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 8 章(第1页/共2页)

    众人纷纷看向赵瑶君。

    嬴政道“瑶君,那你说说,要怎样种麦子才行”

    啊,怎么样种麦子,这是我一个小孩子能知道的事情吗

    这种问题就应该阿父、诸位大臣这样的人,来烦恼,来思考的我一个不知事的小孩,就该玩着吃着,乖巧地等他们把事情办妥。

    嬴政和众臣听了这话,看着四公主瑶君无辜纯稚的小脸,心里一阵无语,只觉得好气又好笑。

    合着公主你什么都知道,却主打让他们君臣为大秦卖命,你这个小姑奶奶吃喝玩乐是吧

    赵瑶君眼珠转了转,想到自己支线任务奖励的牛肉火锅,豆腐方子,不由挺直身子,觉得还是要勉强支棱一时片刻。

    她开始滔滔不绝的施法。

    “这种麦子要说好处,那可多了去了首先它比水稻耐寒,还可以越冬种植,麦子在青黄不接时收获,足以饱肚,给黔首救命。”

    “更何况,它磨成面后的味道也十分不错,大家尝过后也能知道它比豆饭、麦饭好食得多。”

    治粟内史惊喜无比“这麦子竟可以越冬而种那不是能多一季收获了”

    他扒拉着粮食收成的粮税,以及国库内的粮食储藏,开始粗略大致估算,若是王上日后同六国开战,粮食会耗费多少。

    嬴政面上也有了兴奋之色,他同几位武将文臣相视而笑,想到天下一统的雄心壮志又多了许多成算。

    结果治粟内史像是想起来了什么,笑容一收,反而可惜的叹气“可是地力只有那么多,种黍、种稷、种菜又还要种麦的话,太过耗费地力。”

    “今明两岁纵然一时秋收大获,可从长远计,此事并非好事。”

    写过基建文,以及外婆是北方的的赵瑶君,几乎下意识脱口而出。

    “怕什么其实麦豆套种,不会损害地力,反而能够肥田。我记得有古籍里面还说麦后种黑豆,一亩一石六的谚语。实在损害了点地力,我们就通过人工堆肥,肥田补充地力。”

    一亩一石六的产量不错了,如今上好的田地也就能产一石半的粮食。

    治粟内史闻言,不由放下心来,却还是忍不住问“这麦后种黑豆,一亩一石六的说法,不知道是哪本农学古籍里的”

    他家农学传家,就没听说过哪本书里面有这句话的。

    什么书里的问就是没有这本书,这是几千年后我大华北地区还流传着的民谚,集中了广大勤劳的老百姓的智慧和经验而成,并非农书所记载的。

    几千年广大种田的百姓经验集结而成,非常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那大豆的根部含根瘤菌,富含氮元素,可以稳定的固氮肥田,所以种粮食时,可以和大豆进行套种轮作,这样的话,产量不仅不会降低,还会提高呢

    众人听了,不由有些惊奇。原来这话来自后世啊,怪不得他们都没有听说过。

    不过那什么蛋元素、固蛋、根留什么的,怎么他们听得见,却一个词也听不懂,听起来还奇奇怪怪的。

    治粟内使是秦国农学大家,也是侍田好手,他下意识觉得,四公主话里的内容很重要。

    可听不懂,他心里就如同猫抓一样,只能将迷茫的眼神看向自家英明神武的王上,默默道王上,公主殿下在想些什么啊为何臣一个字也听不懂。

    嬴政“”寡人也听不懂。

    这样的谚语,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写过小说,我还都能背好多呢,什么“麦到芒种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镰勾”,什么“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对啦我还记得养猪的谚语呢,什么“猪是家中宝,粪是地里金”。

    嬴政和众臣听着,立即意识到这些说起来琅琅上口又简短好记的话语,确实凝聚许多农人长期种田的经验和智慧,是十分珍贵的经验。

    农庄大厅里面没有布帛和笔,治粟内使拼命记忆。嬴政和所有臣子也知道那些谚语的重要性,正在记忆,还没记完,就听到公主叹息了一下。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种熟悉又不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刻又应验了。

    啊,我不是在说种麦子吗怎么扯到农谚那儿去了算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说起猪,我真的好想吃红烧猪肉、农家小炒肉、糖醋排骨、碳烤五花肉包生菜

    呜呜呜,想吃的眼泪从嘴吧里流了出来,我直接嘶哈嘶哈

    众臣深深吸了一口气,笑容十分勉强难看。公主你接着想啊

    什么叫这些不重要明明这些才是重要的事情,你一定要接着想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