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31节(第3页/共5页)

  关于竹内丰这个人物的创作

    前几天有读者告诉我,说我书中竹内丰是731战犯,老实说我听了很惊讶,因为竹内丰这个名字我没有找任何日本人物的原型,完全是为情节所虚构的纸面人物。

    因此我一边向这位读者做了解释,解释在龙空的书评中,一边顺便找了找731战犯竹内丰的网上资料。经过查找,该名战犯在网上的资料是这样的:

    竹内丰,曾担任日本陆军医院中尉军医。在1954年11月他的供诉中这样写道:“我在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北支那方面军济南陆军医院内科病室任军医中尉时,1943年8月1日至31日,被派到济南北支那防疫给水部济南支部。

    在我未去之前,该支部长为了做研究实验,从济南宪兵分队要来了11名八路军俘虏。为了试验细菌战用的伤寒菌感染力,用9名八路军俘虏作了接种试验。

    我到该支部当天,就在支部长、医学博士冈田军医大尉的命令下,协助细菌室主任、医学博士木村军医大尉做试验工作。木村军医大尉为了作细菌感染力试验,将八路军俘虏做了活体解剖。

    虽然再多的资料就没有了,但是从1943年担任军医中尉这一供述,倒是已经获得了足够的信息。根据其他资料:22岁的森鸥外从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优秀毕业生。他一毕业就被任命为陆军军医副中尉,入职东京陆军医院。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医学部毕业进入陆军医院的起始军衔是副中尉。根据旧日本陆军的军官晋升体系,少尉至少满1年,中尉2年,大尉4年,少佐、中佐和大佐各2年,少将3年,中将4年。

    那么基本上竹内丰的年龄就可以判断出来了,1943年担任军医中尉的他不可能超过30岁,也就是1913年以后出生的人物。本书的人物竹内丰出生在1884年前后,双方的年龄相差近30岁,绝不是同一个人。

    接下来我再说说,为什么要创作竹内丰这个人物,事实上我创造这个人物的时候,考虑的是一个情节,然后随手编了一个名字。

    这个情节的主要内容是:倒幕战争中那些小藩在幕府和朝廷之间搞投机,在不知道谁能赢的情况下,推出了一批下层武士去抵抗倒幕军,但是在倒幕军获得胜利后,藩中上层立刻出卖了这批下层武士,投靠了朝廷。

    这个情节的寓意是什么?所谓上下同心的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其实并不存在,从倒幕战争开始,日本的上层就在出卖下层,以换取自身的权力的延续。

    这一现实的阶级鸿沟,从幕末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上层总是制造出看似宏大的叙事来诱骗底层民众去送死,然后他们再用底层民众的牺牲来换取自己权力的稳固。这也是本书创作的主题。

    所以,在这个情节构造下,这个人物和军医竹内丰根本毫无关联,他随便叫什么名字都可以,他所代表的就是倒幕运动中获利的既得利益阶层。

    假如指责两个人撞名,我是能够理解的,这是一种自发的对于法西斯主义的厌恶,我也一样不能接受反人类的法西斯主义。但是生搬硬套的,非要指责我在为731战犯洗地,我就理解不能了。

    因为除了这个情节之外,竹内丰几乎就没有再出现,那么问题来了,有些人究竟恨的是战犯竹内丰,还是恨的这个情节?阶级斗争理论素来不为既得利益者所喜,这我也知道。

    但是我认为,真正的既得利益者根本不可能来看这本小说,他们正忙着开游艇,买庄园。所以,看这本书却又反感阶级斗争的到底是什么人?

    编辑今天打电话给我,让我把竹内丰的名字改了,我说可以改,确实和战犯撞名这种事很恶心人。那就改成竹内野吧。这就是我写这篇文字的由来。对于那些确实因为名字感到不适应的读者,说一声抱歉。对于另外一些只是反感阶级斗争的人,我只能说本书不适合你们。

    在龙空的评论中,有人说我是反党、反体制、反国家、反人民的屁股,我的回答是,你们代表不了人民。当然,本人也代表不了,因为我是无产阶级的一员,但是立场上偏向于小知识分子,假如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我的立场是中间偏右才对。对于当前这种被迫站在左边的局面,我也感到很无奈。

    胡言乱语一通,算是把上午的任务完成了,所以早上的一更就没了。再次感谢我的读者,有你们的支持我才写的下去。

    第107章 得意的河原

    在田村的解释下,山县有朋和大山岩也终于反应过来,俄国人的力量确实压倒了中国和日本,但这是撇开了地理因素,比较的三国的国力。可就如同日清战争中清国还没有把力量动员起来,战争就结束了一样,俄国要在东亚和中国、日本打上一仗,同样是难以把欧洲的国力完全的输送到东方来的。

    田村更是指着地图说道:“我们现在清楚的很,满洲地区就没有一个能够给俄军提供弹药的工厂,即便有这样一个工厂,也没有配套的原料加工厂,所以俄军在满洲的物资消耗,必然要从后方运输上来。

    这个后方,首先是指满洲里以西的一系列俄国西伯利亚城镇,首先是上乌金斯克,其次是伊尔库茨克,然后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接着是新尼古拉耶夫斯克,然后就是西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

    至于黑龙江边上的一系列城市和海参崴等地,几乎只有一些不大的工厂,并不能为几十万大军提供物资支持。也就是说,一旦我们拿下了哈尔滨,然后顺着铁路一路往西攻击,那么只要打下上乌金斯克,俄国欧洲部分同远东的联系就被切断了。

    没有了来自欧洲的物资支持,远东的俄军就陷入了这样一个困局,他们想要集中起来反击我们,却没有这么多物资。而分散各处自保的话,又会被我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这是一个中心开花的奇袭战略,一旦成功,远东陆上的胜败也就顷刻分出了。”

    大山岩有些诧异的说道:“海军什么时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