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92节(第1页/共5页)

    日清、日俄两场战争的胜利固然是让明治天皇的权威深入人心,但是宫中其实很清楚这个国家的实际掌权者是谁。事实上要不是宪法之争中长州派选择了保守立场,革新派参照英法宪法搞出主权在民的民约宪法,那么天皇就会回归历史常态,成为不干涉政务的国家象征。

    所以,宫中极力避免让天皇成为两方势力对垒的争夺中心,就如同御前会议是在天皇面前讨论问题,天皇只是做一个见证而不是最终决策者一样,不负责任就是天皇统治的核心要务。

    如果西园寺首先请宫中下旨申斥陆军,在陆军没有来得及表态之前,宫中肯定会下这份旨意,因为内阁总理大臣有这个权利,在陆军没有表示反对之前,宫中当然不能拒绝内阁总理大臣的正当要求。

    但是在陆军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后,宫中就不能再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的发布旨意了,因为这意味着宫中站在了内阁的一边反对陆军。桂太郎显然是了解这一点的,所以才在之后迅速的把方案递交到了天皇面前,以确保天皇明了陆军的立场。

    想的太多的西园寺公望,实质上反而把宫中拖进了这个政治漩涡,在陆军破坏了和内阁的约定之后,西园寺公望就发觉自己居然没什么可做的了,他要么就同意陆军的方案,要么就反对陆军的方案,和陆军进行协商解决问题的路,随着宫中下旨意要求内阁就陆军的提案作出答复,就已经行不通了。

    原本对藩阀政治就没什么好感的原敬一系,主张和军部协商政治的松田正久,这一刻对于陆军的出尔反尔,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但是这一次政友会高层的会谈并没有什么结果,因为上一次还有路可走,但这一次内阁实际已经被陆军给将军了,在回复陆军的方案之前,他们就不可能去做其他动作。

    西园寺公望也知道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导致内阁被陆军逼入了困局,因此他只能表示道:“若是陆军不肯收回方案,那么我只能选择总辞。”

    松田正久和原敬对于西园寺公望的表态并没有表示反对,原敬倒是说了一句,“就算我们总辞,也不能让陆军为所欲为,我认为应当和海军合作,阻止陆军上台的可能性…”

    对于原敬的主张,松田正久表示支持,他也说道:“政友会能够组阁,实乃政党政治的一大进步,我们不能就这么灰头土脸的下台,否则今后政党组阁就会遭到更大的非议。

    就目前来看,海军在政治上的主张和我们是比较接近的,让海军出面组阁,我们通过的不少政策就能继续落实下去,政策只要有了延续性,那么政党政治也就等于获得了部分成功。只要国民知道,他们的要求能够通过政党变为国家的法律,那么今后必然会有更多的国民支持政党政治。”

    西园寺公望在政治上完全是依赖原敬和松田正久,既然两人的意见一致,他也表示了认可,决定会和伊东元老、山本海相会晤,把自己和政友会的一些想法向海军做个通告。

    西园寺公望对于陆军的努力终究是无效的,获得陆军内部支持的寺内当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改变自己的立场,他对西园寺公望表示,如果政府拒绝了自己的方案,那么他只有辞职,因为他不能容许自己为了大臣的位置而去损害国家的安全。

    641

    西园寺公望不得不正面回应了寺内大臣的提案,表示政府无法支持陆军保留战时师团的要求,是的,不是政府同意或不同意保留陆军的提议,而是政府支持不支持增加陆军的预算,这就是军部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寺内正毅借此宣布自己没法接受政府对于国防事业的忽视,因此只能选择辞职。陆军拒绝提供继任大臣的人选,事实上也没有那个陆军高层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接受政府要求陆军裁军的方案,西园寺公望对此倒不是很惊讶,他没有试图做挽救本届内阁的行动,该做的之前已经都做完了,因此西园寺在得知陆军无人出任陆军大臣后,也顺势向宫内提出了内阁总辞。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陆军和政府之间的对抗就被公开化了。但是舆论并不是全然都站在政府这边,虽然不少知识分子都认为军部过于蛮横,但是中下阶层的国民此时还沉浸于胜利的情绪之中,对于军队的感情还是比较宽容的,且对于战争赔偿问题,普遍认为是政府出卖了流血牺牲的军人,而不是军部发动了一场无谋的战争。

    因此在舆论上,知识分子站在宪法的角度批评陆军违背了宪法,而普通的国民则认为军队的责任就是为了保卫日本,寺内大臣要求对国防加以重视,这只是他作为陆军大臣应该承担起的责任,不能因为政府的问题而把责任推给军队。

    当然,以上这两方几乎和乡村的农民都无关联,乡下的农民既看不到报纸,也不关心军队扩军或裁军的问题,他们只关心一件事,那就是土地改革到底怎么改,战时增加的税收什么时候能够取消。

    认为陆军大臣这么做违背宪法的,几乎都是法学界和大学里的教师,袒护陆军的则是激进的大学生和战争中获利的小资产者。前者强调宪法不可侵犯,后者主张爱国无罪。

    于是陆军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转变成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互相对抗,这种阶层的对抗,实质上就是钦赐宪法派和民约宪法派斗争的余波。虽然伊藤通过把民约派官僚驱逐出政府,然后强行通过了钦赐宪法,否决了主权在民的宪法思想,但民约派下野之后和政党相结合,从而建立起了广泛的反藩阀联盟,双方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就此熄灭。

    护宪派支持宪法的主流,就是大批靠着法律吃饭的司法人士,钦定宪法实施将近20年,已经培养了一大批靠着这部宪法吃饭的法律人士。

    根据主权在天皇的思想,法律成为了高高在上的帝皇,任何侵犯了法律的人都不可被宽恕,法律人士可以依靠法律来对抗政府和镇压平民,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律人士其实已经分享到了国家的统治权力,他们自然是不希望让法律的威严受到冒犯的。

    按照主权在民的思想,那么法律本身并无权威,而是得到了人民的允许才被赋予了权力,这就意味着立法权从官僚手中转移到了民众手上,虽然在代议制下民众很难行使立法权,最终不过是让议员获得了修改法律的权力。

    但仅仅是如此,就已经剥夺了法律的神圣性,让法律人士变成了议员们的侍者。那么现在日本的众议院内都坐着些什么人?除了一部分真正的社会精英外,大部分都是所谓的地方名望家或资产者,也就是说,众议院其实是一个被金钱所支配的地方。

    在法学界拥有影响力的人士,几乎都是帝国大学或海外留学出身,地方名望家在江户时代叫村长,也就是替武士管理村落的管家,资产者其实就是江户时代的豪商,这两类人在江户时代的地位都是社会中下程度,而专业的法律人士在江户时代至少是上级武士。

    让法律人士承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