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华夏真相集背砍刀诗人 > 正文 第六十一集 太平公主

正文 第六十一集 太平公主(第2页/共5页)

器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

    数日后,追谥则天大圣皇后复旧号为天后,谥雍王李贤为章怀太子,置温王李重茂于内宅。追削武三思、武崇训爵谥,斫棺暴尸,平其坟墓。

    越州长史宋之问,饶州刺史冉祖雍,因谄附韦、武,皆命流配岭表;贬窦从一为濠州司马;罢诸公主府官。武氏宗属,诛死流窜殆尽。

    侍中纪处讷行至华州,吏部尚书张嘉福行至怀州,皆复命收斩。

    遣十道御使赍持玺书,至均州宣慰谯王李重福。

    征罢奸党,重整朝纲。诏以太常少卿薛稷为黄门侍郎,使参知机务;因薛稷曾事奉天子于籓邸,子薛伯阳又娶仙源公主,乃为天子姻亲,故使其入阁为相。

    又以姚崇为兵部尚书,洛州长史宋璟为检校吏部尚书,并同中书门下三品。

    由是姚、宋入阁拜相,二人协心革除中宗时期弊政,进忠良而退不肖,赏罚尽公,请托不行,纳纪修举,翕然复有贞观、永徽之风。

    李旦复为天子,胞妹太平公主便即再次得势。

    太平公主本就多有权略,武后则天当年便以为酷类自己,故于诸子女中独享宠幸。然而当时敬畏武后严厉,尚未敢招揽权势;及诛张易之有功,便为韦后、安乐公主所畏;今又与太子李隆基共诛韦氏,屡立大功,便既权势高涨。

    睿宗益加尊重,常与图议大政,每入奏事,坐语移时;或有时见公主不来朝谒,则遣宰相就其府第咨询方略。

    其后每与宰相奏事,辄问:尝与太平及三郎议否?

    若说太平与三郎皆都同意,天子然后方才许可准奏。三郎者,太子李隆基之昵称也。

    凡太平公主所欲,李旦无有不听,朝中大臣自宰相以下,进退升降皆系其一言,权倾人主,门庭若市。诸子并皆封王,居处奉养,拟于宫掖。

    睿宗复辟之后,命谯王李重福迁升集州刺史。李重福将行之际,有幕僚洛阳人张灵均进言道:大王本居嫡长,自当继为天子。相王虽有讨平韦氏之功,安可越次而居大位!昔汉诛诸吕,犹迎代王,今东都百官士庶,皆愿王来。大王若潜行直诣洛阳,遣人袭杀留守,继而拥兵西据陕州,东下河北,此天下可图也。

    李重福毫不思索,遂从其计。张灵均见谯王同意造反,乃密与郑愔勾结,暗聚徒众。

    郑愔自秘书少监左迁沅州刺史,本就迟留洛阳不行,以俟谯王起事;此时见说造反,不由大喜,遂为李重福起草制书檄文,立其为帝,改元为中元克复。

    并自说自话,遥尊当朝皇帝李旦为皇季叔,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弟;郑愔自封为左丞相,知内外文部尚书;以张灵均为右丞相、天柱大将军,掌管军事,其余党徒依次授任官职。

    李重福由此兴致勃勃,先遣家臣王道先赶到东都洛阳,暗中招募勇士;己与张灵均假称乘驿,随后向洛阳进发。

    如此草率造反,委实令人不解!

    王道至于洛阳,郑愔大张旗鼓接待,并将驸马都尉裴巽府第腾出,以待李重福驾临。

    东都重地,如此张扬胡为,岂有不被人知者?于是阴谋便即泄漏。洛州司马崔日知立刻出动,秘密捕获郑愔党羽数十人;稍经审问,便尽知其全部计划。

    而此时王道以及郑愔,尚自蒙在鼓中。

    八月十五日,李重福抵达洛阳,即率王道等人径来攻取左、右屯营,就此发动叛乱。将到天津桥时,跟从者已有数百人众,手持棍棒以助威势。

    侍御史李邕先到左掖门,命令闭关拒守,后到右屯营中,对众军说道:李重福虽先帝之子,本已获罪;今又无故入城,必是作乱。公等受职圣朝,应尽诚节,立功以取富贵。

    众将然诺。不一时李重福至,引众来夺屯营,诸军坚守不动,只以箭矢攒射。

    李重福不敢上前,复至左掖门攻打留守府,但见重门紧闭,无人出应。李重福大怒,下令纵火烧城门;其火未发,左屯营兵赶来救护。

    李重福由此计尽,驰出上东门,躲入山谷中。

    东都留守裴谈率兵搜山,李重福走投无路,自投漕河而死,时年三十一岁。

    唐睿宗闻此大怒,诏命碎尸示众三日,并谓群臣:重福幼则凶顽,长而险诐。幸托体于先圣,尝通交于巨逆。子而不子,自绝于天!

    命以三品官礼安葬,以功拜崔日知为东都留守。

    张灵均及郑愔二人侥幸未被擒拿,商议易服改扮,趁乱逃出城去。郑愔闻说改妆大喜,于是即刻行动;可笑其形貌丑陋,且又络腮虬须,偏却梳起发髻,更着妇人服饰。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