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坐在出租屋床边,赵毕强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大机会,他当全力以赴!
赵毕强迅速行动起来。
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细致地收纳随身物品。
即将奔赴北京,如一束微光,照亮了他黯淡许久的世界。
几天后,赵毕强抵达北京。
一下火车,嘈杂的环境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一位举着他名字牌子的司机,微笑着向他招手。
司机热情地接过他手中的行李,带着他来到一辆尊贵的车前。
一路上,赵毕强好奇地看着这座繁华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与他生活的小地方截然不同。
很快,他被带到了一处安静的住所。
打开门,屋内温馨的布置映入眼帘,家具摆放整齐,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赵毕强抚摸屋内的物件,眼眶湿润,心底满是对林真逸的感激。
这份温暖他从未奢望过,却在最绝望的时候降临。
第二天清晨,他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前往培训地点。
当他走进会议室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中一震。
四周的书架上摆满了农业相关的书籍,空气中弥漫着知识的气息。
负责培训的李教授已经等候多时,见赵毕强进来,立刻微笑迎上前。
“你就是赵毕强吧,欢迎你来参加这次培训,我是你的培训导师李建能,接下来两个月,我们一起学习。”
李教授的声音温和有力。
赵毕强有些拘谨,
“李教授您好,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我没什么基础,可能学得比较慢。”
李教授摆摆手,“别担心,基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学习的决心。”
“咱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这句话如同一颗定心丸,让赵毕强原本悬着的心落了地。
培训正式开始,李教授首先拿出一本《农场管理概论》的教材,开始讲解农场运营的基本框架。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
“赵毕强,农场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农作物的种植计划,到农场工人的管理,再到农产品的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
“比如说,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安排种植作物的种类和时间。”
李教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着示意图。
赵毕强全神贯注地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重点。
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便及时提问。
“李教授,那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像暴雨或者干旱,该怎么调整种植计划呢?”
李教授耐心解答:“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比如修建灌溉设施应对干旱,完善排水系统应对暴雨。”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抗灾能力强的农作物品种,这就和你擅长的种子开发技术联系起来了。”
听到这里,赵毕强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种子开发技术,在农场管理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这让他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在讲解人员管理时,李教授分享了一些实际案例:
“曾经有个农场,因为工人之间的分工不明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所以,我们在分配工作时,要充分考虑每个人的技能和特长,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赵毕强点点头:“李教授,我明白,就像一个团队,只有分工协作,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接下来的日子,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赵毕强还会参与实践模拟。
在模拟的农场场景中,他仿佛真的置身于澳大利亚的农场,忙碌地练习制定种植方案、安排工人工作,以及处理各种突发问题。
每一次模拟结束,李教授都会和他一起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让他不断进步。
随着学习的深入,赵毕强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学习财务知识时,那些复杂的成本核算和预算编制,就像一道道难以跨越的沟壑,让他有些头疼。
“李教授,这些财务术语和计算方法,我理解起来好困难啊。”
赵强有些沮丧地说,他的脸上写满了挫败感。
李教授鼓励他:“别着急,财务知识确实有些抽象。”
“这样,我们结合农场的实际运营来理解。”
“比如说,种子、化肥的采购费用,工人的工资支出,这些都是成本。”
“我们通过核算成本,就能知道农场的盈利情况,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李教授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些实际的财务报表,手把手地教赵强分析。
在李教授的耐心指导下,赵强逐渐掌握了财务知识的要点。
但他知道,要想真正熟练运用,还需要不断练习。
于是,他每天都会花额外的时间复习,做大量的练习题,常常学习到深夜。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