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府邸,伊藤家其实是一个大家族,和伊藤家的人口相比,这座府邸似乎有些小,但是以小川平吉的眼光来看,这些华族的生活未免有些过于奢侈了,毕竟伊藤的财富可都是维新之后积攒下来的。
只是这种念头一闪就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成为帝国的掌权者才能活的像个人啊,和伊藤侯爵的日子一比,自己完全就是混了个温饱。小川平吉这个时候已经忘记了,东京的下女每个月也就一元五十钱的零花钱,假如他的生活叫做温饱,那么底层民众就是在生死线上挣扎了。
居家时的伊藤依旧喜欢穿着浴衣,虽然在外时他总是一身三件套的洋服,这是他在英国留学时学会的英伦绅士风,即便日本的气候比英国要炎热的多,日本人也总是认为洋服就必须一丝不苟的穿戴着,不能像浴衣那样穿的随意,一些维新志士更是把穿洋服和穿浴衣的方式,看成了民族性差异的根源。
当然,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伊藤倒是也看开了许多,不再如从前那样委屈自己,重新恢复了一些年轻时候肆无忌惮的性格。又或者说,在明治维新的努力下,日本战胜了清国,这使得日本人开始充满自信,自然也就不会再以全盘西化来衡量日本的文明程度。
伊藤大约就介于两者之间,他既不赞成继续全面西化,甚至搞脱亚入欧的极端主张;但也不认同顽固派所谓的皇国特殊论,即日本之所以能有现在的维新成果,是因为日本万世一系的天皇国体,而不是什么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在伊藤博文看来,日本始终是一个亚洲国家,这点是不能更改的现实。而世界文明的中心在于西欧,这也是现实。所以日本必须走向开化,拥抱欧洲所创造的文明,但是日本也不能放弃亚洲的身份,必须要成为亚洲的中心和保护者,这才能确保日本在世界列强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只不过日本能够理解伊藤的人其实并不多,哪怕是同为长洲藩的同志,日本陆军的创造者山县有朋,也对伊藤对欧美的忍让,对朝鲜、中国的亲近感到不理解。对于山县来说,建立陆军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国,而强大的国家都需要向外拓展,因此沿着朝鲜半岛进入中国,这就是日本的宿命。伊藤却想要缚住军队的手脚,那么他们强兵又是为了什么呢?
伊藤心头也是苦闷的很,他觉得和山县有朋这群陆军兵头真没什么可说的,完全搞不懂帝国的发展方向,只知道一味使用武力,还贪污了不少军费,让民众对于藩阀政治越来越不满。因此才有了建立新党另起炉灶的念头,这样他的政治也就不会被长州藩给绑架了。
小川平吉出身东大法学部,属于自己的基本盘,又能发表出如此深刻的关于东亚事务的看法,在伊藤看来实在是新党未来的骨干人物,因此他对于接见小川还是表现的非常重视的。面对管家带进来的青年男子,伊藤随意但又不失亲切的邀请他坐下说话。
小川心里也知道,伊藤接见自己大约就是那晚自己在宴席上对清国看法的发言了,不过从伊藤口中亲自听到询问自己对于清国的看法时,他也还是震惊了一下,这块敲门砖居然有这么高的含金量,也是他没有预料到的。
他思考了一下,终于从随身携带的公事包内掏出了一份文稿放在了伊藤面前说道:“阁下,其实我的见解大多来自这本小说。”
听了小川的回答,伊藤心里是愕然的,不过见惯了风雨的他还是波澜不惊的拿起了面前的书稿翻了翻,然后放下对小川问道:“这是谁写的小说?”
小川谨慎的回道:“一个同乡后辈。”
估算了一下小川的年纪,伊藤才接着问道:“也是东大学生吗?读什么学科的?”
小川迟疑了一下回道:“他正准备明年考一高,预备报考东大文学部。”
伊藤盯着小川,眼里满是“你丫是来逗我的吗”这样的疑问。对此小川也很是无奈,如果不是他对于清国事务没啥研究,他倒是挺想把小说的事隐瞒下来的,但是他没预料伊藤会如此重视这样一种可能性,而这份手稿他又交给某位同学拿去报纸上连载了。
也就是说,他如果拿着小说里的观点应付伊藤博文,然后又被对方察觉的话,那么他在政治上就出现了一个大污点。对于政客来说,贪污腐败无能都不是什么缺点,但是背叛则无人可宽恕。他把其他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还是同乡后辈这样的亲密关系,日后谁还敢相信他呢?
更何况,他的观点都是建立在林信义的判断之上,也就是说脱离了林信义的判断,他根本找不到方向。清国事务专家,这显然不是他想要追求的目标,他的主要努力方向还是关于国内法的,因此他宁可放弃这个被伊藤赏识的机会,也不愿意给自己身上打上这样一个标签,这条路他走不远。
看着小川平吉一脸诚恳的表情,伊藤才觉得对方大约说的是真话,否则没必要在这个时候拿出这样一份手稿给自己。这时的他就对这次接见有些懊恼了,觉得真是白白浪费了时间,要知道他的时间可是相当宝贵的。
失去了谈话的兴致,又不能立刻起身赶走对方,毕竟对方即便不是什么有出色见解的清国事务专家,好歹也是东大法学部的人,他总不好摆出一副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姿态。于是伊藤再次拿起了手稿翻看了起来,笑着对小川说道:“想不到你的同乡后辈中有这样的年少英杰,那么我倒是真要看一看了。”
伊藤不过是说两句客套话,打一打圆场而已。不过等他翻开手稿看起来之后,却一下沉浸了进去,等到再抬头时,墙角的摆钟已经走了半个钟点了。不过伊藤很快就从钟面上收回了视线,向着小川追问道:“下面的呢?难道还没有写出来吗?”
枯坐已久的小川看着伊藤认真的表情,心里也是松了口气,知道伊藤没有因此迁怒自己,说明林信义的小说还是有些价值的,于是他赔笑着说道:“奥,这位同乡后辈毕竟还只是个中学生,他对于清国事务的看法还有些可取之处,但是后面写的所谓欧洲均势、德美后起列强同英法老牌列强争锋,必然导致一场涉及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大交战,我觉得完全是少年人的胡思乱想了,所以我就没把后面的带过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