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22章 海外传经(第2页/共2页)

言说这是文化侵略。

    赵明远没有正面争辩,而是用行动说话。他组织学生参与地方事务:有的帮助改良农具,有的协助疫病防治,有的参与海岸防护......渐渐地,民众发现这些"异乡人"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

    最打动人心的是一次突发事件。邻岛发生海啸,学堂师生第一时间组织救援。他们不但运用医术救治伤员,还用工艺知识协助重建。这场行动让所有质疑烟消云散。

    "现在我明白了,"一个本地长者说,"真正的教育是不分国界的。它的目的就是为了造福人群。"

    随着时间推移,这所海外学堂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既保持明德堂的基本理念,又充分吸收本土文化的精华。

    航海课上,学生们学习天文历法,同时研究本地的观潮经验;

    医术课上,中土医理与南洋草药相结合,创造出新的疗法;

    工艺课上,汉匠技艺与当地建筑智慧交融,发展出独特风格。

    最有趣的是文化交流课。这不是传统的课堂,而是一个让不同文明对话的平台。有时是诗文吟诵,有时是技艺展示,有时是智慧分享。

    "你们的史诗里,"一个本地学生兴奋地说,"也有关于海洋的传说!这和我们的神话好像啊。"

    这种发现不断出现。师生们惊喜地发现,看似不同的文明,往往有着共同的智慧内核。这更坚定了他们推动文化交流的决心。

    远在京城的叶知秧,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本《南洋见闻录》。这是海外学堂的师生合编的,记录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

    "教育的意义,"序言这样写道,"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搭建理解的桥梁。当不同的文明相遇,新的智慧就会迸发。"

    这个成功经验很快推广开来。更多的海外学堂建立起来,在不同的港口,在遥远的海岸。它们像一颗颗明珠,串联起文明交流的项链。

    多年后,当老了的赵明远再次站在那个港口,看着来自各地的学子在学堂里研习,他终于明白了叶知秧当年的话:

    "教育如同播种。我们播下的不只是知识的种子,更是理解与包容的种子。它们会在不同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长成各具特色的智慧之树。"

    而这,正是海外传经最珍贵的成果。

    喜欢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请大家收藏: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m.bayizww.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