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86节(第5页/共5页)

,太后还担忧袁世凯做什么?”

    慈禧这下倒是真的愣住了,她是知道增祺的,这个人没有其他好处,但就有一个好处-老实。他既然能够在自己面前说出这样的话,看来宫外的形势确实已经糟糕透了。她沉默了好一阵,方才出声问道:“外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且老实说来。”

    增祺思考了半天后说道:“拳乱之后,满洲百姓一开始是日夜期盼朝廷能派兵把俄国人赶出去,之后则是希望朝廷能够和俄人交涉不要扰乱地方,如今则是对朝廷满腹怨恨。如今汉人胜了这一场,罪臣以为汉人之胆气只会越来越壮…”

    室内再一次沉寂了下,这一次慈禧都不怎么想说话了,过了好一会她才问道:“满人就不能再出几个可用之材?若是能再制住袁世凯十年,哀家也就满足了。”

    没想到这个时候慈禧还在考虑自己的后事,这让增祺更加感到绝望,这位老佛爷是压根不在意自己死后大清还能不能活了,这让他更加的不想说话了。

    见增祺说不出什么来了,慈禧也只能让他退下,这个时候的慈禧也终于感到大清的秋天已经到了,连袁世凯这样的奴才都成为大清的顶梁柱了,这大清确实要完了。

    慈禧的见识或者不如外面那些大臣,但是从一介女流走到现在这个地位,她阅人的经验还是无人能及的,她一直都认为,袁世凯不及李鸿章远了。

    不是说袁世凯的能力不如李鸿章,而是袁世凯缺乏打破规则的勇气。她能拿捏住袁世凯,因为她知道袁世凯只能在规则之内玩些小聪明,而李鸿章却始终有着打破规则重来的勇气,所以袁世凯只能抓着武卫右军在山东中立,而李鸿章却能弄出东南互保来逼迫朝廷谈和。

    但是现在这世道,天下人都不讲规矩了,她还怎么维持大清的局面?

    第304章 巡营

    袁世凯向北京发请罪折子的时候心里只是略有不安,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违抗朝廷,但过去他违抗朝廷主要还是站在为大清好的立场上说服的自己,可这一次却真的不是,这一次他是真的奔着打击大清统治的根基去的。

    之所以要这么做,因为他需要这场胜利毫无疑义的归属于北洋,归属于自己。袁世凯还是比那些满人亲贵明白事理的,想要获得权力就得担起责任来。他想要南军的荣誉,那么就得把南军制造的那些问题承担起来,否则这场胜利北洋就成为了配角了。

    而当他这个请罪折子发出之后,天下人已经不会怀疑这场胜利是不是他领导的了,因为他都把杀满人的责任承担起来了,自然荣誉也就归于他了。有了这场胜利作为底气,北洋军今日才算是真正能够成为一支决定大清命运的武力团体了。

    湘军和淮军之所以能够自立于朝廷之外,就是因为这两只军队都认为自己拯救了大清,所以他们对于大清几乎没什么效忠之心,相反他们觉得大清优待自己才是应该的。北洋虽然脱胎于淮系,但是北洋军实质上就是靠着朝廷奶大的,对于朝廷有着一种天然的敬畏感。

    哪怕袁世凯再怎么给北洋将士灌输自己是给他们发饷的将士,但是大家也依然认为朝廷才是衣食父母,只不过只有袁大人才能维持北洋的局面,没有谁会认为没有了大清还会有北洋。但是山海关这一仗之后,北洋上下就有些不同的想法了,他们觉得自己可没白吃朝廷的军饷,若是没有北洋挡在前面,俄国人不就打进关内来了么。

    这样一场胜利比袁世凯念叨三年“我北洋团体”还见效,一下子就把原本有些虚幻的北洋团体变成了一个切实的东西。袁世凯不能不抓住这个机会,否则他也就不是袁世凯了。

    而朝廷的回复之迅速,身段之柔软,也确实出乎了他的预料,他原本以为自己至少还需要同那些清流抗辩个几回合,朝廷对自己名义上做出一点惩罚,这事才能算完。但是瞧着朝廷现在发来的电报,他不由摇头笑着丢给了身边的阮忠枢,意味深长的说道:“这就是朝廷啊…”

    阮忠枢瞧了一眼电报之后也笑着回道:“宫保这下倒也不用再担心朝廷掣肘了,大势在前,已经没人能挡得住宫保了。”

    袁世凯心中也是畅快的很,这封电报似乎把他身上束缚着的许多东西给解开了,让他颇有海阔天高的心情。不过他很快就稳住了心神,对着阮忠枢问道:“给将士们的赏赐都发了吗?他们打了这样漂亮的仗,可不敢拖欠赏银啊。”

    “都发下去了,卑职亲自盯着发下去的。”阮忠枢不假思索的回道,不过看着袁世凯依旧看着自己,他顿时明白了过来,马上又接了一句,“南军的也发了,他们也拿了。”

    袁世凯瞧了瞧外面的天色,于是便说道:“距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不如去各处看看将士们在做什么。”

    袁世凯动了心思便行动了起来,冯国璋此时正督军在前方追击俄军,段祺瑞回昌黎主持大营事务,于是这秦皇岛内陪着袁世凯的就只有王英楷等二镇将领了。

    袁世凯先去了本军的大营,秦皇岛和山海关这里其实都有着现成的军营,都是八国联军入侵时留下的,中俄开战之后这里的外国军队才撤离,因此倒是不缺固定的营房。

    大战之后,北洋军都放松了下来,因主力尚在追击之中,所以营中留下的不过是些闲散兵丁和伤员,此时他们都正拿着饷银赌博或是吃酒,向来注重军纪的袁世凯此时看到这一幕倒也笑呵呵的没说什么,反而要替大家把酒钱给结了。

    在袁世凯看来,大战之后能够维持这样的军纪已经很好了,毕竟平日里北洋军规矩森严,大战之后再不给放松一下,这些将士们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爆炸了。现在他们能够守在军营里吃酒赌博,而不是去骚扰地方,难道还不够安分的么。

    本营在南,西北是俘虏营,西南是伤兵营,这两个营袁世凯也一一去看过了,这一仗其实北洋和南军的伤员并不多,不过俄军受伤被俘的却超过了八百人,袁世凯下令要对这些俄国伤员妥善照顾,甚至还把一些重伤员转移到了天津的外国人医院去了。

    袁世凯还是很清醒的,哪怕他们打赢了这一仗也不会动摇俄国的实力,俄国不仅有着百万大军,还有着数百万的后备役,哪怕德国和法国提起俄国的陆军都是极忌惮的,中国虽大但想要凑齐36个镇都难,所以有什么资格对着俄国人耀武扬威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