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5节(第1页/共5页)

    蔡艮寅直接拿出了纸笔开始记录了下来,这一整天关在房内的讨论,最终三人都不得不承认,地主这个阶级确实没法带领中国富强起来,因为地主需要的是维持社会稳定,最好是完全没有变化。这样一来,地主就能够永远享受现在的生活,而不必去忧心其他事情。

    所以,讨论到最后,蔡艮寅便坦率的下了个结论,“与其说是在讨论为什么要消灭地主阶级,实质上却是在讨论要不要富国强兵?是不是只有工业化才能富国强兵?”

    房间内顿时安静了许久,最后秦鼎彝有气无力的说道:“所以我们讨论了两个晚上,结果却变成了是否要否定维新变法的目标?”

    三人怀着不同的情绪,于晚上第三次拜访了林信义,此时小川吴服店的掌柜和伙计倒是有些习惯了三个清国人的进出,看到三人站在街口,掌柜直接让伙计邀请他们到了林信义住的院子等候。

    当天晚上,面对三人开始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产生怀疑的问题,林信义思考了一下便说道:“中国要不要富国强兵,我觉得我们应当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西方文明的本质…”

    三人表示洗耳恭听,林信义于是先从十字军东征开始说起,说到了大航海,地理大发现,殖民主义的兴起,奴隶贸易,工业革命的爆发。最终他下了这样一个结论,“从本质上来说,西方文明的根本就是征服和掠夺,不管是战争艺术、航海技术、还是工业革命,他们都是为了西方文明征服和掠夺外部世界而发展起来的。

    而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不管是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印度大陆的印度文明、东亚的华夏文明,本质上都是农耕文明,是以自给自足的生活为满足的。我记得中国古代有一首诗歌用来形容这种农耕文明相当贴切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所以,中国人所谓的富国强兵,一般都是立足于防御,而不是入侵他国,这就是华夏文明的内核所决定的。但是西方文明的富国强兵,则是为了入侵他国做准备。

    只要看一看,西方人在美洲灭绝的印第安人,在非洲掠卖的黑人,在印度饿死的印度农民,那么很清楚的就能知道,假如没有人阻止西方文明对有色人种的奴役和屠杀,那么除了西方文明之外的其他文明,最终都会成为大英博物馆中珍藏的文物…”

    这天晚上回去,三人又睡不着了,对于林信义提出的东西方文明的对立问题,三人不断的进行着讨论和思考。虽然三人都觉得西方文明所说的民主、自由、博爱等伦理听起来并没有林信义所说的那样有攻击性,但是一想到欧洲人在美洲、非洲和亚洲干的事情,他们又没法和这些西方文明的理性联系起来了。

    这一天白天,三人经过细致的讨论,都认为富国强兵之路不能放弃,而走富国强兵之路就只有走工业化道路,走工业化道路就必须要消灭地主阶级。但是,这至少能够保住中国的传统文化。

    带着这样的觉悟,三人第四次拜访了林信义,听着三人破釜沉舟的回答,却还想着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林信义沉默许久后反问道:“何为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一次三人的回答倒是相当的一致,表示孔孟之道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林信义便毫不留情的指出:“这样的传统文化,实质上不就是地主阶级的传统文化吗?试问,一个讲究君臣父子的读书人,如何去质疑自己的老师?如何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所谓工业化的道路,不仅仅在于建立几个制造机器的工厂,还在于以工厂主的思想来指导工厂的生产,而不是以地主阶级的文化管理工人。科学是1加1等于2,但是在地主阶级的文化中,老师给的答案才是正确答案,因为衡量答案的不是科学,而是权力…”

    秦鼎彝一开始还有些不服气,向林信义表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没有那么坏,不会妨碍中国走工业化的道路。但是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秦鼎彝所提出的那些传统文化的优点,那些所谓的社会道德观念,在后世都被证明都是虚幻的。

    林信义直接谈起了满清入关时满人在关内的屠杀事件,满清政府对于太平天国的镇压,鸦片战争中面对英国人的进攻,镇江守将海龄先杀汉人的事迹,最后总结道:“为刽子手、侵略者歌功颂德,这就是崇尚孔孟之道的地主阶级所推崇的传统文化。

    假如你们要保卫的是这样的传统文化,那么本质上就是在保卫地主阶级。只要这样的文化不被消灭,那么地主阶级就会卷土重来…”

    辩着辩着,被堵着说不出话的秦鼎彝突然就放声痛哭了起来,这令林信义惊讶的住了口。他看到,一旁的田邦璇也是热泪盈眶,显然他们都难以接受这种连自己的文化都要否定的结果。

    看着两位同伴情绪激动的模样,蔡艮寅的情绪虽然还好,但也不得不匆匆结束了今晚的谈话,带着两位同伴回去了。英次郎看着两位清国人突然在谈话中哭了出来,便好奇的向林信义询问原因,林信义沉吟了数秒后回道:“要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身边的一切都是想象出来的,你会难过吗?”

    英次郎楞了一下,认真的回道道:“这已经不是难过的问题了吧?这是恐惧。”

    林信义仔细想了想,便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对,这是恐惧…”

    第五天晚上,田邦璇等三人并没有出现,林信义有些失落,也有些释然,假如这些清朝的古人没法接受打倒自己的痛苦,那么他也是无可奈何的,这只能说明中国革命的形势确实还不够成熟。毕竟那些维新派只要看清了事实,依然可以回去做一个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