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读书已耗费不知多少银钱,已经很是偏颇了,若再因我读书耽误挣钱的买卖,更要叫我抬不起头来了”
宝珠笑嘻嘻地摇头,“二哥说的甚个话,再论起来可得怪我,要不是因为我,咱们一大家子也不至于匆匆躲来汴京了。”
兄妹相视一笑,上辈子宝珠没感受过什么家庭温暖,这辈子一家热热闹闹,兄妹几个虽性格各异,可劲儿都往一处使,日子一时虽艰难些,长久下去,总能过好的。
虽二哥点头支持,宝珠想想却还是觉得去渡口码头好些,国子监学子吃饭多是到下学的饭点儿才来人,且多也看不上摊贩上的吃食。
几番权衡,大郎与宝珠还是定下去码头摆摊。
她准备卖煲仔饭,在街里晃了许久,并不曾见过有人卖煲仔饭的,新鲜吃食总有好热闹的,先将摊子名气摆出去,等天热起来过后还能做旁的吃食更好接的上。
如今汴京繁荣,渡口码头处搬货卸货的力工们多,只是这些力工们一日下来工钱也没两个,他们宁可吃两个杂面窝头填肚子也绝不愿意多花费银钱去买饭食来吃。
不过真看过才晓得,码头上力工不占大头,还有许多临靠的商船客船,船上有想吃些东西垫肚儿的商贾、行了几个月船连脸都馋绿了的船夫,甚么人都有。
宝珠还记得从姑苏来汴京时在船上那些时日,换船时回回脚挨到地就急急在码头寻吃食,实在是船上吃食难以下咽,且既是临时找吃的,也没法儿嘴刁,若是味道好便记着下回再来,若味道不好骂两句也急着忙去了。
煲仔饭本钱不算高,只是砂锅和砂锅外头包的竹编都要专门做,得费些工钱。
自然,还得先叫家里人尝尝味道再看这事儿靠不靠谱。宝珠同大哥讲了这煲仔饭怎么做,甄大郎本就是灶厨,宝珠只一说,他大差不差就晓得了了。
兄妹俩在灶间琢磨一下午,最终定下四样味道的,第一样最贵的就是腊味合饭,里头放腊肉腊肠腊排骨并咸蛋黄四样,第二样是香菇滑鸡饭,第三样肉沫茄子饭,第四样酸菜肉丝饭。
定下以后甄大郎就开始下手了,到晚间这才用砂锅做出四样来,用来拌饭的料汁宝珠来时就用豆酿了一缸,现下还没好,正在仓房里头阴着,她调的料汁一家人都爱吃,从姑苏到汴京这一路,多靠她调的酱拌在饭菜里头才熬下来。
自个儿酿的酱还没好,今儿拿来拌的暂且用的还是普通的酱,添点过料炸的油,拌匀过后一掀砂锅盖,再淋到饭上,瞬间滋啦啦迸出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来。
今儿用的暂且是自家的砂锅,大大小小才凑起来四个锅,一家子晚上也就吃这个了,顺道替他们尝尝味道。
甄父虽在樊楼帮厨,里头也包三餐,但他晚上通常是要回来跟家里人一起吃饭的,宝珠才说了阿爹阿娘有口福,就看爹娘一起从外头进来了。
甄父是下了工又顺道去牙行接徐氏了,宝瑢半下午就忍不住想尝尝了,叫拦下以后抓心挠肝的,这会子一家人都齐了,迫不及待催着爹娘洗手,自个儿端了碗筷来分。
不单是上头菜,她觉得更香的是底下的锅巴,油汪汪黄澄澄的锅巴用筷子戳碎,入口是说不出来的脆香,比寻常用铁锅煮的锅巴饭还要香,拌上汤汁更是好吃的让人停不下筷子。
甄阿婆年纪大了,牙有些松,但不妨碍她也夹了一小块锅巴嚼的喷香,大家伙儿也一致觉得去渡口卖煲仔饭的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