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紧张,手一定要稳。三点成一线,看准了就开枪…走了。”
枪声响起后,陈强一把拉起开完枪后还打算观察射击成果的队员,头也不回的跑下山坡,然后骑上等候在山下的马匹,带着五名队员立刻向远处跑去了。
过了大约十分钟左右,几名英国骑兵绕到了山坡后面,看着远去的中国人的背影,只能破口大骂,却不敢追上去。之前他们已经吃了几次亏了,跟着中国人紧追不舍,结果就进了中国人更大的伏击圈子。
陈强此时骑在马上一边回头看着英国人,一边放慢了坐骑的速度,向着队员讲解了起来,“普通人能够射中40米开外的目标已经很不错,经过长期训练的职业军人,80米开外的目标也不是百发百中的。
对于我们这些狙击手来说,原则上是在300米之内必须要击杀敌人,600米的距离上要尽可能的击中敌人。但是在高原上则需要减半距离,能够在300米的距离上击中敌人就很了不起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充分的利用地形和马匹,尽可能的靠近敌人,射击之后就要尽快脱离,这次击不中,还有下一次机会,毕竟我们不是在打阵地战…”
彼德森上尉带着部下回到了队伍中,趴在地上准备战斗的士兵们才翻身坐起,只是每个人都没精打采的,丝毫没有起身恢复队列的意思。他很快就收回了视线,在彼特森少校面前翻身下马,然后敬礼说道:“又跑了,大概有五六名骑兵的样子,我觉得追不上就让他们回来了。”
少校的脸色很不好看,进入了这片宽谷平原后,虽然道路是好走了,但是一路上遇到的袭击却越来越多了,虽然这种袭击对于队伍的伤害并不大,每次最多也就射击一两次而已,有的时候甚至都打不中人,但是对队伍的士气的打击却很大,因为谁也不清楚下一个倒下的是谁。
他朝着前面望了望,依旧是两边山头夹着谷地的地形,山上没有树木,谷地里则是草地、树林或青稞田,他很肯定前面必然有另一组枪手,这种骑兵步兵狙击的方式,正是布尔人的强项,只不过布尔人射击的要更加精准一些。
想要击破这种游击方式,就需要先找到这些游击队的村落,因为没有村落提供食物、休息的场所,游击队员很难维持这种高强度的袭击。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些藏人并不会帮助他们找到游击队的村落,所以他也无法用捣毁游击队的后勤基地来解决游击队的持续作战能力,至于用集中营控制藏人就更加不可能了,他至少得先找到藏人的藏身之处才行。
他估算了一下,如果说刚刚进入平原的时候,他们每天大约能走15英里左右,那么现在一天连前进三、四英里都很困难了。虽然他们已经走了八天,但是最多也就完成了六天的路程,剩下的两天路程,估计要花八九天才能走完。
这个时候,少校已经有些想要回头了,只不过他觉得现在回头不仅会被准将视为胆怯,而且也不能保证中国人不会继续追着他们袭击,那样队伍估计反而要崩溃了。他不得不叫来了自己的副手
贝休思上尉问道:“我们还有多少天的粮食?”
贝休思上尉计算了一下后说道:“大概还有一周的粮食,假如能够让那些藏人在沿途割取青稞进行补充,那么至少返回渡口是不成问题的。”
彼特森少校沉默了好一会后,对着副手说道:“去把奥康纳上尉他们叫过来,我们商议一下,接下来到底是继续前进,还是退回去。”
对于这个问题,奥康纳上尉是主张继续前进的,他对着同僚们说道:“难道我们是因为打不过藏人才士气低落的吗?不,是我们抓不到这些狗娘养的藏人。假如他们敢列阵在我们面前,我就用大炮轰碎他们的脑袋了。
如果那些藏人说的不错,那么前面就会有一座藏人的城镇,那里就有一座物资充沛的寺庙,只要我们能够走到那里,就能迫使那些藏人投降了。现在退回去,岂不是说,我们之前的苦头都是白吃了吗?那死掉的二、三十名将士,就这样白白死去了?”
骑兵连队的彼德森上尉是反对继续前进的,因为他的连队一直跑前跑后,是最容易受到藏人袭击的。在他看来,前面有没有藏人的城镇还是个未知数,谁知道这些藏人是不是在骗他们,要是前面没有这样一个城镇,那么他们连回头都难了,不如现在就撤回去。
只是,相比起骑兵连队接连的受挫和无力,步兵连队和炮兵连队只觉得受到袭击骚扰的愤怒,表示要把这些藏人游击队员一个个绞死,因为他们现在还没有感受到失败的阴影,还觉得只要找到了藏人的据点就能击败藏人,这正是他们一直以来对付土人部族的经验。
大多数土人部族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地盘也就失去了权力,所以只要攻下了土人部族的据点,那么土人的统治者就会投降,因为一旦失去了权力,下面的土人就会先造他的反。
大英帝国殖民了全世界,就是凭借着这套经验,因此英军军官们对此深信不疑。他们真的相信,只要占领了拉萨,藏人就会投降,就如同他们占领了北京后,清政府也就投降了。
彼特森少校听取了同僚们的意见之后,终于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拿出了一个想了很久的方案,他对着部下们说道:“我们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不到藏人的主力,只要能够让他们站在我们面前正面对战,那么我们当然可以毫无疑问的击败他们。
所以,现在的关键是前面究竟有没有这样一座城镇,只要能够逼迫藏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可以击败乃至消灭他们。假如没有的话,我们自然也就不用继续前进了。所以我的意思是,让彼德森上尉带着他的半个骑兵连,然后再抽出半个骑马步兵连来,凑成一个连队,先到前面瞧一瞧…”
在彼特森少校商议着分兵的时候,林信义正位于距离这队英军不到10里的强巴林村和部下们开会,这些天来,陆续渡过河来的西藏新军已经有了三个连队,其中陈竟存所率领的连队在英军上游渡过了雅鲁藏布江,在浪卡子一带组建游击区,李堂、邓玉麟两连队则跟随在他身边,负责筹建贡嘎游击区。
不过在建立了山南军政委员会后,他很快就在当地新组建了3个藏兵连队,李堂连队被一分为四,只有邓玉麟连队还保持着建制。这些天来,李堂带着四个连队不断采取了骚扰战术,一是阻扰英军的行军速度,二就是在训练新军。
只是林信义也清楚,这种骚扰战术是没法击溃英军的,想要击溃英军就需要硬碰硬的和对方打上几仗。只不过,现在这支英军支队依然还是太强大了,不是他们这支新组建的部队能够吃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