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华夏真相集背砍刀诗人 > 正文 第一集 渔阳鼙鼓

正文 第一集 渔阳鼙鼓(第5页/共5页)

,皆因小勃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之吐蕃发兵援助,唐兵皆无功而返。

    字幕:天宝六年,西元七四七年三月。

    唐玄宗下诏以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万人征讨吐蕃。

    高仙芝领命,准备军需粮秣就绪,便率部从安西出发。一路西行,经十五日至拨换城、又经十余日至握瑟德、再经十余日至疏勒,随后挥军南下,踏上葱岭。

    葱岭高达两千余丈,青岭几入云端,行军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唐军士兵皆有私马相随,保障辎重,尽拣平阔山间谷地行军。

    经葱岭守捉向西,沿兴都库什山北麓到播密水,再达特勒满川,凡行军百余日。

    高仙芝乃升帐聚将,兵分三路,会攻吐蕃连云堡。左路军由疏勒守捉使赵崇玼统三千骑兵从北谷而进,右路由拨换守捉使贾崇瓘统领,自赤佛堂路南下;高仙芝与中使边令诚率领主力,从护密国南下。

    三路兵马行前,约于七月十三日辰时,在连云堡下会合。

    军令如山,三路兵按时出发,果然都如期抵达连云堡,在城北聚齐。

    那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堡中有一千吐蕃军,又在城南十五里处因山为栅,立有营寨,屯有吐蕃兵八九千人,与连云堡互为犄角之势,遥相声援。

    三路唐军到达城外,见婆勒川蜿蜒流过,河水暴涨,并无舟桥。三军无法渡河,诸将无不大忧。高仙芝仔细看了地势,又抬头看天,已有计较。

    乃下令沿河扎营,命三军偃旗息鼓,不许升火,以免被堡中番兵发现预为防范。

    当时安营已毕,朔风突起,虽是初秋时节,已似寒冬,又不许升火,一万唐军说不尽一夜苦处。诸将怨叹,咒骂老天,高仙芝却是顿展愁眉,大喜不已。

    于是连夜以三牲祭祀河神,令诸将选好兵马,命兵士自备三天干粮,次日清晨渡河。

    将士闻命,皆都奇道:在此河水暴涨之时,又无舟楫,却令我等如何渡河?

    高仙芝喝令道:我已祝告苍天,明日河水必涸,渡河易如反掌。众将何敢疑我,在背后喋喋不休?若有怠我军令者,定斩不饶!

    诸将无奈,只得依照军令,各自回营准备。

    次日清晨,众军披甲援戈出营,果见婆勒川河水低缓,清可见底,其水最深处亦刚没马膝而已。诸将无不惊异道:将军竟能号令异域河神,真乃天人也!

    高仙芝也不答言,微微一笑,号令唐军迅速渡过婆勒川,以至人不湿旗,马不湿鞯,片刻间已在连云堡城下济而成列。

    高仙芝兴奋不已,对宦官监军边令诚说道:若番兵待我半渡而击,我匹马难回长安矣。如今既已渡河并且列阵城下,此乃上天赐破贼良机,且是大唐天子洪福所致也。

    诸将听了,齐呼万岁,斗志高涨。

    高仙芝马上遣将,命两千军佯攻连云堡,亲率八千唐军登山,攻打其城外半山营栅。

    吐蕃守军做梦也未料到唐军能突然至此,忽然遭到攻击,无不大为惊骇,慌乱中只能分别依山拒城而战,以滚木擂石阻挡唐军攀山登城。

    高仙芝见山徒路险,三军攻之不上,乃传令军中,有愿充任先锋敢死队者,战后皆封百户,赏奴隶二十名。

    当即选出一千名陌刀手为敢死队,任命郎将李嗣业为将,并向其下令:我等行军半载,离中原万里之遥,已为孤军。今此一战,胜则功成千古,败则尸骨无归。我一万兵马性命,尽在将军身上。午前定要打败敌人,攻进城去,否则将军先死,某将继之!

    李嗣业热血沸腾,手持令旗先行,领陌刀手离开山路,绕行险处先登,奋力破开鹿角寨栅,放起火来,向营内杀去。

    自辰时战至巳时,大败吐蕃守军,斩首五千级,俘虏千余人,余众皆逃入山谷。正当午时,唐军悉数入营,正赶上午饭辰光。

    高仙芝命令检点战果,报说缴获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高仙芝大喜,率得胜之军回身再来强攻连云堡,亦一鼓而下,全歼堡内千名守军。

    唐军首战大胜,一万将士无不斗志高昂,热情万丈。

    高仙芝冒险成功,这时才松下一口气来,便在堡中大排筵宴,与诸将贺功。

    诸将在席间问道:我军被阻婆勒川之时,河水暴涨,我等皆谓兵不得渡,惟将军下令准备三日干粮,来日清晨必要渡河。次日渡河之时,果然大水皆退,莫非将军身有异术,能似蜀汉丞相诸葛武侯一般,能驱六丁六甲之神乎?

    高仙芝哈哈大笑道:岂有此理。凡为将者,当识天时地利,尤其天时。此时虽刚入秋,暑气未退,若在我神州之地,断然没有河流干涸之理。但在这高插云端的葱岭高原,只要一阵朔风刮起,河水之源冰雪冻结,则河水必涸。我见前日夜间刮起西风,便知来日必定河干水枯,军马得渡也。

    众将听了,无不心服。当夜酒宴既罢,尽欢而散。

    次日升帐,高仙芝便欲乘胜追击。边令诚却因连日艰苦行军,被吓破了肝胆,认为孤军深入敌境过远,惧不敢进。

    高仙芝冷笑不已,遂命边令诚率不服高原气候之老弱士卒三千,留守连云堡。自己亲率七千大军,继续前进。临行之前,却叫过二十名亲军,暗加嘱咐,使其依照密计先行。

    亲军领了计策,悄悄离营而去,人皆不知。

    当日准备马匹军需,次晨大军出发。唐军疾行三日,到达坦驹岭上。高仙芝与诸将立马高山,见那坦驹岭长达四十余里,山口险峻无比,岭下平坦之处便是阿弩越城。

    不一时,前军探马来报:若从此下去攻打阿弩越城,须先沿冰川而上,登临坦驹岭山口,别无其它蹊径。自此向前有两条冰川,皆二十里远近,其上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墙,裂缝如网,人马极难行进。若稍不注意,就会滑坠深渊,或掉进冰川裂缝丧生。

    众军听罢,无不大骇,心生退意。(本集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