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1979戏梦人生花啊肥 > 正文 第11章史无前例的投票结果

正文 第11章史无前例的投票结果(第1页/共2页)

    <b></b>与往常艺委会的讨论节奏不同,这一次,关于剧本的争论格外激烈。

    因为夏春那一句“不是人艺的戏”,好几位导演也都变成了端水大师,评价都偏向于中性。

    而直接表态支持的人基本都是剧团里的演员,大约是更加能感受到台词的张力。

    至于其他幕后艺术部门的头头脑脑,则各有各的看法。

    众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越到后来说得越激动,干脆拿着剧本反复讨论细节,谁也说服不了谁。

    蓝田野跟于适之对视一眼,又看了看一旁的刁光谭。

    眼下针锋相对辩论不休的场景,可是艺委会里罕有。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结果,除了带头表示反感的夏春,借机找茬的俞民,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这个根本不发表意见的第一副院长刁光谭身上。

    果不其然,刁光谭不开口,大家吵了一个钟头,依旧达不成一个统一意见。

    于适之见状,低声提议道,“我插一句啊……既然这个作者钟山就在咱们单位,是不是把他叫来,当面聊一聊剧本的想法?”

    俞民带头反对,“有这个必要吗?艺委会,没有这种先例吧?”

    夏春倒是点了头,“聊一聊也好,22岁,这种创作能力,是个人才啊,以后路还长……”

    有了他的支持,刁光谭也点点头,“那就把钟山叫过来。”

    于适之出门招呼了几声,不多时,穿着单衣,头上带着汗珠的钟山出现在了小会客室里。

    望着十几双眼睛,看看他们手里的《法源寺》,钟山明白了。

    不就是给甲方汇报方案嘛!我熟!

    只可惜这年头没有ppt、keynote,不然还可以秀一把淫浸多年的ppt技术。

    “来,钟山啊,坐!”于适之拉了椅子,又端了杯水递过来。

    刁光谭扫向众人,“人来了,大伙有什么想法,直接问吧。”

    钟山心想好家伙,跳过项目陈述环节,直接开始质询啊!

    看来这把高端局,得精神点,别丢份儿!

    率先发难的是导演金黎。

    他手中挥舞着剧本,“作为一部历史剧,你这个剧本里涉及了好多晚晴的历史人物,但是这些人物的台词是不是太正面了?尤其是慈禧,怎么搞得跟一个正面角色一样?”

    钟山闻言微微一笑,“剧本的情景设定是法源寺两个和尚的对话,通过沟通寺庙内的亡魂建构的,剧情发生在1921年,这些亡魂留恋人间,早就知道自己的身后事,既然如此,哪个人都会把自己美化得很好。”

    “至于慈禧,后面我可是单独揭露过的,您可以翻到倒数第二幕看看。”

    钟山实际上对原版《法源寺》剧本做了很多修改,一来为了适应这个时代,调整了一些流行语,二来就是对于人物“美化自身”的行为做了多处明示。

    比如慈禧,当她的鬼魂在法源寺里眼含热泪诉说自己对光绪的“保护”时,懦弱的光绪无言以对。

    钟山却安排小和尚异禀问出了一句话:光绪号称18岁亲政,可戊戌变法时,光绪已经28岁。这十年里你有无数次机会把权力还给他,怎么就只给他这一百天呢??

    慈禧登时变了脸色,哑口无言。

    金黎听到钟山的解释,还不够满意,追问道,“那最后呢,给杨昌济守灵这部分,你有考证吗?”

    这恰恰问到钟山最不怕的地方,他微微一笑,“三月份我专门去法源寺考察过,当时跟住持亲口确认过,确有其事。”

    只不过时间其实是1920年,但是钟山在剧本里已经自圆其说了。

    于适之好奇道,“怎么,你写这部话剧,还做过调查?”

    钟山点点头,“一次实地调查,一个月的历史档案研读,我差不多翻遍了图书馆涉及百日维新的所有史料,事件都是准确的。”

    最后,他看向众人,总结道。

    “其实文艺作品,塑造一个新的人物形象,使广大受众对历史人物有不同角度的理解,恰恰也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功能。基于历史现实的挖掘和阐述,我觉得才能引发观众们的思考。”

    金黎这下无话可说了,其他人看着钟山的目光也认真了不少。

    于适之拍拍钟山的肩膀,“行!有这个钻研的态度,不愧是咱们人艺的子弟兵!”

    “话别说的太早!”俞民扬声说道。

    他站起身来,高大的体型威慑感很强,显然却依旧不买钟山的账。

    “什么人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