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重生之吴霸春秋迷惘的小羊羔 > 正文 第898章 分封诸公子

正文 第898章 分封诸公子(第2页/共2页)

p;   季札想了一下,又道:“大王,老臣的寿命止于此,不能在有生之年,陪着大王同见九州一统的时刻。”

    “然,老臣临终前,想知道,日后大王你一统天下,将会如何治理华夏?以怎样的体系,治理华夏?”

    “是全部推行郡县制,或是如周王室一般,推行分封制?”

    庆忌摇摇头道:“叔祖,不瞒你说,这个问题,寡人考虑到,只是终究没有答桉。”

    “叔祖何以教寡人?”

    这毕竟是关乎到吴国未来的大事。

    可想而知,现在,只要庆忌不中道崩殂,先一步撒手人寰的话,吴国要扫灭诸侯,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了。

    所以季札有必要未雨绸缪,给庆忌谋划一下。

    “郡县制与分封制,各有各的好处。”

    季札缓声道:“这些年来,大王每设立一个新郡,都会派公子繁、公子章、公子熙、公子鸿等文武兼备,能力杰出的公子,到地方上,出任封疆大吏。”

    “大王信得过他们,故而给予特权,使诸公子跟一般的郡守有所不同,除了没有邦交、征税、征兵之权,诸公子在郡内的权力,跟国君别无二致。”

    “当时,老臣便已经猜到,大王可能爱子心切,想推行分封制。不知,老臣可有猜错?”

    “……”

    庆忌闻言,笑了笑道:“叔祖,不瞒你说,寡人的确有心推行分封制。但,不是在国内,而是在域外之地。”

    “吴国新设立的郡,鱼龙混杂,需要强有力的人物坐镇。”

    “寻常人,哪怕是再有能力,寡人不一定信得过,寡人的儿子则不同,他们至少不敢在寡人的有生之年,背弃寡人,损害吴国的利益。”

    季札问了一句:“若大王薨后,太子可制得住诸公子吗?”

    “制不住,却也无妨。”

    庆忌缓声道:“叔祖,寡人的想法,是在国内推行郡县制,而在域外之地,实行分封制,分封诸子。”

    “如先祖泰伯,还有商朝的箕子一般,能开创多少的基业,只靠个人能力。其余,寡人一概不问。”

    泰伯和箕子,都是非常有能力有德行的人物。

    泰伯与仲雍同避荆蛮后,定居梅里。

    土着居民认为泰伯有德义,追随归附泰伯的有千余家,并拥立他为当地的君主,尊称他为吴太伯,自号“句吴”。

    子姓,名胥余,殷人,他是商王文丁的儿子,商王帝乙的弟弟,商王帝辛的叔父。

    箕子官太师,因其封地与箕,故称箕子,他与微子、比干齐名,史称“殷末三贤”。

    商周变易之际,箕子便趁乱逃往箕山,在那里过上了一段时间的闲云野鹤生活。

    武王灭商建周后,求贤若渴的周武王访道太行,在陵川找到了箕子,恳切请教治国的道理。

    箕子传授了《洪范九畴》陈述给武王听,史称箕子明夷。

    周武王想请箕子出山,他不愿作周的顺民,因此不肯再出山,武王无奈而走。

    因怕武王再次来请,箕子乘武王走后,他便迅速率领弟子与一批商的遗老故旧一大批人,匆匆离开箕山向东方而去。

    据说,箕子一行到了黄海边,便乘了木筏向东飘去。

    几日后登上了一岛,因见山明水秀,芳草连天,一派明丽景象,便将那地方叫做“朝鲜”。

    从此,箕子带领的五千余人在那里定居下来。

    后来当周武王知道箕子远避东方时,便派人到朝鲜封箕子做朝鲜的国君,并邀请箕子回乡探望……

    庆忌分封诸子的想法,大概是跟动物界的狮子,等小雄狮成长之后,就会被赶出去,让他们自立门户,繁衍出自己的族群是一个道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