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陷害,现在使团所有人都被抓,我也已经成了西三州的逃犯,我想逃出去”。
高晋见他有所顾虑,便言简意赅地说了说自己的情况。
郑一舟没想到是这么严重的事情,他看了看一川,似乎想进一步了解他们二人的关系再做定夺,“一川,你说呢?”
“哥,高大人绝不是坏人,我和父亲都相信他”,一川坚定地看了看兄长。
听到这话,高晋内心无比温暖,这辈子遇到郑家人真是上辈子积德,郑宣焕在大都督府不顾刀剑挺身而出保他一命,现在,他的儿子不由分说就对自己百分百的交付信任。
高晋低头,这两天,像是过了一年,他的信念从被一次又一次摧毁,对张小鲁的兄弟之义,对文君公主的救命之恩与仰慕之情,什么友情,什么爱情,什么恩情,都不过是空中楼阁、水中倒影,他像个破布偶般,被人随意利用后就丢弃。
没有价值,没有意义,他活得无比失败。
“好”,郑一舟爽快地回话。
高晋有点体力不支,昨夜一夜没睡,加上早起去西水河洗了个凉水澡,他没有察觉到自己脸色已经苍白。
“高大人,你可还行?能走吗?”郑一川见他状态不对,急忙问道。
“没事,越快越好”。
换上了西三州本地学子的装扮,还好当时郑一川运送书籍过来学堂之时,套马车用的两匹马还是高晋从老家带来的优质好马。
“我送你们去,以免官军问话”。
郑一川这小子,装扮成小书童模样,实际上读的书并不比其兄长少,郑宣焕本意是让他来西城找他的兄长历练一番,了解下西三州的风土人情,没想到还没历练什么,就碰上了高晋这档子事。
来如归楼搜查的士兵,见到高晋房内的士兵衣服还在,便坐实了他的罪名。
而不出所料的是,城门口的官兵已经严阵以待,拿着高晋的画像比对着过路的每一个人。
这时,城门口已经张贴起了高晋的通缉令,高晋的罪名是,魏国使者入府乔装杀害西三州太夫人、前大都督继室柳清玫和礼小公子。
更令人震惊的是,城门口已经张贴了魏国使团成员十一人的消息。
“高大人,使团成员十一人无一人透露你的下落,已经被刘大都督全部……”,郑一川调整了情绪,难掩悲痛,“全部处死”。
高晋闭上了眼,拳头攥紧,他想起了郑宣焕的那句“魏人重义,就算玉石俱焚,绝不独活一人回魏”,眼泪在眼眶打转,这十一人都因自己而死!
“现在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高晋手有点抖,说着将手抓紧了马车窗沿。
“车上人全部下车,接受检查”——城门口的士兵厉声说道。
“大人,我们是鸿都学堂的先生学子,你看这是我们三人的名帖”,郑一舟准备充分,借用了两位与高晋、一川年纪、长相相仿的学子的名帖。
说完,高晋和郑一川下车。
高晋有点紧张,临出门之时,郑一川仔细端详起了他的脸。
将他最显眼的剑眉刮了,用木炭头仔细描成了细眉,头发半梳,两侧头发垂下来,面中以及鼻子位置扑上一层薄薄的面粉,肤色变白,而下颌位置还是原始肤色。
着了一身白色长衣,就像一个天然的反光板,将高晋肤色映衬得白皙起来。
“画像再逼真,也只能从眼睛脸型嘴巴眉毛上这些最重点部位下功夫,画不出神韵,将你的面中提亮,视线焦点会集中在鼻子位置,整个脸型会更显得瘦削,整个脸变白之后,你的书生气会更强点,就不像是打打杀杀的武将了,只要不是你的旧相识,你调整了面部结构之后,是很难通过画像认出你来的。”
“这样一看,高晋你可真是个美男子”。
郑一川说,“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那还要有个显眼的,吸引注意力”。
借用名帖的那名学子中,有个是厚唇男子,眉毛一颗瞩目的黑痣,郑一川用小口的杯子吸在了嘴唇上好久,嘴唇变成了两条香肠般,虽符合名帖上的画像特征,但看上去还是太夸张了。
那颗黑痣更是,拿一颗饭粒抹灰,粘在了眉毛处,看着像那么回事,但若用手一抠,还是会露馅。
果然,城门的士兵注意力全放在了郑一川身上,
“官军大人,我们不是坏人啊,都是学生”,官军拿着三人的名帖对照了好久。
另一旁的官军催促道,“你们对着名帖比什么?你照着画像比啊,不是那高晋就行!”
这时一名士兵才反应过来要对照画像,但他盯着高晋,对比画像之后,发现画像明显脸更胖一些,更男人味一些,而眼前这人反而脸白地如女人一般,还有点娘里娘气。
看到郑一川那个现眼包,还是不自觉地看看名帖上的画像,怎的如此怪异!
被身后的人催促了一阵,失了耐心,“走吧走吧”。
出了城门,高晋已经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若是自己死一次,或许能倒回去改变这些人的结局?他眼角满是泪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