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反复的论证和讨论之后,田均一、蔡锷等人决定接受大家的意见,暂时搁置农村革命路线,定下了以汉口为革命中心基地,传播革命理论,组建革命力量,等待革命时机的到来。对于乡村工作则转为发展经济,打破封建迷信的宣传为主,并加快生产合作社的建设。
从年初到7月,劳工党在湖南、湖北建立了4000多个生产合作社,参加的农户有3万多个,平均每户投入资本达到了3.5两。
生产合作社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迅速,主要还在于它本身不涉及生产关系上的变更,只是谋求让农村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力,因此士绅地主自然容易接受的多。再加上建立生产合作社搭上了新政的东方,也得到了一批改良派士绅地主的支持,因此这一新事物才能快速的推广开来。
对于劳工党来说,通过生产合作社先改变农村的生产环境,然后借助这个机构去同农民打交道,总比以个人的力量去农村蛮干来的有效率。因此大家极力主张,农村工作的重心应当放在生产合作社,其次是乡村小学教育,通过这两个支点去改变农村。
这场会议开到深夜才结束,杨衢云给田均一留了一张请柬,是威廉.西门子邀请他明日见面的,田均一第二天早上洗漱之后便先去了德租界。
在西门子公司租借的别墅内,威廉.西门子向田均一介绍了身边的弗里茨.克虏伯,并向其解说道:“虽然西门子也经营钢铁产业,但是在钢铁产业中,克虏伯公司拥有更加全面的技术力量。假如我们想要修建长江大桥的话,那么克虏伯公司的加入,将会带来更多的益处,包括卢汉铁路上将要修建的黄河铁路大桥,我们也能够对比利时人更好的施压。”
打动了弗里茨.克虏伯的其实并不是中国工人修筑长堤的景象,这只是说明了中国的劳动力是合格的,不代表克虏伯一定要投资中国。真正让他动心的,是中国人提出的工业标准概念,按照克虏伯的标准来制定中国的工业标准,那么美国和英国的钢铁公司在中国都可以退出了。
第119章 林信义的学习成绩
从东京返回江田岛的林信义其实挺吃亏,因为缺了近一个月的课程,他的年级排名一下落到中后部去了,虽然这对于他来说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排在他前面的学员却很发愁。
以林信义在海军研讨会表现出的能力,大家都很清楚,此人除非自己退役,否则迟早是要一飞冲天的。那么现在排在他前面的人怎么办?按照发明了吊床号的山本大臣的规定,一旦到了舰队指挥以上的位置,排名靠前的吊床号不能被推选的话就要为后面的人让位置,以防止出现指挥权纠纷的问题。
过去大家对于吊床号也没多大意见,对于藩阀掌握的军部来说,能够按照吊床号来安排位置已经算是相当的公平了。以大家从小受到的教育,也都认为只要学习好的人,能力自然也强,若是这样还比不过排名靠后的同学,那么他们也愿意认输,优胜劣汰么。
但是当林信义这个怪物出现在学校后,大家就觉得吊床号相当的不合理了,因为还没有进入海军的林信义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而他在专业课上的学习却并不能算是努力。
按照32期始终排在前三位的堀悌吉的说法:“比火炮射击术,我可以让他多一门火炮。比操舰术,我也可以让他一只手。但这有什么意义?除非他在船上,否则我们根本不可能击败他。”
身为海军兵学校一员的林信义,现在已经被校友们公认,他最适合的位置就不在军舰上。毕竟这位可是在兵棋推演上击败了教官的人,不是指新式军舰的战力推演,而是复盘日清战争时,林信义代表丁汝昌指挥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之后。
不管怎么看北洋水师此时已经回天乏力了,但是林信义直接在黄海海战的结果出来之后,就指挥剩下的舰队南迁到福州马尾港,只留下了陆军守卫一座空港。
林信义把北洋舰队一挪,日本舰队立刻失去了对战的目标,虽然整个渤海地区是对日本海军敞开了大门,但是这对于日本海军来说意义不大,只要北洋舰队还存在,那么日本海军就不能声称掌握了制海权。而清政府只要把朝廷迁移到西安,那么陆军就会陷入一场大危机了。
海军舰队既要监视南下的北洋舰队,又要保护陆军的海上补给通道,日本海军就失去了黄海海战胜利积累的主力舰数量优势。且从日本本土获得补给然后进攻威海卫和旅顺是相当方便的,但是想要进攻南中国的福州港就出现问题了,日本海军的补给能力没有这么出色。
当林信义再把北洋水师的主力舰分散,配合台湾的陆军反击日本的陆军,清国便夺回了台湾战场的主动权。有了台湾这个基地,日本海军的防御范围再一次扩大了,因为这意味着北洋水师可以依托台湾进攻日本本土了。
日本海军力量的分散,使得北洋水师夺回了战场的主动权,最终日本因为商船被北洋水师消灭的太多就输掉了日清战争。事实上这还是一个遮羞的说法,因为按照这种打法,日本陆军将会全灭于大陆,而不是因为商船损失太大而求和。
不过推演完毕之后,林信义却否定了这场胜利,他的理由是:“以满清内部的南北矛盾和满汉矛盾,北洋水师南下只会被南洋大臣扣押,而不是让他们继续参加作战。所以,这场推演只有军事上的意义,在政治上意义不大。”
只是兵棋推演不就是推演军事上的可能性么,林信义后面几步并不是没有人能想出来,但是关键是第一步真的想不到,因为这就是一个习惯性的盲区。北洋水师丢下经营多年的老巢直接南迁,一般人是不会去考虑这样的问题的。
但是在黄海海战之后,这确实是最优的应对,因为日本的陆军已经占据了陆上优势,北洋水师不可能守住自己经营了多年的老巢,但北洋水师南下之后,哪怕南方没有旅顺、威海卫坚固的防御,也获得了自由行动的权力,从而搞活了全局,而这点确实很难想到。
这一次的推演,让32期的学员彻底失去了和林信义竞争的想法。因为双方的思路从来不在一个频道上,林信义的想法总是违反常理却又行之有效。也因此,林信义被取了一个外号,海上不胜之将。
但是32期的学员们也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