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23节(第1页/共5页)

    1月11日,段祺瑞部发来电报,朝阳地区的俄军已经放下武器投降,他们决定前出至义县、北镇等地,切断锦州和奉天之间的铁路线。收到这封电报后,就连北洋将领们都振奋了起来,因为他们也意识到反击的机会来了。

    对待一支军队最好的进攻时机,当然是对方把后背露给你的时候,而高桥前线的俄军只要想后撤,那么就不得不把后背亮出来。王占元等人摩拳擦掌,准备一雪前几天的耻辱。

    这个机会在1月12日下午终于暴露了出来,从俄军后方发来的电报显示,俄军正在把大炮和辎重重新装上火车运回锦州去,这就意味着俄军终于打算要撤退了。

    于是在当晚的军事会议上,包括北洋诸将在内的将领都一致同意于第二日发起进攻,13师从铁路线西发起进攻,第二镇从铁路线东发起进攻,第四镇为总预备队。

    1月13日上午9时,高桥方向的中国炮兵阵地对着俄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覆盖射击,此前几天中国的炮兵只是在俄军的试探性进攻下才会对俄军步兵进行拦截射击,且炮火的密度也不密集,因此俄军一度认为中国人的大炮数量应该并不多,大约在20-30门左右。

    这一判断一度让俄军前线部队松了口气,因为他们能够携带来的大炮也只有46门。此前西满集群的大炮数量一度超过300门,但是在张家口支队进攻失败后,俄军高层意识到其实自己已经很难攻入华北,因此便不再给西满集群增添火炮数量了。

    日军的加入战争,让南满部队面临了火力缺乏的问题,整个南满部队大约拥有不到1200门大炮,其中四分之一就在西满集群这里,鸭绿江、凤凰城、金州战役的失利,又使得俄军损失了不少大炮,因此库罗帕特金只能从战事缓和下来的西满战场抽调大炮和机枪了。

    在丢失了兴城和葫芦岛等前沿阵地后,锦州地区的大炮其实只剩下了76门,剩下的三四十门大炮则在义县和朝阳。因此,能够抽调出46门大炮来进攻高桥,已经是锦州俄军最大的努力了。这也是俄军决定撤退后,优先把火炮运回锦州的原因,因为想要保住锦州城,必然需要这些大炮作为防御的支点。

    只是,今天上午中国炮兵展开的射击让俄军意识到,此前中国人至少保留了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大炮没有使用,而俄军的阵地其实就是很简陋的一堵胸墙加上浅壕,主要是用来遮蔽敌军的视线的,并没有多少防炮击的能力。

    因此中国炮兵这一轮射击,很快就把俄军阵地前沿的虚实给打出来了。东布罗夫斯基少将于是便面临了一个极为艰难的选择,他或者派出一支军队挡住中国人,好让其他军队完成撤退,或者把全军留下来抵挡中国人的进攻,在挫败了中国人之后再进行撤退。

    前线司令部的多数人都主张第二种选择,因为他们觉得让谁留下都不合适,留下的军队必然会被中国人撕个粉碎,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必然死亡的任务,有多少人会有这样高的觉悟呢?

    当然,也有人觉得第二种选择并不妥当,因为中国人的大炮数量太多了,而他们现在并没有大炮进行反制,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要用肉体去抵挡中国人的炮火,这样的仗真的能打吗?他们现在可不是战争初期士气高昂的时候,也不是在保卫自己的国土,士兵们未必能够忍耐这种单方面的炮火轰击。

    不过东布罗夫斯基少将最终还是支持了多数人的意见,一方面他无法挑选谁留下来抵抗中国人的进攻,另一方面他觉得从前几天的作战来看,中国人在野战上能力还是有所缺乏的,因此他抱有一种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可以挡得住对方的一两次进攻。

    只是当中国人停下炮火,开始动用步兵进攻时,观察前线情况的东布罗夫斯基少将很快就感到了后悔。因为中国人并不仅仅只动用了步兵进攻,伴随着中国步兵一起进攻的,还有一列铁甲列车,这列装载着机枪大炮的铁甲车顺着铁轨前进,为中国的步兵提供了强大的火力资源,顺便还把铁路线两侧的俄军给分隔了开去。

    中国人依托铁甲车为火力支点,不断的向俄军阵地中心突破,俄军缺乏重火力摧毁铁甲列车,而步兵又难以接近有着中国步兵护卫的铁甲车,于是便只能看着中国人用这辆铁甲列车不断的撕开俄军的防线,在这种力量面前,所谓的战场指挥能力是难以弥补的,俄军士兵很快就失去了战斗意志,开始一个两个的向后方逃亡,接着是一排一排的逃亡。

    东布罗夫斯基少将虽然下令让军官组织了拦截部队,想要把溃兵收拢起来,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溃兵,局面很快就控制不住了。下午一时,俄西伯利亚第71师全线崩溃,成千上万的俄军沿着铁路线一路狂奔,一路上连头都没有回过,第72师士兵在第71师溃兵的带动也放弃了自己的职责逃亡了。

    东布罗夫斯基少将于当晚12点渡过了女儿河,抵达了锦州城西面的羊圈子,这才开始停下脚步收拢溃兵。这一天对于锦州城内的索伯洛夫中将来说也是大起大落的一天,他上午才收到夺回了义县的消息,结果下午就收到了第71师和第72师溃败的消息。

    到了14日早上,索伯洛夫中将得到了较为确切的情报,第71师已经完全失去了建制,比第17师还要悲惨,他已经不能指望第71师还能在这场战争中做些什么了,整个师逃回了不到三分之一,且完全失去了建制。

    第72师的情况稍好,因为第72师尚未展开作战阵型就接到了准备撤回的命令,因此第72师在撤退时还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组织,但面对第71师的溃败,这支军队的士气也非常的低落,极力要求进入锦州城内防御。

    只有萨姆松诺夫将军领导的骑兵部队还在勉力作战,迟滞着中国军队的行动,但这位将军也派人向他报告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孩子们也很勇敢,但你不能指望我们能挡住数万中国军队的进攻…现在是需要进行决断的时候了。”

    索伯洛夫中将明白萨姆松诺夫将军所谓的决断是什么,这是要求他向库罗帕特金总司令提出要求,准许他们从锦州撤退,否则大家就要被中国人困在锦州城内了。

    而就在索伯洛夫中将思索的时候,这一天从黑山到新民府一带的铁路沿线都遭到了中国军队的攻击。事实上义县并不是俄军打下来的,而是中国人主动放弃的,中国人主动放弃义县的目的,就是准备在俄军把附近兵力抽调到义县附近时,对这条铁路线施以更大的打击。

    中国军队之所以能够调动力量打击从黑山到新民府一带的铁路沿线的俄军据点,因为当地的民团在米振标攻下义县后,立刻就派人向朝廷投诚了。关外有两大势力,一个是绿林武装,较为广泛的称呼就是红胡子或马贼;另一个就是民团,虽然是打着对抗红胡子建立起来的联庄保安团,但实际上就是坐地虎。

    俄人侵占东北,既要保护铁路线,又要强占土地和矿产资源,自然把这两股势力都给惹怒了。再加上辛丑条约带动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大量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