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4节(第2页/共5页)

:“这看起来确实是个学生住的地方,看来我们是找错人了啊,这趟远行算是白跑了。”

    田邦璇则还不肯放弃的说道:“就算这小说不是这位学生所写,这位学生也必定和作者关系深厚,否则就不会给报社留下自己的地址了,无非就是再问一问罢了,不能算白跑。”

    蔡艮寅则若有所思的说道:“我也觉得这趟不算白跑,之前我们看到的横滨、大阪、东京原来并不是日本的全部,明治维新近40年,也不过就造就了一些大城市,但是对于乡村的改造其实并不大。我们还是有可能迎头赶上的,只要打倒了后党。”

    被蔡艮寅这话一带,田邦璇的注意力也转移了,他点头附和道:“松坡说的不错,离开了东京之后,日本的乡村和我国也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我们所经过的地方都能看到学校,街上看不到大一点的儿童和乞丐,就这两样来说,日本的乡村倒也不能说和我国没有区别…”

    在三人就对日本的新认识展开讨论的时候,林信义也和小川英次郎回到了吴服店,看着掌柜、伙计都用着怪异的目光看着自己,林信义不由摸着自己的脸纳闷的问道:“我脸上是有什么吗?”

    掌柜的摇着头说道:“没有什么,不过,小林你还写了文章在东京的报纸上发表了?”

    一旁的小川英次郎立刻兴奋了起来,对着林信义说道:“信义,你的文章真的发表了啊,平吉叔确实蛮守信用的。老爹,报纸在什么地方,我也要看看。”

    掌柜的拿着布尺轻轻敲了儿子的头说道:“我们家又没有订报,哪来的报纸。那么说,那三位清国人确实是来拜访小林你的啊。”

    “什么清国人?”林信义和英次郎都好奇的追问了一句,掌柜的让他们自己去自己的院子,说五郎已经把客人带到他们的院子去了。

    林信义带着疑问和充满好奇的英次郎一起朝着内院走去,身后的掌柜和伙计则又开始了对他的称赞,掌柜还不无骄傲的对伙计说道:“自从平吉之后,我家又出了小林这个秀才,这样说来,英次郎将来也不会差到什么地方,我们家可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走到自己住的屋子边上,林信义突然停下了脚步,因为屋子里传出了几个口音各异的普通话,这一下倒是有些让他百感交集了起来,他已经几年没有听到中国话了,哪怕不是乡音也是乡音了。一旁的英次郎却很兴奋的对着他说道:“确实是清国人啊,信义你的小说大获成功啊,要不然他们不会跑来这里拜访你的。”

    林信义定下了心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是啊,英次郎也要努力啊,下一次就该轮到你的小说发表了。”

    英次郎这下信心大增的握拳说道:“既然信义你能成功,我想我也一定能够成功的。”

    两人在门外的交谈终于惊动了屋内的田邦璇、蔡艮寅、秦鼎彝三人,三人起身走到木屋门口,看着站在台阶下的两名少年,一时都互视苦笑,显然这位林信义确实是一位少年啊。

    双方在门口对视了一会,田邦璇第一个反应了过来,让开了通道对着两位少年说道:“我们是来自大清的留学生,在东京看到了林君写的关于清国的小说,因此产生了一些疑惑,就冒昧上门来访,不知那位是林君呢?”

    林信义终于恢复了正常,他平静的向前一步用中文问候道:“我就是林信义,能够和三位进行交流,倒是我的荣幸了,我们还是进屋说话吧。”

    一旁的英次郎倒是有些惊讶的看向了林信义,他倒是没想到对方居然还能说中国话。不过对面的三位其实更为惊讶,因为林信义说的是相当标准的北京官话,比他们三人说的还要标准。这下他们倒是有些相信,这位少年或者真的是小说的作者,又或者和作者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了。

    五人进入屋内后,就在草席上盘腿坐下,蔡艮寅最先出声,他先介绍了自己三人的名讳、籍贯和来历,便直言不讳的向林信义说道:“我们就是林君小说中所言的维新派,林君你在小说中断言,维新派是必然不会成功的,在中国也是没有出路的,但又有意犹未尽之感,我很想知道,你下的这个结论究竟从何而来?虽然变法是失败了,但是丧失了人心的可不是维新派啊。”

    田邦璇有些责备的看了蔡艮寅一眼,他觉得一开始就抛出这样尖锐的问题,这显然是不符合上门之客的身份的,不过看着秦鼎彝也一脸严肃的注视着对面的少年,他也就把话给咽了回去。

    几人等了一会,看着林信义始终不发一言,秦鼎彝终于忍不住出声问道:“林君是不能回答还是不愿回答这个问题?”

    林信义终于从走神的状态清醒了过来,他看了三人一眼后方才说道:“我只是觉得这个问题要是扯开来讲,也许会讲很久。”

    田邦璇正想说什么,蔡艮寅却拦在他前头对着林信义说道:“我们从东京跑来神户村,自然不会吝惜几个小时的时间,林君想到什么便说什么,我等都会洗耳恭听的。”

    林信义想了想从东京回来的小川平吉对旅途辛苦的抱怨,和三人看到报纸上的文章后出现在自己面前,心里倒是有些明白三人的迫切心情了,这三位或许过去士维新派,可现在却未必还是支持改良的维新派了。面对这个时代想要变革中国的中国人,林信义忍不住就想要说些什么,哪怕改变不了什么,至少也能给面前的三人一些全新的见识。

    第十二章 初见二

    “我记得中国古人有句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还听说贵国有位大人物说:今日之时代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蔡艮寅确实有些惊讶了,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就是考一考对方,看看这篇小说到底是不是林信义自己所写。可当林信义开口之后,他心里已经开始相信,这篇小说的作者确实是对面的这位日本少年了,因为这两句话外国人很少能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