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46节(第3页/共5页)

英帝国难道和迪亚斯政权一样,如此不堪一击吗。

    本章完

    第775章

    1911年6月23日是个阴天,不过伦敦的大街上挤满了等待着皇家队伍经过的观礼人群,他们站在大街上几个小时,不过是为了瞧上一眼皇家队伍,这一代的英国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在短短十年内就见到了两次加冕礼。

    不过在林信义看来,这一代的英国人也是悲惨的,因为他们很快就会从维多利亚时代的巅峰帝国一泻千里,成为日暮西山的老英国了。几年后将要开启的世界大战,直接把大英帝国的百年积蓄给打没了,以至于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启时,英国人只能向美国卖身以求能从德国人、苏联人的阴影下解脱出来。

    岛村速雄为代表的日本海军将领只看到了过去一百年来大英帝国的辉煌,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这个世界性帝国正处于熔岩之上,当火山喷发出来后,大英帝国也就成为了一座庞贝古城,只能供人缅怀了。

    当然,对于那些等候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英国上流人士看来,大英帝国的光辉还能继续持续下去,只要瞧一瞧英属印度政府为国王登基制作的价值6万英镑的王冠,谁会相信大英帝国会不行了呢?只要印度人还能为帝国流血流泪,那么大英帝国的荣誉就会笼罩着这个世界。

    依仁亲王作为日本皇室的代表,在加冕典礼上获得了严肃的对待,这一次他不再是和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代表并列,而是进入到了欧洲大国代表的行列,这让依仁亲王颇为受宠若惊,认为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终于获得了认可。

    日本驻英大使加藤高明是日英同盟的坚定支持者,认为欧洲局势虽然可能导致英德交战,但最终胜利的肯定还是英国,他对于皇家海军的实力充满了迷信。因此倒是和依仁亲王取得了共识,认为海军在巴厘岛事件中挑衅英国军舰是不理智的行为,幸亏英国人没有追究此事,才避免了日英同盟的破裂。

    在23日晚上的晚宴上,加藤带着号称日英友谊大使之称的丘吉尔来看望日本代表团,加藤大使居然对着众人如此说道:“巴厘岛事件中,我国海军的冒失行动,令英国的舆论对我国颇有微词,多亏了丘吉尔勋爵的斡旋,才得以维护了日英关系。”

    依仁亲王对丘吉尔勋爵表示了感谢,但是加藤大使的话却令海军军官们大为不满,在为丘吉尔介绍日本代表团成员时,丘吉尔也惊讶于林信义的年轻,他不由笑着说道:“我在你的年纪才下定决心投身政治,而你却已经成为了一艘巡洋舰的舰长,日本海军确实对年轻人颇为青睐啊。”

    林信义顺口就回道:“皇家海军确实充满了光辉的传承,这是我国海军绝不敢比拟的。”

    加藤大使没觉得有啥问题,不过丘吉尔勋爵却觉得这个年轻的日本海军军官似乎在讥讽皇家海军只剩下光荣历史的回顾了。他虽然主张收缩大英帝国的海外力量,先稳定国内及欧洲局势,但也并想让日本海军觉得皇家海军已经不行了。

    丘吉尔于是说道:“皇家海军不止有着光荣的历史,他们还会继续创造光荣的未来。”

    林信义却回道:“皇家海军的光荣历史在于抗击拿破仑帝国和沙皇俄国对弱小国家的入侵,不过今次在巴厘岛事件中,皇家海军漠视荷兰军人对巴厘岛居民和外国友人实施暴行,确实让人感到失望至极。光荣在于捍卫正义,而非纵容犯罪。”

    加藤高明对于林信义的话语极为不满,认为这位海军军官正在给日英关系制造障碍,不过丘吉尔却变得轻松了起来,他说道:“你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位和你有着同样姓氏的中国人,看来日本和中国的崛起并非偶然,至少你们从欧洲学去了文明的精髓。”

    丘吉尔以此结束了和林信义的交谈,加藤高明虽然在宴会上没在说什么,不过在宴会结束后还是对东乡平八郎提出了抗议,认为海军应当好好教育一下年轻将校,不能在外交上制造麻烦。

    东乡一来不觉得自己对林信义有什么处置能力,名义上林信义现在属于他的下属,但他压根管不到林信义的人事,事实上林信义归国后就该从舰队调出了,所以他才不会自讨没趣的去教训林信义。

    二来他对于加藤大使过于倾向于英国人的看法也感到了不满,巴厘岛事件本就是英国人触犯了日本在南洋的利益,英国人都不敢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加藤对海军的指责自然就显得有些吃里扒外了。

    东乡于是平淡的对加藤大使回道:“伦敦真的把日本当成了盟友而不是附庸吗?贵使不是主张修改日英同盟,使同盟不能覆盖日美冲突吗?这样的修改,日本对于英国除了义务之外,还有什么权利?我们甚至还不如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至少英国的殖民地还能得到大英帝国的保护,而我们只能保护大英帝国在亚洲的利益。”

    加藤高明被东乡平八郎喷了一通,只好为自己的行为解释道:“日英同盟只要存在一天,日本就可以成为国际秩序中的一员,我国就能获得和欧洲各国平等交往的权力,对于我国当前巨大的债务数额,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在欧洲局势紧张的情况下,英美关系不可能为了日本而陷入破裂的危机,伦敦修改日英同盟也是有苦衷的。”

    东乡不满的回道:“你是日本的大使,不是英国的大使,伦敦的苦衷,还不至于要你来解释。我不觉得林信义大佐在外交场合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如果英国人感到不满,请他们自己来说,无需贵使出面。”

    加藤和东乡话不投机,只能不快的离去。林信义则在第二日于外海参与了盛大的海军阅舰式。32艘战列舰、24艘重巡洋舰、67艘驱逐舰、12艘鱼雷艇和8艘潜艇在内的170艘军舰,排成了8行,迎接英王乔治五世的皇家游艇进行校阅。

    这一次的阅舰式,大约是各国海军在一战前最大的一次交流典礼了,各国海军军官之间都进行了友好的交往,并互赠礼物。不过日本人还是感受到了欧洲各国海军对于自己的疏远,相比之下中国海军反而得到了更多的称赞。

    鞍马号上的一些官兵对这一现象表示了不满,认为从战绩上来看,日本海军应该比中国海军更应受到尊重,现在欧洲各国海军对于日本海军的疏远,令他们难以理解。

    林信义觉得这些官兵是被军国主义洗脑了,以为欧洲人真的信奉了弱肉强食得社会达尔文主义,看到日本打败了俄国,就会把日本当成强者来接纳。事实上,日本海军击败俄国主力舰队的战果,确实引起了欧洲各国的重视,而疏远日本海军拉拢中国海军,正是这一结果的体现。

    正因为日本海军的实力接近了欧洲大国的标准,所以自然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