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理振 > 正文 第38章 金陵大学(下)

正文 第38章 金陵大学(下)(第1页/共2页)

    光烈十一年,被从北直隶南调的顾炎武没有想到

    自己居然成为了金陵大学的首任祭酒

    之前北伐胜利后,已经干到浙江布政副使的顾炎武,被抽调到北直隶担任布政使。

    在北直隶干了四年,从朝中传来的消息

    顾炎武也有所猜测,自己估计是要升了

    他原本估计是调回朝中,在七部里任一个侍郎

    虽然布政使论级别应当是从二品,而侍郎只是正三品

    但官位这种东西,不能只算品级,布政使,尤其是北直这种地方,头上还有一个巡抚,在上面还有总管北方各省的堵胤锡,其实只算是个民政主官而已。一般而言,从布政使到侍郎,绝对是高升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调倒是调回来了

    只是和自己想象中不同

    大学祭酒?

    这算是个啥?

    毕竟在士人官员们的观念当中,如祭酒、司业这种位置,那都是用来打发在官场竞争中失败者的地方。

    或者干脆就是许多地方官养老所在

    可顾炎武今年不过四十出头,正是当打之年啊!

    难道是哪惹到天子或者哪位朝中宰相了?

    也不大可能啊,自己一到南京,就被陛下亲自接见,抚慰有加,首相瞿式耜也是交代了不少,怎么看也不像失了圣眷的样子啊。

    满腹疑虑的顾炎武回到在南京的宅邸,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找到了同样在南京的好友,此时正在翰林策研院的黄宗羲。m.gΟиЪ.ōΓG

    黄宗羲听完对方的疑虑后,失笑道

    “我看啊,你就是在地方任职太久了,想什么都是往官场上那套靠。”

    黄宗羲比顾炎武略长三岁,不同于顾炎武从光烈元年就一直在朝中任职,从县丞一路干到如今侍郎级别官员,被认为是朝中新政青壮派骨干。

    黄宗羲一直都在仕途之外,从事学术研究,翰林院改组以后,才进入策研院任院士,但事实上已经主持策研院工作了。

    昔日后世的“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里,唐甄还年轻,光烈九年刚中新学进士,还不知在哪个边远县份当父母官呢。而顾炎武、王夫之两位,都早早被朱由榔充了壮丁,一个从县丞干到侍郎,一个现在还在辽宁当经略使呢。

    只剩下黄宗羲一个,真正在搞“思想启蒙”的学术研究.......

    顾炎武叹道

    “我倒不是担心自己,只是以前在湖广,浙江,北直任职,新政也好,稳定地方也罢,总归是知道陛下是想让我干什么的。”

    “可如今这个祭酒,实在是不太明白陛下的意思。”

    黄宗羲笑道

    “你以为就你一个被打发到金陵大学?”

    顾炎武迟疑抬头

    黄宗羲解释道

    “下个月,我也要兼任你们金陵大学的教授和那个什么......哲学系司业。”

    “除了我,还有方以智、张岱几个,也都各有兼职”

    “这......”

    顾炎武更加不解了

    黄羲之接着解释道

    “依我看啊,陛下是真的重视这个金陵大学,恐怕,不下于对军事上的重视。”

    “那我到底需要做什么呢?”

    顾炎武问道

    “嗯......你为什么不去问问陛下呢?”

    “问陛下?”

    顾炎武有些哑然

    黄宗羲却是摇头

    “炎武你也追随陛下十年多了,怎么还不明白这位天子的心性呢?当今陛下,不是嘉靖、万历,不喜欢玩弄玄虚那一套,你若是把自己疑虑说出来,陛下肯定会给你交代清楚的。”

    果不其然,得到黄宗羲支招后的顾炎武直接觐见天子

    而朱由榔也颇为亲近的在御花园里接见了对方

    他和顾炎武没见过几面

    在和自己年纪相仿的青壮文武官员中,和朱由榔关系最好的是王夫之和李定国,三人与其说是君臣,不如说更有些知己至交情谊。

    这二人也是最了解朱由榔心中所想和理念追求的,用朱由榔平时所言的话,是他本人的“同志”。

    除此之外,便是郑成功、张同敞几个,关系也颇为亲密

    反倒是顾炎武,虽然朱由榔和这位后世的启蒙思想家也算神交已久,但君臣私下见面,还是第一次。

    朱由榔非常熟练的在侍女帮衬下,架起烤炉,中秋以后,天气转凉,正是最适合吃烧烤的时候。

    还连忙招呼顾炎武过来打下手

    顾炎武诚惶诚恐,也只得和天子一起忙活一阵,接着君臣二人便在御花园撸起串来

    旁边还摆着冰镇的葡萄酿

    “我知道,炎武是对祭酒这个职务有所疑虑,不知道改做什么对吧?”

    顾炎武放下手中串,连忙颔首,仔细聆听

    “我的意思呢,其实你心里负担也别太大,这个大学啊,毕竟是第一次,许多东西也只能边做边看,慢慢来便是。”

    “如果真要有个参考......顾卿听说过稷下学宫吗?”

    顾炎武虽然是举人出身,但不同于一般专注于经学的士人,而是杂学大家,对于这种历史典故当然通晓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威王初年,是战国时期,齐威王变法改革的产物。

    稷下学宫具有后世大学的一些特征,是以教育功能为主体,兼具学术研讨争鸣及为现实政治服务功能的高等教育大学堂。

    在那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