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算是逐渐消失了。
既然任何人都能通过组织来掌握权力,那么为什么他们不能领导日本呢?山县、伊藤这些元老,山本、伊东这些海军领袖,对于他们来说,也没什么特别之处,自然也就失去了对于他们的威慑力。
当然,堂本敬一也清楚一个事实,他们能够有着这样强大的影响力,是因为组织带头人的个人能力,林信义对于事物本质的那种洞察力,使得他们做起事来都是事半而功倍,因此堂本自然是希望林信义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扩大组织,而不是不相干的事情上。
而林信义给他的回答,不仅解开了他的疑惑,更是让他对于组织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不过他也因此向着林信义报告了自己的新发现,就是有人在私下里调查海军的情况。
堂本敬一向林信义顺口抱怨道:“第三部的情报人员简直就是一群蠢货,他们除了对军事情报之外,对普通情报几乎就没有任何关心,特别是对于海军内部情报的保密措施,完全是一塌糊涂,我看只要不是瞎子和聋子,都能轻易的从海军驻地的酒馆和妓院获得海军的一切情况。
如果不是我在军令部附近的酒馆内设置了警戒员,估计人家把海军都摸干净了,我们还一无所知。我看,我们得对情报课的工作进行建议了,否则这群人把自己卖了,都不知道是卖给了谁…”
堂本敬一虽然年轻,但是从印度挣扎出来的他确实要比军令部这些做办公室的参谋,更了解何谓情报工作。事实上当前日本最为出色的情报人员几乎都在陆军,海军的情报工作简直是泛善可陈,最为出名的间谍工作就是下濑火药的技术盗取,但这不过是个人的灵机一动,而不是一种组织行为。
而陆军的情报工作之所以出色,和玄洋社的合作是分不开的,作为征韩论的积极支持者,由大陆浪人组成的玄洋社自发的对朝鲜进行了情报收集,这给陆军发动日清战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因此形成了陆军的情报工作传统,比如陆军对北洋安插的军事教官,实际上就承担起了收集北洋军事情报的工作,这种收集情报的方式,和玄洋社在日清战争之前对朝鲜的情报调查如出一辙。
至于海军这边,因为海军高层对于巨舰大炮的迷恋,所以对于国家情报的收集不大重视,他们只关注造船技术和舰队实力的情报收集,这就使得海军的情报工作范围相当狭窄,且非常的办公室化。唯一有些亮点的,还是林信义在校期间提出的情报分析法,通过整合情报资源得出更为全面的判断。
但是这种程度的情报工作,对于负责过印度作战情报收集和分析的堂本敬一来说,就实在是太过粗陋且毛病百出了。他跟着林信义从西藏到印度,以极为弱小的兵力和整个英属印度政府及尼泊尔等附庸势力周旋,自然很清楚什么叫做情报工作的第一性。
在那种异国他乡且得不到支援的战场环境下,想要不被优势敌人围剿歼灭,那么就不能不及时的掌握敌人的动向,并掩盖自己的行踪。而在这方面,林信义提出的几个情报原则,也就深深的刻录到了堂本及其他人的脑海中。
第一个是要依赖民众的支持,通过民众收集到各种碎片消息,虽然这些消息未必能够给出什么有用的线索,但是这些消息至少是真实的,因为民众的消息可以通过互相验证来证明真实性,这可比从敌人哪里窃取情报更加的真实。
第二是要设立专门的情报分析小组,把这些琐碎的情报碎片和从敌人哪里搞到的真假不知的情报加以验证,最终确定敌人的运动轨迹,然后判断敌人的意图。
第三是反情报工作,在不断的收集敌人的情报时,也要防范敌人对自身情报的收集,以避免为敌人所趁。
通过以上这些原则,在印度作战中,西藏远征军及印度人民军始终保持了对于战场的控制权,从而让兵力和资源丰富的英属印度政府,始终处于挨打的局面,最终形成了东北三邦的武装割据。
如果不是林信义认为,此时的印度民族尚无独立的实力,全面战争可能导致大英帝国在欧洲做出退让,全力镇压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所以提出了暂时的和平建议,那么
堂本敬一认为,其实印度的民族解放战争还是可以打一打的,就算不能立刻让印度独立,也必然重创大英帝国的实力。
当然,作为一名日本人,他也认同林信义暂时和平的主张,毕竟重创大英帝国对现在的日本并没有什么好处,只会刺激俄国在远东、德国在中东地区的野心。此外,印度的民族主义者也没有和大英帝国完全决裂的决心,不少印度民族主义者其实追求的是类似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独立地位,而不是彻底的赶走英国人。
林信义虽然对于堂本敬一汇报的情报有些关注,但是对于堂本敬一试图插手情报课的工作却并不赞成,他思考了片刻便对其说道:“海军的情报工作确实有着不小的问题,但现在这并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
革新团体在海军内部扩张的太过迅速,如果要是把情报工作也纳入控制,恐怕会引来某些人不必要的担忧,当前我们不能过于刺激其他派系。更何况我们作为刚回国不久的新人,事事都要插手,未必显得过于强势了,这不利于团结。”
堂本敬一很认真的倾听着林信义的指示,他不认为林信义会简单的放弃情报方面的收集工作,果然,他就听到林信义的话锋跟着一转说道:“当然,我们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局面的能力,否则到时出了问题都不知问题在什么地方。
之前我们不是建立了社会调查组么,我看可以在文化基金会下成立专门的社会调查办公室,通过这个调查办公室去搜集社会各阶层的情报资料,顺便也可以在海军周边设立警戒线。至少我们要知道,谁在调查海军?他们调查海军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不要去惊动他们。”
堂本敬一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那么要不要向情报课通报一下情况呢?”
林信义想了想反问道:“你觉得谁会在这个时候调查海军?”
堂本敬一略一思考便回道:“不是陆军,就是元老们。”
林信义点头认同道:“和我的想法差不多,那么只要我们一提醒,不管是陆军或是元老必然都能立刻感觉到,这和打草惊蛇也没区别了。在我看来,把这些人吓回去,倒不如看看他们想要调查什么,然后把我们想要给他们看的东西让他们看到,这对于我们来说,或者更为有利。”
堂本敬一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他点头回道:“您是说和印度一样,来个请君入瓮…我明白了。”
1908年十二月,山本内阁传出了内幕消息,试图招募一批女性作为办事人员,这一内幕消息很快就被报纸报道了出来。有记者向内阁官员求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