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6节(第2页/共5页)

力吗?曾国藩和李鸿章的下场,已经说明了,为这个朝廷消耗自己的实力,最终只会被这个朝廷推出来当替罪羊而已。

    所以,当各列强组建联军对中国进行报复的时候,地方上的开明派一定会选择袖手旁观,比如武汉的张之洞和山东的袁世凯,是洋务派中最有实力的,但是他们一定不会为这个朝廷牺牲自己的力量。顽固派所营造出来的强势,在洋人军队的进攻下,必然会表现的虚弱无比。

    革命派应当借助这个机会,一边唤醒中国汉人的民族情绪,掀起对于满人的不满;一边主张爱国主义,打击袁世凯、张之洞这些人在民间的声望…”

    第十八章 道路三

    “当然,革命派除了宣传革命理论和启蒙国民的民族国家思想之外,同样也要为革命做好物质上的准备。毕竟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刚刚各位说要在湖北湖南联合力量发起革命,我也觉得这个方案不错。张之洞在汉阳修建了铁厂,在大冶设立了铁矿,武汉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中国中部最大的工业城市。只要把这座城市掌握在手中,那么湖南湖北的地主势力就会被压制。”

    林信义说着又翻找出了一张世界地图摊开放在了三人面前,虽然这张世界地图还有些简陋,但是用来了解一下各国的方位却已经足够了。

    林信义随即指着地图说道:“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加上萍乡的煤矿,刚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重工业基础。一个工业国家,没有重工业是不可能的。

    英国、法国、日本都是先走的轻工业,然后积累资本再发展的重工业,美国是依赖掠夺印第安人的资源和财富积累的工业资本,德国则是选择了重化工工业为先导的工业化之路。

    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前两种道路都不适合中国,只有德国的道路还能走的通。因为只要重化工工业发展起来,就能展开自我循环增长。

    所以,张之洞在湖北搞的洋务运动虽然救不了大清,却给新的中国打下了一个基础。假如你们能够把力量深入到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那么你们不仅获得了一支可靠的革命队伍,也获得了支持革命的物质力量。

    当然,仅仅依赖张之洞留下的这个半截工厂还是不够的,革命者还需要帮助张之洞把汉冶萍这个煤铁联合工矿体真正的运转起来,才能为革命提供坚实的物质力量。”

    听着林信义对于一个全新中国的描述,田邦璇也是心神迷醉,不过听到汉阳铁厂他又大感头疼了起来,作为一个湖北人他对于汉阳铁厂的现况还是了解的,因此不由打断了林信义的话,对他讲述了现在汉阳铁厂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林信义听完之后倒没怎么惊讶,他对着三人平静的说道:“地主阶级办实业之所以办不下去,就是因为他们一不了解什么是工业化,二不想投入过多。这些地主们习惯了从佃户哪里没有风险的收获地租,根本没有想过工业是一种需要不断投入的产业。

    他们看到前期的亏损就觉得办不下去了,看到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成本比外国的卖价还贵,就觉得不划算了。正因为这种地主式的思考方式,使得他们完全看不到一个工厂是需要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的工厂去配套的,只有当这个工业体系完全建成之后,你所生产的商品才能够和外国的商品进行竞争。

    比如,一个设在中国的工厂,除了人工之外,其他材料都需要从外国进口,甚至连工程师都需要洋人来出任,这样的成本怎么比得上人家在本国制造出来的产品?需知道:教育、交通、医疗、食宿,这些看起来和工厂无关的成本,却是和一名合格的工人息息相关的。工人要是不合格,又怎么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所以,要解决汉阳铁厂的问题,就需要摈弃地主阶级的思维方式,不能只把目光放在汉阳铁厂出产的钢铁为什么会比外国钢铁贵,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去保证铁厂的市场,并逐步降低钢铁的成本。如何去保证汉阳铁厂的市场,这自然需要国家下令进行保护。

    当年美国人为了保护本国的钢铁产业,对英国钢铁征收的关税达到了70%。所以,中国的钢铁产业想要发展,就得用关税保护自己的产业。当然,现在中国海关控制在英国人手中,想要夺回关税的制定权力还是相当困难的,因此通过张之洞向朝廷呼吁,必须严格控制国家投资的铁路即大型基础建设的国产钢铁比例就尤为重要…”

    海关关税应当用来保护国内的幼稚工业,这一论点给了田邦璇三人又一击,让他们把之前林信义谈论的工业化道路结合了起来,心里开始真正出现了一个新的中国的蓝图。老实说,他们现在才有些觉悟到,林信义说的理论前后呼应,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的。

    虽然已经数次提高了对于林信义的评价,但是这一次三人都觉得自己已经没法评价这样一个少年了。因为他们想象不出,这个少年的学问是怎么学出来的。

    林信义也知道,自己似乎说的太多了些,但是他却不能不说,不讲清楚这些基本的东西,他们就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历史的进程。不过幸好,这些清朝人都是要回国的,所以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困扰。

    说到最后,他又把手在武汉三镇的位置上比划了一下后说道:“我以为,你们完全可以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入手,修建一座公路、铁路的两用桥梁,以这个项目吸引外资改造汉阳铁厂的技术,并获得张之洞的信任。”

    “武汉长江大桥?”三人听的都很困惑,汉阳铁厂之所以办不下去,就是因为缺钱,在这个时候还投资修建一座长江大桥,这未免有些匪夷所思。

    林信义对着三人点了点头道:“武汉三镇为长江、汉水所隔,但是列强是拥有中国内水航行权的。这样的话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旦你们在武汉发起革命,那么外国军舰就可以进入长江分隔武汉三镇,这对于革命是不利的。就算列强的军舰不干涉,满清的军舰出现在武汉,也会给革命带来巨大的威胁。

    所以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连接长江两岸,是避开军舰控制长江最好的办法。更何况,现在满清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