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这么想了。
因为他看到了延长寿命的可能,这里一定存在超自然力量!
之前发生的种种已经清楚的说明,这片海域不简单,他根本没听说过在世界上,还有这种神秘的海域。
特别是那艘青铜古船和那道神奇的光幕,加上这里的悬浮石阶和石板平地,这些存在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远远超出了科学的范畴!
从这些神奇的存在来看,这里一定存在超自然力量,那么,有没有延长寿命的力量存在?
很可能有!
正如刚刚那个小兄弟所说的,这里神奇之物,更像是传说中的修士整出来的东西,那种手段,不就是超自然力量麽?
这时,众人发现就在石梯前,还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充满古韵的大字。
这种文字没人见过,似乎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不过大家都没什么兴趣。
有一个人却是急步向前。
“这种文字……”赵昌盯着这三个大字细细观看,可越看他越心惊。
文字古老,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蕴含其中,能很好的表达其意。
“这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我好像见过,其意……似乎是……”
“观星台!”
赵昌惊呼一声,他想起来了,这种文字他真的见过,这还是他很多年前的一个研究项目!
十一年前,赵昌带领一支考古队,发掘过一座战国时期的古墓。
这座古墓里,文物无数,其中有一尊三人高的青铜三足鼎,至今令他记忆尤深,因为那尊鼎上所刻的文字,他从来没有见过。偏偏上面的那些文字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十分吸引人,令人充满好奇、探究之意。
赵昌作为考古界的老学究,当然对这些未知事物充满好奇。
当时为了研究这尊青铜三足鼎上的文字,他还聚集了十几位考古界的同行,对这些文字进行了解读、翻译。
历时一年时间,经过查询大量的古籍和结合许多以前收集到的未知文字,他们总算有所收获,破解了那尊青铜三足鼎上一大部分的文字。
正是有了这次经历,赵昌才能看懂这三个文字。
根据他们十几人的一致猜测,这些文字应该是五千年之前的,现如今这种文字已经绝迹,在历史当中应该都没有了关于这种文字的记载。
赵昌看着面前这块石碑,越看越心惊,他似乎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秘密。
难道在五千年之前,还存在一个神秘的文明?
“上面写的是啥?”有人好奇的问。
“观星台。”赵昌没有隐瞒。
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没有多大反应。
就这?观星台?顾名思义,就是看星星的地方吧,还以为是什么厉害的地方,真是让人失望。
这一件小事没有激发他们的兴致。这时候有人在休息,有人在互相安慰,还有人在四处察看,试图找到些什么。
李易则心里一动,观星台?
听这名字,好像是古代观察天文天象的地方吧。
起个这样的名字,这里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不过也说不定,一切小心为上。
“老人家,这个观星台,可有什么玄妙?”出于谨慎,李易还是走过去问了一下。
这老者看似穿着简单,但一身老学究的气息十分浓厚,应该知道不少东西,说不定能找到离开这里线索。
赵昌看了李易一眼,所有人对这东西都不感兴趣,唯独这个小子例外,他没有隐瞒,当即不厌其烦的给李易做起了解释。
“观星台最早出现在我国七百多年前,是古人用来研究天文学的。其结构也不是很复杂,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
说这里,赵昌顿了顿,再次开口道:“观星台北侧的石圭,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所以又称‘量天尺’。整座观星台的形状说白了些,就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看起来就是像一个大斗,倒过来放在地上一样。
我们眼前的石碑虽然上面写着观星台,可你看看上面,上面就是一片小空地,我们脚下的就是一个小石台,这个观星台的形状和历史中记载的覆斗形观星台根本不一样,而且……”说道这,赵昌顿住了,看样子有些惊疑不定。
李易正听得入神,见这老人家却是停口了,还作出这副模样,不由好奇的问道:“而且什么?”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