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作者是千里江风的小说 > 全部章节 227. 227(二2更) 建安元年

全部章节 227. 227(二2更) 建安元年(第2页/共5页)

哪茄飧鲎蚝胛墓莸牟唤鲂枰斜姹鹞袷等瞬诺奶刂剩剐枰胁挥肴私岬秤降钠沸校妥愎唤涿偶靼胃叩揭欢ㄋ肌

    他便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便如君侯所说,此人需要满足这样的两个特质,可有些满足此条件的人,担任这个位置又多有不妥。资历太高地位也太高的馆主,哪怕不是他本人希望形成这样的联合关系,同为他选拔的人也会因为这个名头而聚拢在一起。”

    和荀彧一样履历不丰、能力极高却持身清正的,实在是太少了。

    乔琰回道“我有几个人选,只是在同时将他们委任其中还是以轮岗的方式安排上,稍微有些犹豫。”

    程昱在旁问道“若我没猜错的话,这个人选里应该有王子师”

    “不错,”乔琰拊掌回道,“王子师乃是并州出身,但并州的人才大多不需要走弘文馆路线。”

    三互法这种规则可不涉及底层官员,这意味着并州内的人才要么已经被各郡太守给收拢到了麾下,要么就是还在乐平书院就读,又或者

    这些人对并州真正的实力要远比其他各州的人看得清楚,比起弘文馆,他们大概要更乐意直接到乔琰门下前来自荐。

    这也就意味着王允所能从中选到的人,少有与之可以谈论同乡情谊的。

    此外,莫要忘了,王允身上还背负着将天子弄丢的罪名。

    在外人看来,正是因为有王允的配合,李傕才能折腾出一个假冒的天子来,也能征调出一支队伍,以至于让天子最终为他所劫掳。

    这种罪过并未被人摆在明面上说,可王允确实是要为之负责的。

    这也就意味着,他所举荐的人可能并不敢与他有太深厚的私交。

    根据以上几点来看,王允实在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程昱便问“不知君侯所想的另外人选是谁”

    乔琰回道“陈元方和崔州平。”

    陈纪陈元方这个人,都用不着乔琰去逮人了,因为他就在此地。

    此前董卓为祸洛阳的时候,陈纪和荀爽一样也是被征用的倒霉蛋,因其与荀爽私交甚好,也跟着一并来了长安。

    陈纪的为官经验不多,但他自小跟着父亲陈寔,将官场人心看得分明。

    而若论其品行,更是无有可以指摘之处。

    尤其有意思的是,他自身的品行很高,却很烦空有形式无有真情的虚伪举动。

    此处特指应付举孝廉而在孝道上表现出的形式主义。

    乔琰想着,他的年龄也已经有些大了,让他去处理朝政上的事情难免有心无力,正好放在弘文馆里做个道德标杆。

    此外,在将陈纪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后,有一个人落到她手里,也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了。

    正是陈纪的儿子陈群。

    他在历史上是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九品中正制也是他提出的。

    后者就算了,前者对乔琰来说还是极有用的。

    他也确实到了出仕的年龄。

    至于崔州平,他同样可以安排在此地。

    早在去年的八月里,在乔琰还身在凉州和那些武威豪强打交道的时候,戏志才和郭嘉就已经在讨论将崔钧给召来并州做事了。

    崔烈毕竟年纪也不算小了,崔钧与其在安平赋闲,观望时局,还不如来并州协助老父亲处理公务。

    所以在去年的十月里,崔烈便在戏志才的建议下给他送了一封信,信中所言就是此事。

    崔钧固然因为和父亲在买官这件事上闹出了点“矛盾”,总的来说和父亲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当即赶了过来。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西河郡中的庶务其实大半是经由他之手来处理的,足以证明他的本事。

    乔琰道“任用崔州平为弘文馆馆主之一,一面是可体现对于河北士人的拉拢。”

    崔州平乃是冀州人,其父亲崔烈乃是河北名士,这就是在跟袁绍抢饭碗。

    田丰会不会迎来另外一个有可能发现他身份的人,那是另外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倡议创立弘文馆,若连一个自己人都不安插,别人反而要怀疑我别有用心了。”

    她在抬眸间露出了几分狡黠的意味,郭嘉、程昱二人也不由在心中为她这个人选叫了声好。

    这一点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