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05节(第4页/共5页)

    没道理国防方针可以让外交方针配合,却拒绝外交方针要求国防方针的配合,这就是一种耍赖的行为。

    当然,陆军这群榆木脑袋是不会去思考这种双重标准是否合理的,他们只知道过去这种双重标准就是存在的,今后自然也该存在下去。

    但是,过去政府对于军部的妥协,是因为离开了军队就没法维持统治秩序,而现在日本通过两次大战,已经初步解决了亡国的危机,此时大家都认为缓和国内矛盾比继续加强军备更为重要,现在该是军队向政府做出让步的时候了。

    但是很显然,口口声声把自己当成国家军队的日军,在对待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并没有把军队的利益放于其下的位置,军队还想继续保持军事优先的国策地位,所以山县才能如此自然而不违和的说出,政府不能把政略强加于军部头上的话。

    这种情况下,伊藤知道自己和山县讲什么西方政治常识都无济于事了,因为山县压根就不承认这些西方政治的规则,毕竟山县是主张日本特殊论的,所以日本就不会被所谓的西方政治原则所约束,这就意味着伊藤没法用西方法律制度的根本原则来说服对方。

    定下心来,伊藤终于开口说道:“之前陛下曾经对一篇文章甚为推崇,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仁和礼,不知你还有印象吗?”

    山县沉默了片刻便点了点头说道:“是,我记得这篇文章,是海军写的吧。确实迎合了陛下的一些想法,但这和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有什么关系?你该不是告诉我,这份文件就是仁和礼的作者所写吧?即便是如此,也不过是说明了陛下看重此人,和今天的事没啥关系。”

    山县其实心里是挺怀疑山本这份上呈陛下的文件就是出自林信义之手,在对林信义进行了多方的调查后,他自然记得对方居然还是仁和礼这篇文章的作者,这使得林信义还没有从海军兵学校毕业就获得了一枚勋章。

    而明治天皇为何会喜欢仁和礼这篇文章,山县同样也是明白的,因为这篇文章推崇了天子治下的和谐秩序,不仅仅是针对国内的,还隐约有取代中国皇帝成为亚洲共主的意思。

    对于军人来说,维新是为了强兵,对于国民来说,维新是为了富国,但是对于陛下来说,重要的在于秩序而非维新。

    国门打开之后,西方历史也就传入到了国内,法国大革命砍下了路易十六的脑袋,克伦威尔也砍掉了英王的脑袋,所以陛下对于维新其实是充满警惕的,唯恐国内也出现一个拿破仑或克伦威尔,或者是更为糟糕的巴黎暴徒式的大革命。

    林信义能够以这样的文章而获得天皇的认可,除了文章的思想极符合陛下的治国思路外,最为重要的其实还是林信义作为海军学员的身份,一个海军学员居然认为秩序比强军重要,这自然更加有利于陛下对军队的控制,这就是为什么林信义的文章能够被入选学习院的课本原因,陛下借此表明了对于军队的期望,期望约束军队对战争的渴望而已。

    假如林信义只是写了这篇文章,而没有干后面那些事情,那么这件事的重点就是天皇选出了海军中的新秀,并借此点明了自己对于军队的看法。日后要是林信义能够有所成就,这就是一段明治天皇识人的佳话。

    但是林信义显然不是按照这个大家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走下去的,他还没有被海军重点培养之前,就选择了自由发展的道路,并成功的获得了海军上下的认同。这个时候大家都忘记了林信义曾经用一篇文章获得了天皇的认可,而只是关注于他为海军所做的那些事情。

    比如伊藤提到仁和礼这篇文章的时候,山县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这是海军的林信义写的文章,而不是这是陛下所赏识的年轻军官林信义。

    山县表现出的这种警惕之心,确实挺让伊藤吃惊的,因为他很少看到山县对自己这代人之外表现出这种警惕心,这其实代表着林信义已经让山县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才会让山县如此认真起来。

    伊藤觉得自己不在东京这一年的时间内,似乎东京的政治又出现了新的变化,这让他不由增添了几分想要辞去朝鲜总督职位的想法,在确定自己没法让朝鲜人真正的认同日韩合并的理念后,伊藤就思考着离开朝鲜返回中枢了,毕竟他的政治影响力来自于东京而非朝鲜总督一职,不能通过日韩合并来证明自己的政治理念,那么离开朝鲜保住自己的名声就是最好的选择。

    伊藤心中闪过了这些杂念,很快就收拢了心思,集中注意力对着山县说道:“我想要说的是文章本身,而非文章的作者。

    想必你也知道,过去数千年来,东亚都是有着一个稳固的秩序的,即华夏的天下体系,以中国皇帝为天下之主,而中国以外的万邦为天子之外藩。蒙元和满清破坏了这一天下体系的合法性,因为他们是胡人血脉,而非华夏天子之血脉。

    欧洲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彻底的把满清这个华夏宗主给打垮了,于是原本合法性不足的华夏天下体系也就此分崩离析,这也是日清战争中朝鲜助我国而非满清的根本原因。

    日清战争的结果,就是宣告东亚的旧秩序完全解体,以欧洲为中心的外交体系开始建立,这也是我国高呼的脱亚入欧一说的由来。

    简单的说,就是华夏的天下体系解体,传统的东亚秩序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不加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条约外交体系,那么我国就会被隔离在世界之外,以我国之国力是无法对抗一整个条约世界的力量的,这就是我国的外交官们推崇脱亚入欧论的由来。

    仁和礼这篇文章,好就好在提出了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新秩序。这一新秩序将原本的华夏天下体系重新恢复了起来,并对以欧洲为中心的条约体系形成了自保局面。

    只要这一东亚新秩序能够成功建立起来,那么我们就不必再高呼脱亚入欧,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世界新秩序的一部分。

    山本首相提出的外交方针思路,实质上就是对这一东亚新秩序进一步提出了具体措施,虽然山本对帝国国防方针提出了新的主张,但是作为前海军大臣,我不认为山本首相逾越了自己的本分,这一方案其实说明了山本首相把政略和军略进行了统合,而非政略对军略的压制。

    陛下也认为,以日中为核心建立的东亚安全协作机制,不仅消除了日中对立的局面,也为东亚新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p&g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