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显然是一个意外,这个年轻人在无意之间已经把自己的同龄人远远的甩在了身后,让涩泽认为,他只要能活着就必然是日本下一代政治人物中最出色的一位,所以涩泽才会把重注下在他身上。和海军的合作虽然有利于涩泽财团,但是涩泽最为看好的还是和林信义的合作。
对于涩泽来说,到了他这个年纪,金钱利益和权力其实都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如何将自己的事业保留并进一步发展,最终让自己在历史上留有一席之地,这才是他现在最大的欲望。
根津嘉一郎这些电灯业的投资者对于山本权兵卫的不满,他是能够理解的,毕竟都是商人么,看到原本该是落入自己口袋里的钱却被官员用权力硬生生的掏出去,这可比官员强行向他们索要贿赂还要令人憎恨,毕竟贿赂是有上限的,而一个产业被控制了,商业的发展就遭到了限制。
只是,日本商业不受限制也就是维新以来这几十年而已,在江户时代,商人本就被处处设限,所以涩泽觉得这些年青商人实在是过于大惊小怪了。商人既不掌握政权,也不掌握武力,却试图把天下的财富都聚拢在自己手上,所以天然受到官员、军人及平民的嫉妒和不满,商人的自保之道无非就是自我设限,和用金钱供养权贵者以换取庇护。
涩泽荣一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把大量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拱手让人,并极力维护和伊藤博文的关系,正因为涩泽财团始终不在第一行列中,所以涩泽财团的声誉远比三井、三菱、安田等大财团要好,国民发泄对财阀的不满时,很少把涩泽财团列入第一目标的。
山本权兵卫把电网事业从各电力企业中剥离出来,在涩泽看来这是一种相当温和的手段,如果是伊藤或其他人主导这件事,恐怕就会直接对各电力公司进行打压,然后扶植一家自己人的电力公司去吞并这些公司的业务了。
而且这件事上,山本内阁赢得了国民的支持,电力事业引入日本差不多二十余年,现在日本人都知道电力是个好东西,不但可以在夜晚提供更明亮的光线,还能带动机器运转。但是这样的好东西却依然不能在日本普及,因为电力的价格实在太贵,所以国民对于电力公司的贪婪向来是批评居多的。
特别是在武汉实施了国营电力事业后,对工业用电采取的低价策略,直接导致了大量资本向武汉的聚集,就连一些日本商人也把工厂从上海搬迁去了武汉。
这些日本商人对国内记者这样表示,虽然武汉不能给与外国人特权,但是也不歧视外国人,相比起上海被英国控制的电力和公共资源,日本商人在武汉反而比在上海更能和欧洲商人展开竞争。而武汉的电力价格之低,使得他们在武汉的生产成本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这极大的弥补了在工人工资方面的支出。
事实上武汉能够吸引到大量外国资本投资的优势还不止如此,武汉的工人工资虽然要比上海高,可是相比起欧洲工人而言还是要低的,而武汉工人因为获得了统一的技能培训,所以工人素质实际上要比上海的工人强的多。
而且上海市场其实是一种无序竞争的市场,也就是你在上海市场出售商品其实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客户,买办只不过是包销了洋行的商品,而买办对于内地的销售情况其实并不是固定的,因为这种销售状况和当地的农业生产有着极大关系,要是农业收成不好,哪怕是地主也会减少消费。
所以洋行对于中国市场始终是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虽然这个国家的人口比得上整个欧洲的人口,可是这个国家的消费力甚至不如一个印度。除了那些和政府方面进行交易的军火贸易,其他贸易都不稳定,起伏波动都相当大,这对于工业生产来说,中国市场绝不是一个优秀的市场,因为工业生产需要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否则就不能让生产不断扩大。
但是武汉政权提供给了外国商人一个理想的销售市场,德国资本之所以大力支持武汉政权,就是因为武汉政权能够提供给德国资本以稳定上升的销售量,这使得德国资本可以按照计划不断扩大生产,从而保持了资本的不断增殖。
对于一个比武汉人口大的多的东京,且发展也比武汉早的都市,东京的电力事业发展了二十余年居然还是在无序竞争当中,这个城市一半以上的居民还没有享受到电力照明的恩惠,涩泽觉得把电网收归国有也没什么不好,这样大家就可以安心于发电设施的建设,而不必去和同行竞争客户了。
所以对于根津嘉一郎等人的抱怨,他一点都没有想要替大家出头的意思。当然,在这些人的追问下,他也含糊其辞的应付了几句,“虽然内阁现在的政策确实有干涉商业自由之嫌,但是国民的不满才是最重要的,要是国民都站在政府这边,那么作为商人就该顺从国民的意愿加以改正。毕竟,商人是依赖于顾客才能生存的…”
根津嘉一郎能够感受到涩泽荣一对这件事的敷衍态度,这可和过去的涩泽的立场有些大相径庭了,过去的涩泽向来是反感政府插手商业竞争的,他一直强调欧洲的商业之所以强大,就在于欧洲的商业自由上,政府不能动用公权力去干涉商业的自由竞争,这才能让商业保持良性的发展。
不过他本人其实对这件事倒也没有其他人那么的义愤填膺,虽然他也是利益受损者,但是他现在正逐步向着正在政治上崭露头角的
东京-长野派系靠拢,因此知道这件事实际上是小川平吉等人在主导推进,在这件事上过于活跃,将会令小川对自己的看法有所改变。
如果是过去的小川平吉,根津嘉一郎自然不会加以理会,虽然小川和宫中和帝大法律系有着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能让小川和他所掌握的甲州-东京商人势力对抗,毕竟搞政治没有金钱的支持,是没法获得地方上名望家的支持的。
但是现在么,根津嘉一郎却不得不对小川为首的东京-长野派系表示一定的敬畏了,因为这一派系和海军建立了关系,并从大财阀中获得了资金支持。和对方相比,他们这些中小商人组成的圈子,反而成为了弱势的一方。
不过为了维持这个圈子的和睦,根津嘉一郎不得不出头来谋求对这一事件的解决,哪怕解决不了,他也得做一个样子出来,不能让人觉得自己不能承担责任,那么这个圈子就没法维持下去了。根津嘉一郎还是明白自己的实力的,没有了甲州出身的商人们的抱团,那么他实际上是没法抵抗三井、安田等大财阀的进攻的。
他们之所以过来向涩泽诉苦,就是因为他们其实也算是涩泽财团的外缘,东京电灯事业正是涩泽当年牵头组建的,虽然之后涩泽退出了企业经营,但双方之间还是保留了不少私人交情,在某些时候双方也是互相支持,以抵抗政府和其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