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作者是千里江风的小说 > 正文 207. 207(第六卷终) 再立之意

正文 207. 207(第六卷终) 再立之意(第4页/共5页)


    在众人的面面相觑中,又听王允说道“其实还有别的可能,若是他将陛下送到荆州或者益州的境内,也同样有操作的余地。这两位一个割据益州,一个雄踞荆襄,且都为汉室宗亲,如若先行积攒实力,再以陛下之名号令州郡,同样可以从中获益。”

    换句话说,他们这一通分析下来,根本没排除掉李傕走某个方向的可能选项。

    “还是再找找吧”

    “够了”王允话未说完,已听到了乔琰厉声的打断。

    “我累了。”

    她简简单单的三个字,砸在了因为她那“够了”二字而安静下来的大殿内。

    这也是一句让谁都没有想到的话。

    但在众人朝着她看去的时候才恍惚意识到,她今年也才十八岁。

    可从汉灵帝病故的前一年开始,她便已在巡猎塞上,北击鲜卑。

    自光熹元年的董卓乱政,到如今的光熹三年八月,她先讨凉州后进关中,从未有过一刻的停歇。

    她也并不只是在征战,也在安定两州的民生。

    所以她说的这一句累,要比任何人说这句话都要有说服力。

    偏偏她处在的,甚至是个对大多数人来说连举孝廉都还不到的年纪。

    即便说什么有这样的高位也合该承担这样的责任,但对比一番其他州牧的举动,还真没人能因为她说累而责备于她。

    “并州凉州和关中的百姓也累了。”她又说道。

    “就算各位并未见到凉并二州的情况,总应该看到长安是何种情况了吧。”

    长安城中人心惶惶的情况,即便是在董卓已经伏诛的数日后,也并未彻底终结。

    而事实上,这原本是秋收收成刚刚到手的时候,他们合该举家欢庆才对的。

    但他们没有,也不能。

    乔琰骤然抬高了音调,“若是知道李傕将陛下送去了袁绍那里又如何现在就发兵冀州吗若是知道陛下在荆州就发兵荆州,在益州就发兵益州时局瞬息万变,陛下本人也生死不定,连去向都未知,那要做什么拿这些庶民的生命开玩笑吗”

    这字字句句说来,即便她比在场的任何一人都要年轻,却听来有一份沉痛异常的拷问之感。

    “当然,我没有冒犯各位的意思。”她垂眸间声音也转轻了几分,“我只是觉得做这种无用之功,在此时反而被动罢了。”

    卢植问道“我想烨舒这话应当不是想要尊奉邺城那位吧”

    别人说什么无用之功或许是这个意思,乔琰却必然不是。

    若她真有这种想法,早年间便不会宁可冒着攻打凉州的麻烦,也不肯接下邺城那头给出的骠骑将军位置。

    而邺城的那位天子也已经用自己在这两年之中的表现证明了,他好像并不是一个适合于继任天子位置的人。

    与其说他是大汉的天子,倒不如说他是袁绍执掌青冀二州的傀儡。

    “当然不是。”乔琰摇了摇头,语气坚决地回道“我想拥立刘幽州为天子。”

    刘幽州,刘虞

    她要拥立刘虞为天子

    这句话可当真是一个砸入水中的巨石,将众人又给惊得不轻。

    意识到她这话中的意思,黄琬连忙问道“你若行拥立之事,与那袁公路有何区别”

    当年乔琰在朝堂痛斥试图拥立刘辩的袁术,说的便是他轻言废立,实为妄为之举,与董卓无异。

    今日她怎么还能做出这种选择

    这岂不是自甘与袁术同道。

    然而他听到的是乔琰斩钉截铁的回答“你错了,我跟他们当然不同”

    乔琰抬眸朝着众人看来,在这张少年意气十足的脸上,已越发有了一份峥嵘锋利之态。

    她朗声说道“当年我说他不敢进攻董卓,是丢了大汉铮铮铁骨,可如今董卓已除,祸乱朝纲者必定自取灭亡,已有例证。便是有千里阻隔,我大汉也内有忠良之士为策应,外有不畏险途之将步步推进,只求一个除贼尽忠,绝非软骨头,此为其一。”

    “当年卢公说他另立天子,是置先帝子嗣安危于不顾,可今日不论我们是否做出这个选择,陛下安危都已难测,不如先保大汉民生和顺,此为其二。”

    “当年袁绍袁术立少年天子,是为主少国疑,可刘伯安执掌幽州期间选贤举能,平定粮价,实为有目共睹之举,乃是有能者居天子位,此为其三。”

    “当年弘农王并非先帝所属意的继承人,甚至诛杀外戚以断其继位之念,可刘幽州为东海恭王之后,先帝托孤重臣,若论正统,他仅次于失踪的陛下,此为其四。”

    “诸位,这四点不可否认吧”

    乔琰这洋洋洒洒的一通话砸下来,甚至要让人怀疑她是不是早有了这种想法。

    但她素来思辨超群,自昔年鼎中观的州牧封建论便可见一斑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