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分卷阅读3(第1页/共2页)

    ,一家人对着画细看半晌,徐娘子叹气,

    “二郎也不知在汴京姑母家中如何?”

    甄家人口说来也简单,一脉单传下来的,甄家祖父过世的早,他老人家身子向来不好,眼看着甄父与徐氏成了亲又生了大哥儿,挺了一年到底没撑住。甄家祖母如今健在,说来徐氏与甄掌柜的之间情意,少不得这位甄家阿婆的添油。

    她偷去算过,徐氏旺家,更是儿孙满堂荣华富贵的好命格,这般好的人,自然留在自家好,便将二人凑了一对,也是甄父与徐氏自小一处长大,确有情谊,不算乱点鸳鸯。

    甄家阿婆是整个家里最闲不住的人,这几日庙里有豆腐斋,她住到庙里吃斋菜去了,叫家里等到初一再去她接回来。

    甄父底下还有个妹妹,当年嫁给了一穷秀才。

    这位秀才妹夫姓董,父母双亡,从前是在庙里借住的书生。甄家姑母去庙上香与他看对眼,甄祖父在时亲自考量过董秀才人品,一家子都觉得董秀才虽年纪大些,家境贫寒些,但为人上进性子稳重,是个可堪托付的人便也没多做为难。甄姑母嫁去过后,董秀才便由甄家资助进学,三十岁上中了举,一路考过省试,第二年上京面圣赐了进士出身,再过二年又经恩师疏通补到汴京城里做个没甚油水的末流小官。

    甄家与董家两家这么些年书信往来甚密,姑父也不是那等忘恩负义之人,只是到底山高路远,许多年未见,寻常只书信往来,再有年节里托人送节礼,汴京城里居大不易,为官的对外开销打点甚巨,甄家如今日子好过,故而甄父跟徐氏也常贴补这个唯一的妹妹。

    甄父名讳甄士德,妻徐氏唤徐翠芝,从前是甄家买来的丫头,据说当年想同甄家做亲的不少,甄家二老跟甄父只叫她一人吃的死死的。

    夫妻二人从未生过龃龉,日子和美,成亲过后有四个子女。

    大郎甄从俭,今年二十,在学堂念过几年书,实在不是读书的料,便跟在甄父后头学了手艺在二食店掌勺。

    甄家二郎名唤甄从俨,今年十八,书念的极好,自小到大教过他的先生没有不夸的,去年院试已过,排名甚是靠前,如今外人都得见他都得喊一句秀才公,每月还能领些米粮呢。腊月里董姑父来信让他莫要死读书,要出去见见世面,又叫他今年亲去汴京送年礼,这一去姑父姑母便将人留在汴京,求了关系进国子监读书,故而二郎现下正在汴京一心进学。

    三娘就是宝珠了,今年十五,生的一副好颜色,虽年纪轻,但这甄家看着是徐氏做主,遇着事儿还是得问宝珠,只因三娘实在聪慧。往常食店太忙,她若在前头帮忙,总要遮掩些相貌,到后来徐氏怕她相貌太过出众,不敢叫她常到前头来帮忙,这平江府有权有势的不少,一家子平头百姓到底怕惹出祸事。可恨饶是这般小心,到底还是叫那孙家注意到了。

    最小的便是宝瑢,宝瑢年纪小,但她出生以后家里事多,常顾不上她,于是一家上下也多娇惯着她些,但她也懂事,小时候徐氏要看顾店里,常顾不上她,便将人栓在柜台边上,一边顾店一边顾她。

    许是打小儿接触的人多,便也养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会走路开始就在店里磕磕巴巴的迎来送往,婶子大叔叫的好不亲热,生的一副粉雕玉琢的团子样儿,叫人看了便心软几分。

    董姑父读的书多,甄家四个孩子具是他给取的名儿,许是由他取名的缘故,甄家几个孩子虽见的少,但他格外上心,连读书也是他特地写了信来叮嘱的

    ——四个孩子都要送去读些书,不为作多大的学问,只为识字明理。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