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所谓的新军,究竟和旧军有什么区别?换了名号,换了武器,依旧还是私人裙带关系充斥军内,不过是新瓶子装了旧酒罢了。
你这么贸贸然的找我,到底有何要紧之事?”
吴禄贞在心里咀嚼了一下田均一对于新军的判断,这才理清了思路说道:“就是想问一问,对于出兵西藏的一事,党的意见是什么?西藏于我国意义重大,连锡良这样的旗人都能看出来,党不会真的袖手旁观吧?今日能够出兵救援西藏者,除了我们湖北已经没有旁人了。”
田均一并没有说话,只是不疾不徐的继续前行,一直走出了城门站在了码头的石阶上,他才停下看着吴禄贞说道:“党现在并没有下决定,但是分散党的力量是不可取的。我想你应该清楚,假如要出兵西藏,至少也需要一个完整的镇,这就意味着湖北新军的主力要被调走。
假如俄国真的在北方发难,朝廷南下,北洋尾随而来,湖北究竟是谁的湖北?你有没有想过。要是没了湖北,中国革命该怎么办?中国要是完了,西藏难道还能保得住?矛盾有主次,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先解决主要矛盾,才能有时间去解决次要矛盾。”
吴禄贞长长叹息了一声,他心里也知道田均一说的是正确的,但是他心里就是放不下,只觉得满腹的郁气,好久之后才说道:“所以,你是反对出兵的?”
田均一沉默了片刻后说道:“不,我还没有决定。假如有一种办法能够不分散我们的力量,并壮大我们的力量,那么我是不会反对的。”
吴禄贞摇着头说道:“哪有这样两全其美的办法…”
海军陆战学校的活动室内,林信义看着海军好不容易才翻出来的印度洋地图,内陆地区几乎是空白一片,只能瞧一瞧几个有名城市的位置,最清晰反而是几条铁路线,至少铁路路线是可以通过公开渠道搜集的。
游击战术演习结束后正在和陆战学校学员一起总结经验的林信义,突然就收到了中国发来的电报。这次是湖广总督府发来的官电,日本人虽然了解了电报的内容,但是却比较无所谓,因为他们不认为在日学生能提出什么有效的军事计划,遏制英国在西藏的入侵。
不过日本陆军却以此为由,进一步催促外务省加快和英国的结盟,因为现在的中国实在是太虚弱了,这就意味着俄国很有可能等不及西伯利亚铁路建好就动手,那么日本就要把作战日期提上日程了。
于是这封电报虽然是给中国学员的,但是陆战学校内倒是已经传遍了,林信义也就干脆把电报设为了海军研讨会的一个紧急课题,要求陆战学校的社员,就英国入侵西藏一事提出一个可行的作战方案来。
这显然是一个超限的课题,因为他们手中的战区资料太少,时间又太紧。不过仅仅从新闻报道上看,英军已经占据了完全的优势,中国军队在西藏几乎就没有主场之利。
按照社员们和特别顾问德韦特的看法,西藏和内地没有电报相通,但是和印度却有电报相通;从四川入藏需要至少100天,其间据说要翻越数座高山,往来相当的不便,但是英国人却控制了廓尔喀、哲孟雄、布鲁巴克这些濒临西藏的要点,身后就是富饶的恒河平原,从中国到拉萨最近最好的路,就是从绕道印度入亚东口岸。
如果再对比英国和中国两国巨大的国力差距和中国当前所面临的俄国的威胁,那么放弃西藏也许才是对中国最合理的选择。
日本社员对于这个课题仅仅看做是一个课题,并没有什么感同身受的情绪,在他们看来挑战英国这样的头等列强,就算是日本都是不切实际的,何况是现在的中国。
至于朝鲜社员们,对于中国社员只有表示同情,虽然这件事和朝鲜关系不大,但是他们倒是能够感受到中国社员心中的无奈和苦楚,因为这正是朝鲜人经常感受到的情绪。
中国社员们得出了这个结论后倒是没有朝鲜人想象的那么悲愤,只是默默的互相注视了一眼,就平静了下来。安明根有些不解的向身边一位交情甚好的中国社员问了起来,对方看着他平静的说道:“我们学习军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学会如何去战斗,难道仅仅因为中弱而英强,我们就要放弃战斗的信念了吗?那样的话,我们现在就已经输了。我们会让英国人知道,中国并不缺乏战士。”
在这些社员窃窃私语的时候,德韦特收回了注视着地图的目光,对着林信义耸肩摊手说道:“放弃吧,双方的实力差距太过悬殊,地势又对印度有利,军事上已经没什么可谈的了,外交妥协也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林信义却摇着头说道:“我不觉得这是无解的难题,游击战术的最高阶段就是人民战争。英国人赢不了。”
德韦特一脸纳闷的看着面前的年轻人,这一年来和对方的接触,让他已经忘记了对方的肤色,就算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至少黄种人和白种人之间没什么智力上的差异。
他不得不提醒对方道:“这可是西藏,是大山环绕的高原地区,就算西藏人民个个骁勇善战,可也不会有20万战士,但是英属印度至少有3.4亿人口,20万大军,只要英国人愿意,他们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印度征兵,更不用说,英国人还有大炮和马克沁机枪。不是谁都可以成为阿富汗人的。”
林信义突然向前走了几步,停在地图边上后,他转身看着德韦特,然后用手指敲了敲印度大陆的位置说道:“我说的人民战争是指印度人民的战争。英国人可以去西藏,那么中国人也可以去印度,对于中国人和印度人来说,英国都是侵略者,这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战争,也是印度人民的战争。
哪怕印度到西藏的道路比四川到西藏再好走,这也是双方之间的比较,不是说印度到西藏真的是坦途了。所以,英国人在调动了这么一支大军入侵西藏后,他们就不可能在锡金、尼迫尔留下多少英国军官,和忠诚于英国的仆从军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