不少人还是出得起。花个几千块,就能体验到一把‘美利坚的流行文化’,这种事情眼下还是有很多人乐意做的。”
得知真相的陆逸明有些无语:“所以我们这是出口转内销了?”
“是啊,哈哈。”
“……”
当然,出口转内销的,可不仅仅是天音mp3,还有《我为自己代言》广告和两个月赚三亿的传奇经历。
最先接触到这些新闻的当然是香江,虽然已经是一九九九年了,但是香江依旧是对外交流的桥头堡,国外还是保留着先乘坐飞机到香江再到内地的习惯。
伴随着各种新闻的传播,之前访问团去美利坚考察,结果买回来一堆国产电子产品的事情被再次翻出,许多人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两件事其实是一回事。
随后,大陆的各个媒体也疯狂转载。
随着改革开放,金钱至上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陆逸明两个月就赚到了三个亿,此举毫无疑问引发了极大的舆论关注。
普通人的月收入才七八百,就算是大企业的高管,十几二十万的年薪就很让人羡慕了,毕竟眼下的钱还是很值钱的,京城三环内的一套房子也才十万左右。
三个亿都够买京城三环一栋大楼的了!
许多人都对陆逸明的经历十分好奇,有疑惑,有质疑,但更多的人却是陷入了疯狂之中,把他的故事当成了心灵鸡汤。
甚至有些骗子看准了这个市场,直接开始以陆逸明的名义大搞成功学,在线下开班授课,赚傻子的钱。
只不过这些事情陆逸明都不知道。
这一天中午,陆逸明一家三口正在吃饭,宁雪华突然问道:“小明,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你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搞什么致富培训班啊?”
“啊?培训班?”
陆逸明顿时震惊:“我没有搞培训班啊,我分分钟赚几个亿的人,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