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网游小说 > 作者是猫疲的小说 > 《唐奇谭》 第1045章 前行

《唐奇谭》 第1045章 前行(第3页/共5页)

往吐火罗的丝路南线,显然要更加崎岖和艰难一些。

    尤其是沿着孔雀河上游过了东铁门关,进入葱岭山地之后;无穷无尽的雪岭群峰,终年不化的高山冰川;仿佛永远走不完山脊、坡地和山沟、峡谷,荒凉而贫瘠的镜像,始终充斥着大部分行程。

    与北线的烈日黄沙、大漠漫漫的干渴热风截然相反;这里只有无穷无尽的石头,各种风化侵蚀与地质运动,所造就无所不在的料峭悬崖、嶙峋巨岩、石堆、乱石摊;在风中呼啸出亘古的呜鸣声。

    但往往一走就是很长一段距离,都不见丝毫的人烟。唯有偶然奔走在岩壁之间,啃食着石隙中顽强生长的稀疏植被,大角盘羊和尖角岩羊,黄羊和鼠兔之类;才会稍微打破一些死气沉沉的氛围;

    唯有在上下山的路口或是折转处,才会见到被刻意堆起来的人畜骸骨,所充当的某种警示标志。没错,这里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瓦罕走廊,也是中国与阿富汗唯一接壤的狭长陆地边境和通道所在。

    哪怕到了现代社会,也不乏危险和的地带。大部分区域都被高海拔的冰雪覆盖;一年只有七八九三个月适宜通行。而这一路上的最大风险和威胁,就是来自变幻无常的高山气候和多发地质灾害。

    突发的暴雨山洪,骤降的冰雹,山崩和泥石流;还有偶然的冰川消融,所带来的地貌骤变;无不在威胁着深入其中的行旅和商队。但好在江畋随行其中,顺手提前预警或是化解了绝大部分灾害。

    甚至,连遭遇的山崩地裂,也无法阻止这段行程。在探路的向导发现之前,足以阻挡行程好几天的巨大落石;或是山洪冲击出来的硕大沟壑,就已然被不知名的伟力,所提前击碎、清空或是填埋。

    第1045章 前行

    当年由穿越者前辈梁公,在百年大征拓中,所一手创立的天朝宗藩体系;按照距离远近和影响控制力的范围,自然而然的演化成三六九等的区别。最重要的第一序列,是隶属沿边六大都护府的诸侯屛藩。可以与之类比的,还有海东、扶桑、林邑等一干,已献土内附的传统藩国。其次,是寄付在六大都护府名下,数十个大小都督府所辖制的大大小小臣邦藩属,既有分封的唐姓诸侯,也有归化的土族势力。

    最后,才是由唐人后裔在遥远的域外之土;所建起来的一系列城邦属国,虽然也有藩属之名;但实际上的影响和控制力就鞭长莫及。通常更多是通过沿袭了上百年的宗藩朝贡制度,进行羁縻和间接影响。

    作为硅霜王朝/大月氏国的故地,吐火罗国则源自南下入侵的,游牧民族嚈哒人白匈奴后裔与大月氏遗民;所构成的半游牧半定居国家。因此当初,虽然有世袭的国王/叶护,但更像松散部落联盟共主。

    在西突厥汗国崛起之后,吐火罗的王统也就落入了,西突厥王庭的阿史那氏分支手中。又经过了西突厥内部的诸多分裂聚合,再度独立出来之后;当地已经混杂了诸多不同源流的族群、部落,以及城主。

    因此当大唐的影响力,随着被征服西突厥各部的脚步,拓展到了吐火罗之地后;也顺势在此建立起大月氏都督府,及下辖二十四州的名目,封其君长为都督,酋首为刺史、将军;就此纳入中土朝贡体系。

    自武德、贞观年间,一直朝贡到了开元、天宝;但当地的格局并未因此改变多少,直到梁公开启了漫漫西征。作为大唐王师进入五方天竺之一,北天竺的必经之地,吐火罗国也受到了梁公的整顿和经营。

    不但以劳死数万战俘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