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把所有的土地集中到自己手中,为自己谋取私利。我们要求集中土地,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经营农业,使得同样土地上的产出能养活更多人。而地主集中土地后只会不断的抛荒,然后炒高粮食价格,从而换取更多的土地,最终除了地主阶级能快活的过日子外,其他人都要变成地主的奴隶。
生产-销售合作社最大的作用,是为集体生产、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国营农场、国有土地所有制铺平道路,对农民进行集体化生产经营的教育,让他们成为集体经济和公有经济的支持者。简单的说,就是要把他们从小农改造成农业工人。
因此,生产-销售合作社当前的主要任务不是赢得利润,而是组织农村劳动力加入到社会化生产中来。比如,由我们提供给棉纱给各合作社,让合作社组织妇女进行生产,以布匹换取棉纱。我们去年在一些地方推广了这一做法,效果还是不错的。
今年我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强这一工作,把更多的农村妇女组织起来生产,特别是把手拉机、铁轮机以赊欠的方式销售给各生产合作社。重安,现在手拉机、铁轮机的销售价格是多少?成本又是多少?”
谢缵泰不假思索的回道:“市场上的价格是,手拉机4两,铁轮机24两,合作社的销售价各减10%。不过,对于那些小农户来说,手拉机还是贵了,铁轮机更加难以问津,后者只能销售给合作社而不是个人,数量也还是不大。
不过,铁轮机能纺织长40码,宽36寸,重15磅的标准布,一匹价值市价4两-4两2钱,每匹布大约可以赚0.3两,一名熟练工人一年可以纺织200匹以上。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棉纱,而织出的布又能合乎标准,那么一年内就可以把机器钱赚回来了。而且铁轮机只要装上马达等配件之后就能变为电动织布机,也更适合于日后的升级。
我的建议是,对于那些偏远地区,销售手拉机,只要小农户一年给出100匹土布就免去机器钱。对于那些交通位置较好的乡村和城郊,应当开展以布换机器的运动。这样也可以刺激铁轮机的生产,从而进一步降低铁轮机的造价…”
第161章 劳工党的会议三
田均一支持了谢缵泰的提议,并说道:“所谓工业化,按照林枫同志的说法,就是集中和计划,集中资源、集中土地、集中权力,然后制定计划去实施生产和分配,从而最大化的把资源和劳动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工业化。
当前的生产-销售合作社,我们只能做到部分集中,为什么?因为土地不在我们手里,只要土地还在私人手中,那么我们就不能说自己已经完成了资源的集中。
因此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扩大农业合作社的同时,也应当推动合作社往集体所有制发展。只有在集体所有制下,每个合作社的社员才能真正获得保障,我们也才能对土地进行重新规划,做出更有效率的使用。
除了引导农民自愿参加集体合作社外,另一个重点就是如何从地主手中获取土地,湖北土地30-40%在地主手里,这些地主所追求的不是发展土地经济,而是如何利用荒年吞并农民手中的土地。
对于地主来说,荒年才是真正的丰收之年,丰年不过是寻常年景罢了,因为他们的利益来自于地租,丰年的粮食卖不起价钱,农民也不会向他们借高利贷,只有在荒年,粮食才会暴涨,而农民也会因为活不下去而向地主借高利贷。
如果说,居乡地主还要顾忌一下乡里的名声,吃相没那么坏。那么那些完全脱离了乡间生活的地主,对于乡里的名声就没那么看重了。
他们对于农民只会变本加厉的剥削,直到把他们手中最后一块土地给榨取出来,这无关道德,就是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他们要是不这么干,那么其他人把土地集中之后,小地主同样会被视为猎物。
更何况,离开乡间之后,在城市里的生活没有一项是不需要开支的,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对于农民的仁慈是需要以自身生活水平下降为代价的,这当然很少人能做到。
所以,假如我们不能解决土地的所有权问题,那么接下来想要扩张合作社就会遇到真正的麻烦,因为土地产权会导致合作社和地主之间发生冲突。在当前,我们还不掌握政权,不能以立法的形式把土地所有权明确下来,所以我们只能采取一些商业上的手段来集中土地。
比如,引导这些离乡地主把土地更换为产业股票或投资办厂。整个湖北的粮食加工业,年加工能力不到年粮食总产量的5%,且大多加工能力还是相当落后的水磨和畜力磨坊,甚至连蒸汽磨坊都没有几处。以至于武汉最好的面粉都是国外生产的,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一个农业国居然要出口原粮来进口加工好的食品。
当然,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要是我们继续无动于衷的话,那么中国的农业就会完全成为外国食品加工产业的附庸了。当然,这对于地主们的生活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因为他们不过是把粮食卖出去,然后买回了自己吃的高级食品,这对于他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
真正受到影响的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的粮食在低价出口的同时,我们的国民却要忍受饥饿。英国人在印度就这么干过无数次,光是有据可查的大饥荒就至少有三次是因为英国人在灾年往外运粮食加重了后果,孟买平原上的累累白骨,我不希望出现在中国…”
田均一在讲土地问题的时候,讲的特别的细致,因为这些委员中出身地主家庭的至少有近一半,包括他自己都是,下面的党员里出身地主的也有不少,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算是明白了,林信义为何一直向他强调党的纯洁性,必须要提高劳工党内工人党员的比例,因为只有工人党员才会毫无顾忌的支持土地改革和推进工业化。
章太炎等委员也意识到了田均一的慎重,章太炎思考了一下后打断了田均一的话说道:“均一,我们都清楚土地改革的重要性,之前我们也学习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虽然现在我们还没能完全的翻译出这些著作,但是我们认为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是正确的,否则中国就不能继续向前,建立一个属于民众的共和国。所以,你大可不必如此谨慎,有话直说便是了。”
田均一看了看各位委员,大家都对着他微微点头致意,他这才接着说道:“那么我就说的简单一点吧。英国人是依赖于扩张海外殖民地,把多余的农业人口送去殖民地和城市,最终消灭了英国的小农经济,实现了地主向农场主的转变。这个经验除了像美国、巴西、阿根廷这样的地广人稀的国家外,其他国家基本没什么参考作用。
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