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招了我罢。”那妇人听见他这么说,也是觉得好笑,就道“好女婿呀这等没大没小的,连丈母也都要了我这三个女儿,心性最巧,他一人结了一个珍珠链锦汗衫儿。你若穿得那个的,就教那个招你罢。”
八戒闻言,连道“好好好把三件儿都拿来我穿了看。若都穿得,就教都招了罢。”那妇人便转进房里,却是只取出了一件来,递与八戒。那呆子随即脱下身上的青锦布直裰,取过那衫儿,就穿在身上,还未曾系上带子,扑的一声,就已经跌倒在地,原来是那衫子上有几条绳把他给紧紧绷住了。那呆子一时疼痛难禁,这些人却是早已不见了。
却说三藏、行者、沙僧三人一觉睡醒后,不觉的已是东方发白。忽然睁睛抬头观看。那里得昨日的大厦高堂,也不是雕梁画栋,一个个却是都睡在松柏林中。慌得那长老忙呼行者,沙僧却是问悟空道“哥哥,罢了罢了我们遇着鬼了”
孙大圣心中已经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却是微微的笑着问道“怎么说”长老道“你看我们睡在那里耶”行者道“这松林下落得快活,但不知那呆子在那里受罪哩。”
长老不知此言何来,问道“那个受罪”行者笑道“昨日这家子娘女们,不知是那里菩萨,在此显化我等,想是半夜里去了,只苦了猪八戒受罪。”三藏闻言,连忙合掌顶礼,又只见那后边古柏树上,却是飘飘荡荡的,挂着一张简帖儿。
沙僧急去取来那贴子递与师父看时,却见上面乃是八句颂子“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那长老、行者、沙僧正然唱念着此颂,只听得林深处有人高声叫道“师父啊,绷杀我了救我一救下次再不敢了”三藏问道“悟空,那叫唤的可是悟能么”沙僧回道“正是。”行者却道“兄弟,莫睬他,我们去罢。”
三藏却是有些恻隐,说道“那呆子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还看当日菩萨之念,救他随我们去罢,料他以后再不敢了。”于是那沙和尚就卷起了铺盖,收拾了担子;孙大圣则是解缰牵马,引唐僧入林寻看。
咦这正是从正修持须谨慎,扫除爱欲自归真。
那三人穿林入里之后,就只见那呆子被绷在树上,声声叫喊,却是痛苦难禁。行者见他这般惨状,就上前笑道“好女婿呀这早晚还不起来谢亲,又不到师父处报喜,还在这里卖解儿耍子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个绷巴吊拷的女婿呀”
那呆子见他过来就是一顿抢白着羞,便咬着牙,忍着疼,也不敢叫喊。只是沙僧见了,却是老大不忍,连忙放下行李,上前解了他身上的绳索,将他救下。呆子便对他们只是磕头礼拜,其实内心却是羞耻难当,有西江月为证色乃伤身之剑,贪之必定遭殃。佳人二八好容妆,更比夜叉凶壮。只有一个原本,再无微利添囊。好将资本谨收藏,坚守休教放荡。
那八戒从悟净口中知晓了是菩萨们考验自己之后,便又撮土焚香,望空礼拜。行者问道“你可认得那些菩萨么”八戒却道“我已此晕倒昏迷,眼花撩乱,那认得是谁”行者就把那简帖儿递与八戒,八戒见了那颂子上的言语,心中更加惭愧。
沙僧却是调笑道“二哥有这般好处哩,感得四位菩萨来与你做亲”八戒愈发羞愧道“兄弟再莫题起,不当人子了从今后,再也不敢妄为。就是累折骨头,也只是摩肩压担,随师父西域去也。”三藏点头道“既如此说才是。”
行者遂领着师父上了大路。在路上餐风宿水,行罢多时之后,忽见前面有高山挡路,三藏便勒马停鞭,说道“徒弟,前面一山,必须仔细,恐有妖魔作耗,侵害吾党。”行者道“马前但有我等三人,怕甚妖魔”长老也觉得自己三个徒弟都不是凡人,便安心前进。
只见那座山,真是好山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陰壑,飘飘万道彩云飞。幽鸟乱啼青竹里,锦鸡齐斗野花间。
只见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凛凛放毫光;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气。崖前草秀,岭上梅香。荆棘密森森,芝兰清淡淡。深林鹰凤聚千禽,古洞麒麟辖万兽。涧水有情,曲曲弯弯多绕顾;峰峦不断,重重迭迭自周回。
又见那绿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载斗华;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龙吟虎啸,鹤舞猿啼。麋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莱阆苑只如然。又见些花开花谢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
三藏见了这等盛景,在马上欢喜地说道“徒弟,我一向西来,经历许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险峻之处,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若是相近雷音不远路,我们好整肃端严见世尊。”行者闻言,却是笑道“早哩早哩正好不得到哩”
沙僧虽然也曾是神仙,却一直都做的是凌霄殿的卷帘将,无缘去过西天大雷音。问道“师兄,我们到雷音有多少远”行者道“十万八千里,十停中还不曾走了一停哩。”八戒道“哥啊,要走几年才得到”
行者闻言,就道“这些路,若论二位贤弟,便十来日也可到;若论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还见日色;若论师父走,莫想莫想”唐僧听他这般说,便非要问出个详细来,道“悟空,你说得几时方可到”
行者说道“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沙僧闻言,就道“师兄,此间虽不是雷音,观此景致,必有个好人居止。”行者也道“此言却当。这里决无邪祟,一定是个圣僧仙辈之乡,我们游玩慢行。”
他们却是不知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的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这人参果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才得吃。似这万年来,只结得有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不过却是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千年。
当日镇元大仙得了元始天尊的筒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当日带领其中的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了,只留下两个最小的看家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
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不过一千二百岁。镇元子吩咐二童子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二童问道“师父的故人是谁望说与弟子,好接待。”大仙回道“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二童闻言,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
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二仙童闻言,谨遵师命。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