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29节(第1页/共5页)

    只是这场战争破坏了蒙古人对于俄国商人的好感,本就贫乏的外蒙古各部,原本指望的是和俄国人交好以获得更多廉价的商品,但是俄国人开启了对中国的战争模式后,从欧洲运来的廉价商品几乎绝迹,因为火车需要运输军队和弹药,可俄国对于蒙古人的搜刮却加大了,俄国人用草原上用不掉的卢布购买了马匹和牛羊以支持军队的需要,这让本就贫苦的外蒙古变得更加的贫困了。

    正因为俄国在外蒙的物资掠夺,使得原本对俄国人尚有好感的蒙古上层也纷纷远离了俄国,特别是俄国人向乌里雅苏台进攻时遇到的地震,更是让蒙古人认为俄国人进入草原违背了长生天的意志才会受到这样的惩罚。

    因此,俄国人虽然一开始拉拢住了库伦活佛,但是地震之后蒙古各部却倾向于继续支持朝廷,对于库伦活佛的命令,三扎两盟也都置之不理,库伦活佛的命令最终只能在库伦周边的部族中得到了遵从。但是这些部族也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因为他们的贸易被切断了。

    叨林正属于库伦所管辖的最南面的一个卡伦,这里的牧民在被断绝了两年的贸易之后,生活困顿不堪,家中积攒的皮毛却不能换来改善自己生活的物资,眼看着这些皮毛被虫子咬坏变得一钱不值,现在听到有商队到来的消息,自然就变得兴奋起来了。

    带领商队进入草原的卢贵发觉,这一趟的任务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危险,沿路看到的牧民并没有对他们表现出敌视的态度,反而劝说他们不要前往库伦,因为俄国人还在那里,他们完全可以待在叨林,然后让附近的部族前来交易。

    如果他真的是商人的话,也许会立刻答应下来,因为他给出的交换价格相当的公道,甚至比过往的贸易价格还低,因此仅仅在叨林停留的几天,他带的几百驼货物就兑换出去近两百驼了,不去库伦应当也能把驼队的商品都交易出去。

    但,他的任务是探明通往库伦的道路,所以他谢绝了牧民们的好意,表示自己这个商队只是前导,如果库伦愿意接受贸易,那么后面还有大商队接踵而来。于是在牧民们的祝福下,卢贵的商队继续向着库伦前进了。

    这支中国商队的出现令沿途的蒙古部族们感到了节日般的快乐,而库伦也很快得到了消息。驻扎在库伦的俄国军队很快出动在路上拦截了商队,不过库伦的蒙古人也迅速的出动拦住了俄国人,蒙古人向俄国人表示,不向商队动手这是草原上的规矩,假如俄国人破坏这样的规矩,他们就不会受到蒙古人的欢迎。

    俄驻库伦领事施什玛勒福立刻让希特罗夫上校前往处理这件事,他对上校说道:“我们在满洲的战争陷入了僵局,日本人向着哈尔滨发起进攻,现在已经打到了一面坡,在南满日本人和中国人也对奉天形成了包围之势,也许很快就会发起进攻,我们不可能再和蒙古人发生什么冲突了,因为彼得堡现在没有关注我们的精力…”

    施什玛勒福希望能够维持外蒙的现状,当然,如果中国人真的是来做生意的,那么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既可以消除蒙古人对于生活物资匮乏的不满,也可以让俄国军队获得一些物资补给。远东战争的严峻形势,已经让外蒙境内的俄军也感到了物资不足的苦恼了。

    希特罗夫上校是支持领事的主张的,这位原本在战前支持对外蒙扩张的恰克图边界委员,在经历了2年的无所事事之后,现在也厌倦了野蛮且落后的蒙古高原,他现在只想着尽快结束战争,然后给自己换个岗位。

    对于他们这些帝国扩张主义者来说,他们眼中的扩张就是为俄罗斯征服一片新的疆土,然后获得高升回到彼得堡去成为将军,而不是把自己烂在新的疆域中。假如开拓帝国边疆就是让他在莽荒之地浪费自己的人生,那么他倒是宁可把这里归还给中国人了。

    希特罗夫上校前往接近了那些被带来库伦的中国商人,他很快就从这些恭顺的中国人口中得到了想要知道的情报,然后便返回领事馆向施什玛勒福做了一个汇报。

    “…我调查了他们携带的货物,主要是茶叶、蜜饯、布匹、靴子等生活用品,除了护卫队带着了25杆步枪外,并没有携带其他武器。不过,我在货物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就是有一部分货物应当是军用品,而且是没有拆封过的军用品。

    经过了我的详细盘查,那些中国人吐露了实情,这支商队的背后确实有中国军队的支持。不过,他们不是想要进攻库伦,而是想要把自己的军用物资专卖给我们。他们愿意收金币或银币,英镑、法郎、马克也行,但不收卢布…”

    施什玛勒福有些诧异的看着上校问道:“你确定这不是中国人的诡计?我们可是在他们身上吃了不少亏了。”

    希特罗夫上校不以为然的说道:“假如是诡计的话,也用不着把军需物资拿出来卖,这不是变相的在增长我们的实力吗?北京到内蒙边境可没有铁路,他们想要把军需物资送上来,就和我们送到库伦一样麻烦,这显然是某些人在牟取私利,就和我们的将军…”

    施什玛勒福突然猛烈的咳嗽了起来,希特罗夫上校也似乎明白了过来,立刻转移话题说道:“我们见过的中国官员不都是这样的吗,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他们从不吝啬损失国家的利益。当然,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英镑、法郎和马克,要不然把这些中国人的军需物资购买过来,我们倒是更加不用担心他们会向库伦发起进攻了。”

    施什玛勒福沉默了一阵后说道:“这也不是个问题,我们这里不是有金厂吗?过去两年里中国和我国的茶路断了,现在国内的茶叶价格上涨了三倍,把金块换成茶叶的话,我们就算赚上一倍的差价都能解决购买对方军需物资的资金了,不过,这应当先获得哈尔琴科长官和马齐耶夫斯基少将的同意。”

    希特罗夫上校是赞成领事的意见的,假如这笔生意真的能成的话,那么这么大的好处显然不是他们可以吃的下的,光是把茶叶运回欧洲再换成金块交给国库,这就不是两个在库伦的人能够完成的计划。

    当然,希特罗夫上校并没有完全放下对于中国人的警惕,他还是安排了人员对这些来到库伦的中国人进行了监视,并开始和中国人商议贸易的完成方式。不过上校的警惕性仅仅存在于中国人对库伦发起的袭击上,他并没有去考虑中国人会把目标放在自己身后的西伯利亚铁路线上。

    而跟随着商队一起进入库伦的几位蒙古人,则在俄国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和库伦的几位蒙古王公进行了交流,他们携带了哲里木盟王公的信件,这些信件里都是劝说外蒙不要背叛中国的话语,并告诫外蒙的王公和俄国人站在一起不会有什么好处的。

    几位外蒙古的王公表示自己并没有投诚俄国人的意思,完全是呼图克图身边的几位亲信在搞鬼,他们鼓动活佛和俄国人交好,并试图成立一个独立的蒙古国家。不过从眼下的局势来看,俄国人似乎并没有如自己说的那么强大,他们对于库伦的支持几乎是口惠而实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