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的隐患。在大月氏都督府是灰先知,在写凤都督府是大轮王寺,在姑墨州是驱灵会。
只是受限都督府之间的地域管辖权,从姑墨州调动起来的官军,在本地犁庭扫穴之余;也没法更进一步的越境追索。因此,在行程将近康州今撒马尔罕周边之后,冯保真就悄然告别,暂时脱离了队伍。
作为名满岭西、岭东的青莲社,登记在册的银牌猎士;也是康州当地知名的结社,鉴社十兄弟的老二。就算是在罗烂城折损了部下,他在地方上也有自己的势力和眼线,乃至是黑白两道的关系和消息来源。
因此,仅仅是不久之后,恍然一新的他,就带着几名本地的部旧,出现在了康居都督府的治所,康州府城萨末键撒马尔罕的城外;然而,他却没有顺势进城,而是策马奔向了城北郊的鉴社本部。
没错,唐人喜好结社的风尚,同样也在这河中之地颇为流行。而作为康州当地颇具名声的大型民间结社之一,鉴社的本部就在城北的一处湖畔,因湖面平静如镜而得名,“镜湖山庄”的大型建筑群。
而鉴社十兄弟,就是构成当代鉴社,最高决议机构——正心堂的诸位领头人;虽然未必都有全十之数,却沿用最初创社时,十兄弟的誓言和成为;每个人都是独当一面,或是坐拥名望、势力的人物。
因此,当他们合力一处的时候,足以在当地的黑白两道、三教九流,形成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或是掀起一场令人无法忽视的持续波澜和动荡。这也是此时此刻,身为排行第二的冯保真,想要动用和借助对象。
而随着他的回归,也激起了“镜湖山庄”内部,一阵又一阵的暄声不绝。“二爷!”“二大兄”“翎头领!”“冯大侠!”“追风大侠,回来了。”
第1074章 河中
这个时代的河中之地,也是当时有名的富饶之土。当地土族很早就掌握了灌溉技术,依靠两河流域,土地肥沃,农业因此十分发达。后世考古发掘出的灌溉渠网遗迹纵横交错,有的长达几十甚至几百公里。而且在这个时空,还没有经过蒙古西征,蝗虫过境式的烧光掠尽和大肆屠戮;乃至肆意破坏当地的水利设施,再加上毁灭性的大规模迁徙放牧,把沿途的绿洲草场林木啃光、砍光;导致大范围的环境恶化。
因此,在药沙水、乌浒水之间的这片广大地域;依旧是人人向往的世间天堂、富饶热土。再加上横贯其中的大陆公路/丝绸之路;所带来的东西方过境商贸之利。让这里成为岭西人口、财富嵬集的天赋之地。
作为岭西的精华所在,河中之地的宗藩之长;蒙池国/西河郡王,乃是横跨三府、地广千里的头号诸侯大国。也是当地唯一能够,与安西都护府的管辖和权威分庭抗礼,乃至长期进行博弈的特殊存在。
其国土领下,自然也如海东、扶桑、等诸家公室一般;在直领的十数个州府郡县之外,还拥有众多的支族分家、分藩世臣、附庸属部的存在;按照亲疏远近的三六九等,承当着不同的次级宗藩义务。
从象征性的一点例行年贡少牢礼,到特定资源产出比例的土供;从按季度和月份提供的献金和奉纳钱,到提供兵员和徭役的大小征发;乃至由藩主或是继承人,长期驻留在王城任事内府或仕官。
再加上西河李氏一族,几乎世代都与遥远西国大夏,天朝王朝的梁氏贵裔;世代通婚不绝,彼此血脉交融。因此,作为大唐与夏国之间的缓冲,蒙池国/西河郡王在本地的影响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因此,别看西河李氏的子弟,在长安是如何低调审慎,乃至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