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满眼炫目、惨白如雪的寒光乱舞,斩裂、劈碎了十多名粗壮健硕的入侵者;也挽救了剩下一小群,身穿锁子甲和镶皮背心,将女眷和老人护卫在身后的卫士。甚至都没波及到他们分毫。
还未等他们开口询问,沉默的甲人又顺着梯道上,滚落而下的尸骸碎块,流淌的器脏和血水,重新杀入聚集在二楼的敌丛之中。下一刻,碉楼二三层的窗口、露台,再度喷溅出大蓬血水和尸块。
像是雨点一般的洒落在下方的敌军身上,却是属于他们同伙的身体部位;顿时就掀起了震天的惊呼和叫嚣声。这时,外间的守捉兵,也完成对周边街道的扫荡和肃清,将墙内的残敌团团围困住。
在重新吹响的鼓号声中,他们用重组的盾阵堵住了,夯土墙上被破开的几个缺口;又用严阵以待的两百多具弓弩,将任何敢冒出墙头的敌兵,给射成活生生的人形箭猪;也击退了数度突围尝试。
而这时,城外往复冲杀散落之敌的安西护军,也带着成框新鲜砍下的人头前来汇合;又将其快速拖曳着猛然砸进,墙围背后的困守残敌之中。于是,在一片哭喊、叫嚣,还有呵斥和惨叫声之后。
城主府邸内的残敌,开始各种口音的求饶和叫唤声中,主动越墙丢出了各种兵器、旗帜;又打开了被顶死的正门,垂头丧气的佝偻着身体、高举起双臂鱼贯走出来。纷纷跪倒在安西军的赤帜下。
然而,在城主府邸内的另一端,与城墙间隔着的一片小园外墙,却是突然有一小群灰巾灰袍之人,身手矫捷的越墙而出;又自追逐的守捉兵头顶越空而过,三下五除二的攀上了最外围的城墙。
显然是这些围攻作乱的武装人员中,最为精锐和核心的骨干成员。(本章完)
击溃了这股暗中阻道的贼寇之后,沿着喷赤河流经的谷地,继续前行十多里;就是大月氏都督府二十四州之一的盘越州;古时也称之为阿奴越部,乃是当初李嗣业奔袭小勃律国的第一个中转地。亦是吐火罗故地最西边的较大部领所在;最当初的大月氏都督府二十四州;就是依照当初随吐火罗王/突厥叶护阿史那乌沙,一起前来觐见的大部首领/酋长进行敕封的,因此各州地盘有大有小。
今阿富汗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首府法扎巴德市周边。
基本就是以相应部族的领地和活动范围为标准,也由此留下了不少争端的首尾。直到梁公分兵南征五方天竺,再度划分地界和归属,才将其逐步稳定下来。像阿奴越部本是一个松散的部族联合。
主要位于一片群山怀抱的狭长盆地中;也因此开始接受,唐人在此筑城和建立驿站、道路和桥梁,转变成了半定居,半游牧,兼带过境商贸的生产生活方式;除了道路沿线的少量安西驻军之外。
盘越州境内还有五家中小诸侯,其中两家唐姓后裔、两家迁移而来的粟特人,一家归化的本地土族;都不算是什么有力的藩家。从常理上说也没什么余力,暗中收留和供养、驱策这么一支盗团。
但是,顺着季节性消涨的喷赤河下游,越过了盘越州西面延伸出来的横臂山丘;就可抵达大月氏都督府的治所汉楼府,吐火罗国故都拨换城/阿缓城阿富汗的昆都士省昆都士市所在平原地带。
也是当地大小诸侯势力交错之下,各种局面最为错综复杂的区域。然而,当都护府调查团,连同数百护兵走出了,蜿蜒曲泽的盘山道之后;却在遇到的第一座城邑,见到了袅袅升起的烟火点点。
按照多次往来于此向导的介绍,这只是一处位于山脚坡道边,名为兰伽的小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