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华夏真相集背砍刀诗人 > 正文 第九集 甘露之变

正文 第九集 甘露之变(第2页/共5页)

此,二话不说,便即登上御榻,狂吃大嚼。

    苏玄朋一边往嘴里塞肉,一边问道:贫道之卦,到底如何?

    张韶满嘴流油,含糊答道:果然神算,分毫不爽!

    一众江湖好汉闻言,一拥而上,争盘夺碗,乱成一团。

    便在此时,只听一声大响,殿门飞向两边。复听院中数声惨叫,两人血人奔入殿内,嘶叫道:快走快走。神策军杀进来矣!

    话未说完,已仆地身死。

    张韶大惊,立起身来,口中尚有一大块鹿肉未曾咽下,差些噎死。苏玄朋跳下御榻,怀中尽是奇异鲜果,散落一地。

    左神策军兵马使康艺全率兵而入,见状哭笑不得:我道是何人造反,却是一帮妄人。众军士,与我尽杀,一个不留!

    众军应诺,执兵入内。只用一盏热茶时间,便将张韶等人杀死,血溅御座,尸横深宫。

    来日群臣登殿,闻说造反者不是染坊役夫,便是江湖游汉,不由皆都发呆。

    八月秋夜,又有妖贼马文忠与宦官季文德勾结,纠集千余人图谋不轨。

    结果因事不秘,被人告发,马文忠遭受剐刑,季文德绞杀,当事人皆被缉捕杖死。

    敬宗却不思改悔,此后一面敷衍大臣苦谏,一面却变本加厉玩乐,花样不断翻新。宝历元年十一月,敬宗突发奇想,要去游幸骊山。

    拾遗张权舆闻此,在殿中叩头进谏:骊山大凶,不可游也。自从周幽王以来,游幸骊山帝王皆被大祸。秦始皇选葬于此,国家二世而亡;先帝玄宗在骊山修建行宫,而致安禄山叛乱;穆宗驾幸骊山,享年不长,回来后便即驾崩。骊山凶哉,陛下不可去也。

    众臣听罢此谏,都被唬了一跳,暗道:此老如此直言不讳,恐要人头搬家。

    不料敬宗听罢此言,反倒引发更大兴致,说道:骊山果有如此凶恶?越是如此,我越应前去,以验证贤卿之言。

    众臣无不骇然,更不再谏。

    于是敬宗固执前往骊山,尽兴游乐而归。即日回到宫中,并对左右侍者言道:彼张权及叩头直谏者,皆为沽名钓誉,实不可信!

    宝历二年,夏六月。

    敬宗命令宫中举行体育盛会,马球、摔跤、散打、搏击、杂戏等项杂呈,热闹非常。左右神策军士卒、宫人、教坊、内园,分成若干组,各骑毛驴打球,极具创意。

    此日敬宗兴致极高,一直折腾到二更方罢。

    敬宗除却擅长游乐,亦且残暴不仁。因此专门豢养力士,昼夜不离左右。若宦官小有过犯,轻则辱骂,重则捶挞,人皆满怀畏惧、心中怨愤。

    宦官许遂振、李少端、鱼弘志等因打夜狐不力,而被削职。

    十二月初八,辛丑日。

    敬宗出去打夜狐还宫,又与宦官刘克明、田务澄、许文端,及击球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定宽等二十八人饮酒。

    饮至半酣,敬宗入室更衣,大殿上灯烛忽然熄灭。

    及至灯火复明,刘克明与苏佐明自内室而出,宣布皇帝突然驾崩,死因为过度劳累,又兼暴饮,以致心脏忽然停跳。

    敬宗就此不明不白而死,终年仅十八岁。

    刘克明等当日杀死敬宗,伪造遗旨,迎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

    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及绛王李悟,改立李昂为帝。是为唐文宗,改元太和,谥号先帝李湛为睿武昭愍孝帝。

    李昂本名李涵,为唐穆宗李恒次子、敬宗李湛之弟,母为贞献皇后萧氏。

    文宗李昂在位,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众多清廉有志之士,便成党派之争牺牲。当时朝野官员调动频繁,以至于皇帝生死废立,皆操纵在宦官手中。

    太和五年,李昂与宰相宋申锡暗中策划除掉宦官,但被王守澄及其门客探知,反诬告宋申锡谋立漳王李凑。结果李昂中计,宋申锡被贬死。

    文宗其后得知真相,由是大怒,一心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

    由是下诏,将王守澄赐死,命饮毒酒自尽。复提拔郑注为御史大夫、李训为宰相,并纳郑注等人建议,命王守澄部下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掌管禁军。

    政变初战告捷,文宗由是大喜,遂命郑注为风翔节度使,密令其挑选数百亲兵,欲趁王守澄下葬时,将宫中宦官斩尽杀绝。

    未料宰相李训为了抢功,决意先下手杀尽宦官,再逐走郑注。

    于是便乘郑注去风翔搬兵之时,入宫来见文宗,商定改变原有计划。

    文宗便问:卿能铲除宦官,固然是好,但兵从何来?

    李训答道:外兵入京,易为诸宦得知,弄巧反拙。臣有一计,陛下可命户部尚书王璠为太原节度使,大理卿郭行余为宁节度使,命二人在赴镇之前,先在京城召募兵卒。如此易于掩人耳目,则不动外镇之兵,即可全部铲除宦官也。

    文宗以为妙计,当即从之,诏命即行。

    又以京兆少尹罗立言权知府事,太府卿韩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刑部郎中兼御史李孝本权知御史中丞。使其三人罗致吏卒,与王、郭二人联手,谋诛宦官。

    西元八三五年,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文宗升朝于紫宸殿,命文武众臣奏事。

    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今当仲冬时节,甘露凝于庭树,是谓天降祥瑞,臣故上奏。

    宰相李训:恭喜陛下。既然天降祥瑞,又近在宫禁,臣谓陛下宜率群臣亲往一观。

    文宗喜而从之,乃至含元殿,命宰相和中书、门下省官先往观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