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号战列舰作为前无畏舰的设计,虽然是新舰,但在日本海军眼中的地位也大大下降,所以才会拿出来压一压德国人。
于是在中国的家门口,联盟的三支分舰队却以中国分舰队最弱,这种情况自然是大伤中国人的颜面的。这里指的是武汉方面,北洋及其领导的海军,倒是已经习惯了自己非列强的身份,认为海军不如人是理所当然的。
北洋团体和海军之间的唯一区别就是,北洋已经躺平不想去争夺什么海权了,而海军还想着添置几艘军舰,然后夺回一些家门口的话语权。不过袁世凯是不大相信海军的勇气的,毕竟义和团事变的时候,陆军不过是保持了局外中立,而海军则是直接向英国人、日本人投降了。
在袁世凯看来,花点小钱养着海军这个编制没啥,毕竟中国这么长的海岸线,没海军显然是不行的,但是大力发展海军也没这个必要。一方面海军在甲午之后已经没了胆气,只会朝着政府要钱买舰,对于如何维护中国的海权毫无计划;另一方面就是海军中的福建人太排外,他想安排一些北方人进入海军都被排挤了。
北洋团体对于海军的看法和袁世凯差不多,他们认为海军的主要对手其实是列强,而中国内部尚未统一,有什么资格去和列强对抗?且北洋在陆上面对武汉已经居于弱势,再把资源分到海军手里,陆军获得的资源就更少了。
和另一个时空北洋在陆上对南方占有优势,但缺乏快速调动兵力南下的处境不同,现在的局势是北洋只想守住华北、华东和南满地区,海军反而成了鸡肋,因此袁世凯自然不肯再给海军什么资源来发展。
但是武汉这边则不同,随着武汉控制住了长江中上游航道,武汉迫切的希望把长江流域及海岸线的控制权完全收回,这也是武汉对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安全保证,没有国防安全就不可能大规模的往不受保护的沿海地区投资,这要是被列强用军舰给破坏一次,那么国家经济得倒退好几年。
所以,最终愿意为海军扩建计划买单的还是武汉,而日本海军在无畏舰的性能公布后,也对缴获自俄国的落后军舰失去了兴趣。正如林信义在海军会议上所主张的,全重炮战列舰和石油燃料才是现代军舰的核心技术。
今次陪同这几艘维修好的俄舰前来的筑摩号巡洋舰,正是日本海军新下水的试验舰,其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特别是在动力和通讯上,表现了和旧军舰完全不同的布置,这也是日本自己设计的第一艘煤油兼用的动力军舰。
从日本海军的角度来看,中国海军不过是在试图恢复一些纸面数据,而自己则真正走向了和先进海军国家对抗的道路。中国海军拥有这几艘军舰对于日本海军来说,只是在纸面上造成了威胁,双方要是真正对抗起来,没有后备力量的中国海军将会在一两次战斗后丧失作战能力。
而把这些老旧军舰甩给中国人之后,这些军舰依旧可以在亚洲联盟的名义下配合日本海军扩张势力,但他们又不必为这些军舰支付额外的费用了,这也算是大大的节省了海军的军费。且在国内争取预算时,海军也可以拿中国海军的规模来要求建造新一代的战列舰,这就是一举两得。
武汉既然付了钱,自然不会由海军完全控制这几艘军舰,黎元洪被调任海军,领导这支分舰队,武汉还派出了长江舰队的党代表罗兆生担任这支分舰队的党代表,其实也就是表明了一件事,就是该分舰队虽然编制上属于中国海军,但实际上是由劳工党领导的。
黎元洪愿意接受这个任命,也是因为武汉政权日渐成熟,过去军民不分的情况已经被纠正过来。南京地区已经不再需要一个军政、民政兼管的旧清总督式人物了。徐锡麟领导的华东局,在去年安徽大水中稳定住了地方,并顺势控制了江苏、浙江地区的政府体系,黎元洪在政府事务上的发言权大大减少。
武汉也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辞去军职,从事政府工作,要么辞去政府职位,专心军务。黎元洪最终选择了后者,因为徐锡麟领导的华东局是以大通学校作为班底的,大通学校的师生正将浙江、江苏的地方行政权控制在手里。
大通学校原本是光复会的班底,但是光复会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徐锡麟、秋瑾为首的大通系,主要走教育路线,一个陶成章领导的会党路线,劳工党建立武汉政权,革命走向高潮的时期,徐锡麟、秋瑾认为应当加入劳工党推动革命胜利,而陶成章则倾向于保留光复会的独立地位。
陶成章的支持者主要是一些党内的江浙开明士绅,其中就有蔡元培这样的名人,他们之所以反对加入劳工党,不是想要和劳工党争夺什么天下,而是反对劳工党提出的许多革命主张,认为这些革命主张并不符合自己的意愿。
不过大通学堂毕竟是一所学校,虽然教授革命道理,但终究是想要在革命之后建立新秩序的,而光复会只谈革命,不讲革命后的新秩序如何建立,本身就很难凝聚人心,连孙文领导的广东同盟会都比光复会有凝聚力些。
面对劳工党成体系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大通学堂的师生很快就倒向了加入劳工党的一方,而有了这些江浙地区的年青学生的加入,劳工党在东南的影响力就大大的提升了。过去东南士绅认为劳工党只是在军事上较强,在理政和经济上未必出色,但是随着武汉经济的发展和1910年长江大水的救援行动,这些地区的百姓开始倾向于武汉的行政管理。
1910年大水带来的后遗症是,北洋团体在安徽的权威大受打击,因为北洋无力救援安徽灾民,为了维持在安徽的驻军开销,北洋军将领还对灾区的救援物资进行了拦截变卖,这就使得安徽人对北洋团体大失所望,此前还担心武汉统治会夺走自己的田地,但是在北洋的治下他们连活路都没了,于是安徽百姓开始转向支持武汉完全接管安徽省政。
北洋失去对安徽的控制,实际上就等于是放弃了南京,因为此前北洋至少还能依赖安徽的驻军遏制武汉在南京的活动,现在安徽一失,南京自然也就完全落入了武汉的军事控制下。在武汉能够直接控制的地区,黎元洪自然知道是做不成什么军阀的,他也看不懂武汉的工业布局,自然也就选择了继续留在军队工作,并很快接受了海军的新职务,至少这方面他还是有专长的。
当这四艘军舰进入中国海军的序列,中国海军的实力顿时就出现了质的飞跃。对于英国和法国来说,拥有了三支分舰队的亚洲联合舰队已经极大的破坏了远东的海上势力平衡。法国的远东舰队虽然在吨位上并不比中国海军低,但远东舰队的头等战舰也就相当于二级巡洋舰,且属于上个世纪的老旧军舰设计,仅仅从性能上来比较,法国远东舰队已经逊色于中国分舰队。
至于英国皇家海军,其在东方的海上力量虽然超过了德国东亚舰队的力量,但是和日本海军的主力相比还是有所不如。英国在远东的秩序,实际上已经不是由皇家海军,而是由英日同盟来维持。但是亚洲联盟又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