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德国还在那里,法国人就不得不接受我们的主张…”
本章完
第776章
当林信义再次返回东京时,日本正处于一个新的经济周期之中。此前因为日俄战争而带来的战争景气,在战争结束后也就维持了一年左右,和平消灭了战争时期军队巨大的需求,从而使战争后期的新工业投资陷入了困境。
不过这些战争时期投入工业和基础设施的资金,为日本打好了全面工业化的基础,日俄战争之前日本只能说是保证重点工业,即纺织业和军事工业,对于其他工业主要还是依赖从海外进口为主。
这场战争的规模之大,短时间内突破了日本需求的上限,使得资本家开始向机器及能源产业扩大投资,以确保降低主业的制造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
在市场竞争下,各大财阀进行了大量的重复投资,这样可以确保他们的产业不受其他财阀的控制,却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当战争带来的巨大市场消失后,这些新投资的工厂就出现了产能过剩,于是又开始了一轮破产兼并,战争景气宣告结束。
山本内阁推动的千叶县土地改革和亚洲产业联合的发展规划,实际上就是为了扩大国内市场,和向外开拓市场,从而确保国内的经济投资不进入萎缩。在山本内阁下台之前,日本经济已经从军事消费为主转向了民用市场为主,这也是各方希望山本下台的主要原因,山本再不下台就变成日本经济恢复的领导者了。
西园寺上台后,正好赶上了山本内阁辛苦经营出来的经济发展成果期。虽然1910年的大水和赤塔地区的鼠疫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成长,因此拖累了日本对华贸易的增长,但是到了1911年4月,日本对华贸易数据开始了强劲的上升。
中国进口的快速上涨,一方面是1911年2月,各国专家宣布赤塔地区爆发的鼠疫已经基本平息,只要保持观察就够了,此次鼠疫的传染范围始终没有突破到哈尔滨这个北满的核心经济区,因此保住了哈尔滨的日常经济生产,当鼠疫疫情宣告结束,北满的经济建设就开始了新的扩张。
此次满洲的经济扩张,不仅仅在北满,南满也出现了新一波的投入建设,因为1910年大水造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量灾民,在1911年开始被组织到满洲地区和内蒙地区垦荒,而向满洲输入资金的除了四国银行团外,大量的美国和德国资金也开始涌入。
德国对华投资从1910年开始已经超过英国和法国的总和,到了1911年上半年,对华投资的规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0%,而这些投资几乎都是从美洲及亚洲其他地区抽调过来的。
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是中德贸易已经超过了中英贸易,1910年中国对外贸易第一位已经变成了德国,占总贸易额的35%左右,英国下滑到31%,在1894年,中英贸易约占中国对外贸易的72.8%,这使得德国资本加大了对华投资,以确保继续占据中国市场的优势。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亚洲联盟的成立让德国资本认为中国已经成为海外德国资本的安全区,之前德国人认为美国会在欧洲战争中保持中立,因此一度把美国视为了德国资本的海外避风港,但是美国资本在南美地区的扩张,令德国资本感到了警惕,德国人认为,美国人似乎有意在欧洲局势紧张时排斥欧洲资本在美洲的地位,这意味着美国恐怕未必是安全的。
巴厘岛事件,使得德国资本相信,联盟不会向英国和法国妥协,因为联盟和英法之间有着政治上的重大分歧,英法试图保持在亚洲的殖民统治,而中日显然不这么看,因此联盟的两大支柱就成为了德国海外资本的安全区。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初步工业化的地区,自然有着极大的投资机会,而武汉又确保了基本的社会秩序,这就使得德国资本开始青睐于向亚洲转移,而不是再向美国转移。同样的,一些在南美有着较大投资的德国资本,则转向了日本,试图借助日本的海上力量来维持自己在南美的利益。
于是1911年从水灾中恢复过来的中国就进入到了经济快速增长通道,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连带着让日本工业也分享到了好处,那些在战争时期投资开设的新工厂,这下终于不用停产或减产了。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日本的经济自然开始重新景气,而千叶县的农地改革也终于开始展现成果,那些获得土地的农民不仅解决了口粮问题,还因为千叶县工业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因此大部分靠近交通干线的农业区都增加了收入,至少比农地改革前增长了50%以上,千叶县的农民突然就觉得自己能吃饱饭了。
原本对农地改革浑浑噩噩的中立派,现在也变成了农地改革的坚定支持者,甚至有农民亲自跑去东京山本权兵卫宅邸表示了感谢。西园寺公望内阁的风评也不断上升,大家都觉得这位新首相是有福之人,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新景气。
不过当林信义回到东京的时候,发觉陆海军似乎都不满意当前的国民风气,因为经济上的增长使得国民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国家的荣誉上,换一句话就是国民对军人失去了此前的关注,军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开始下降了。
过去只能在舆论上出出风头的民党,现在却日益成为了国民在政治上的代言人,而经济发展带来的腐败问题,也让下级官兵颇为愤怒,认为原本应当用来增加军费的财政收入,都被这些贪官污吏和财阀们所瓜分了。
不过此时还有一件大事吸引住了全国上下的注意力,就是天皇的身体健康。明治天皇前往福冈县视察日军大演习时,尿蛋白突然大量增加,其原本的糖尿病病情加剧。虽然在御医的抢救下,天皇的健康据说有所恢复,但是却没有再出现于公众面前,因此大家都开始担忧了起来。
虽然明治不是真的神灵,不能长生不死,但是明治时代已经和现在的日本难以分割,对于这个时代的日本人来说,明治天皇就代表着一种向上的精神,他们很难想象,当这位天皇去世后,日本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在这种国民的普遍焦虑下,就算是此前反对天皇体制的知识分子,都开始为明治天皇祈福了。面对这种社会层面上的共情,林信义也不得不承认,明治天皇确实成为了日本开化时代的象征符号,已经不单单只是一位专制君主了。
在家中陪了几天老婆儿子后,林信义接到了调令,作为日本海军的代表出任亚洲联合舰队司令部第一副参谋长。亚洲联合舰队虽然有司令部,但并没有设置司令长官,代行司令长官权力的是联席参谋会议,如此设置的目的就是,德国和日本都不希望自己的军舰被对方指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