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后清晨,宁国府,
贾瑝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正好是这具肉身父母的丧事,
也不是没有理过丧的,
但和宁荣二府来比真的是云泥之别!
这东西二府各请了一百零八个僧人在家里诵经,
说是超度亡魂,以免亡者之罪。
另在清虚观上各送去了九十九名全真道的道士,
要打醮四十九日用以解冤洗业。
家里的灵堂前又各有五十名高僧五十名高道......
两府后面的家庙家观住的满满登登的,
人还没靠近就能闻到浓烈的檀香味道。
整座家庙家观都被烟雾缭绕着,像是要举族飞升一样。
贾瑝进了家观之后,
来来往往的小道士都打了个稽首,
贾瑝也笑着点头致意,
到了后面的观主居所,
贾瑝才放松了些,揉了揉自己的腮帮子。
张道长笑着说道:
“这几日是笑的太多了吧?自从戴权和夏守忠先后过来,这宁国府也算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了。”
贾瑝无奈的笑道:
“不过是一群顺手洒好儿的,他们不过是走一趟,倒是为难了我,从早到晚的在灵前候着。就算是吃点东西都得找个借口,要不然一刻都不得闲。”
戴权来的第二天,夏守忠就带着圣旨来了,
这算是一个正常程序,
不过这次顺带着连贾赦也加进去缅怀了一通,
算是把荣国府的面子留住了。
从那之后朝中不少官员都来祭拜一番,
贾瑝为了不出什么变故只能在灵堂守着,一呆就是一天。
玉玑子在一旁失笑道:
“公子何必在意这么多,这几日时间本就是要做给人看的。如今虽然累了些,但是能夯实这个身份就值得。更何况公子越忙,宋忠他们越忙。盯着他们的人自然知道这些人是没有出去过的,外面的任何事都和公子无关。”
“在公子回江南之前,各地会发生一切小事,频率会很高,但不会闹的太大。等到江南之乱爆发的时候,这些事就会被人认为是一些征兆,而那个时候正好公子扶棺回到江南的时候。”
“有京营节度使的职位再加上公子的先生是两淮巡盐御史,最后还有太上皇想让公子快速成长起来做刀,差事有八九成的概率落到公子的身上。如此一来计划就成功了。”
贾瑝无所谓的点了点头,
这个计划与一开始自己想的的就相仿,
不过是细节比自己想的更出色,而且更稳妥。
概率虽然只有八九成,但已经是足够高了。
毕竟如果没有安排到贾瑝的身上,
那不管是谁去都会被‘乱民’截杀!
张道长起身甩了一下拂尘叹道:
“只是苦了江南的百姓,如此大乱必定要席卷进去不知多少无辜百姓。”
玉玑子眯着眼睛淡然道:
“为了这天下万民,牺牲一小部分的人,哪怕是再无辜也是有价值的!如今的大宁官吏贪酷无能,官僚体系臃肿,再加上内忧外患,正是大破大立的时候!”
“只有趁着现在将所有的隐患全都拔出,让它们一起爆发,才能保证以后不会陷入更大的战火!这样才是保证大宁百姓不会被荼毒的最好办法!”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