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辩军队溯江北上,到达蔡洲,侯景便已闻知,当即下令杀死萧方诸,引兵来迎。
字幕:王僧辩,字君才,太原郡祁县人,出身乌丸王氏,南梁名将王神念次子。
王僧辩闻说侯景引军来迎,带军屯居巴陵城,与侯景军对峙,以静制动。
侯景派军轮番攻城,皆被王僧辩用火阵、围长栅、列舸舰之计击退,大将任约也被王僧辩所擒。侯景本不善水战,见大将被擒,军中粮尽,只得烧营夜遁。
王僧辩遂引全军出巴陵城,乘胜沿江东下,收复江、郢二州,直指建康,兵临城外。
此时适逢陈霸先自广州引军北来,与王僧辩合兵,联营进逼石头城。
侯景带军出战,与王、陈联军大战于建康城北。
联军复兵分两路,王僧辩以二千精卒持强弩进攻石头城西,很快陷城,并入据台城。
侯景战败东奔,与心腹数十人乘船逃往海上,党徒或投降或北奔,就此星散。侯景后被部下杀死,至此侯景之乱终被平息。
梁大宝三年,萧绎即帝位于江陵,年号承圣,是为梁元帝。王僧辩因功被封为司徒、侍中、尚书令,永宁郡公,食邑五千户。
萧绎曾向西魏称藩,此时既称帝号,便不再称臣,并遣使前往长安,求其归还所侵占梁、益二州和襄阳等地。
宇文泰如何肯轻还二州?立命斩杀来使,命从人持其首级南归。
萧绎大怒,便令柳仲礼率军进取襄阳。萧詧当初举襄阳以降西魏,此时见梁军来伐,即以妻王氏及长子萧灊送到西魏当人质,请求救兵。
宇文泰命荣权出征,开府杨忠率军支援。
杨忠活捉柳仲礼,平定汉水以东,萧詧得安。
宇文泰便令萧詧为梁武帝发丧,并继承南梁大位,萧詧以无玉玺、遗诏为由推辞。宇文泰于是令散骑常侍郑孝穆持旌节、策书,往襄阳赐封萧詧为梁王。
萧詧于是在襄阳设置百官,秉承皇帝旨意,拜官授爵,对西魏称藩。
字幕:西魏恭帝元年,萧梁承圣三年,西元五五四年。
暮秋九月,宇文泰命柱国于谨、征虏将军宇文护兵伐江陵,檄使萧詧出兵,联手伐梁。只经月余激战,江陵城陷,萧绎作业到头,终于被俘遭害。
萧绎却于城陷之际,命人将城中十四万卷图书焚烧净尽。此次焚书,实乃中国汉文化最大破坏事件,萧绎亦可谓破坏中华文明之千古罪人。故此后世文人史家,耻提其名。
江陵城破次年,王僧辩、陈霸先在建康拥立梁元帝子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宇文泰亦立萧詧为梁国之主,使其居住江陵东城,只辖江陵一州之地。
其原辖襄阳,便即全部归于西魏。
萧詧于是在江陵称帝,年号大定,史称西梁或后梁。追尊先父萧统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妃蔡氏为昭德皇后。又尊生母龚氏为皇太后,立妻王氏为皇后,子萧岿为皇太子;追赠叔父邵陵王萧纶为太宰,谥号壮武;追赠兄长萧誉为丞相,谥号武桓。
宇文泰设置江陵防主,带兵住于江陵西城,称为助防,实为防备萧詧脱离控制。
镜头转换,按下江南,复说长安。
侯景之乱时,东魏丞相高澄趁火打劫,派尚书辛术前往两淮,侵吞大片梁国土地。乱中渔利,共得二十三州,并攻陷淮南重镇寿阳。又派太尉高岳,率步骑十万进攻颍川长社。
西魏守将王思政闻东魏大举而来,当真是会者不忙,乃命城中偃旗息鼓,军士皆伏于女墙之后,仿佛无人把守之状。
高岳自恃兵多,命令四面攻城。
王思政则于敌兵爬城至半时伏军四起,滚木擂石俱下,东魏兵一战而损折极重。王思政趁敌兵稍退,复挑选勇士出城应战,击退东魏军三十余里。
高岳不甘失败,收集败军复至,命在城外修筑土山以俯射城中,下用飞梯火车攻城。
王思政制造带火短矛,顺风掷到土山之上,并用火箭射击,烧毁敌军攻守器具。另招募敢死勇士,以绳索缒到城外,占领东魏军两座土山,并在上面建造楼堞,以助防守。
次年,高澄派兵增援高岳,并令筑堰堵截洧水,欲积水淹灌颍川。堤堰筑成,河水大量涌入城中,城内积水过腰。
东魏军趁势进攻,王思政身挡矢石,同士卒并肩作战,英勇抗击。
宇文泰得悉王思政被困,即派大将军赵贵率兵救援,兵至穰城为陂泽所阻。长社城不得外援,危在旦夕。
彼时忽然狂风大作,东魏大将慕容绍宗跳水逃生,被溺水淹死,前文已表;刘丰生跳水游向土山,中箭而死;慕容永珍被生擒,因拒不投降而被王思政斩杀。
王思政一并收殓慕容绍宗等人尸体,以礼埋葬。
此战东魏阵亡三员大将,高岳不敢再逼长社,修书表奏晋阳。高澄闻悉凶信疾为悲恸,亲率步骑十余万南下,来攻颍川。
大军抵达长社,高澄亲临前沿督造土堰,重新聚水灌城,持续攻打。并下令道:能生擒王大将军者,封侯重赏;若使王大将军受伤,则其左右之人尽行杀之。
乃决堰放水,城中几无立足之地。
王思政占据土山,仰天大哭道:我今兵力已尽,无计可施,只有一死以报朝廷。
然后向西叩拜,欲拔剑自杀。都督骆训谏止道:今闻东魏丞相有令,将军若有损伤,左右皆死。将军今欲自尽,敢不哀怜士兵因公而俱死乎?
王思政乃止。时西风突起,河水随风入城,北城被冲毁坍,东魏将士趁势入城。
王思政与随从下来土山,见到高澄,言辞激昂慷慨,毫无屈服之意。高澄谓王思政忠于朝廷,起身施礼,优厚非常,乃命将留守长社,自与王思政俱回邺城。
武定七年四月,高澄以大将军身份兼任相国,封齐王,赐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为人臣之极。高澄遂与亲信密议,欲夺取元氏政权。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