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和平易手。
当此环境,各人有各人的心思。
东都百姓虽说早有期待,但事到临头还是禁不住欢呼雀跃,陈米粥的香味弥漫满城;随行黜龙帮的各路军士终于结束这一场绵延大半年,辗转不知道多少里路的战...
汴京城南,那间不起眼的客栈内,青衫男子仍在与随从密谈,神色凝重。
“金陵那边传来最新消息。”青衫男子低声说道,“赵匡胤不仅未拒南唐士人入仕,反而顺势将大周士人也送入南唐,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一名随从皱眉道:“如此一来,我方若不允,便是自毁章程;若允,则等于自缚手脚。”
青衫男子冷笑:“赵匡胤果然不简单。他若设限,我等亦可设限,最终双方皆难真正掌控对方朝堂。但他没想到的是,我们早已识破他的计谋。”
另一名随从试探地问道:“大人,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应对?”
青衫男子缓缓道:“赵匡胤设下此局,便料定我等难以真正掌控大周士人。但我们可借章程之名,行拖延之实。南唐士人入大周之议暂缓,我等亦可暂缓大周士人入南唐之议,使其难以真正立足。”
随从眼中一亮:“妙计!如此一来,赵匡胤若不允,便是自毁章程;若允,则我方可借机拖延,甚至设下更高门槛,使其难以入仕。”
青衫男子点头:“正是如此。赵匡胤虽智,却未必能料到我们会以章程反制章程。他若欲以公平立信,便不得不接受我们的提议。”
另一名随从低声道:“大人,我们是否该联系金陵方面,让他们也配合我们?”
青衫男子冷笑:“不必。金陵那边早已明白赵匡胤之意,他们也正在设法拖延。我们只需按计划行事,便可让赵匡胤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随从点头称是。
青衫男子望向窗外,喃喃道:“真正的王者,不是靠压制对手来赢得天下,而是靠智慧与仁政,去赢得天下。”
随从肃然。
“赵匡胤以为靠章程就能掌控天下,殊不知,真正的天下,从来都不是靠章程定下来的。”青衫男子嘴角微扬,“我们的人已在金陵布下眼线,只要大周士人一入南唐,便会有人‘照拂’他们。让他们吃些苦头,自然就打退堂鼓了。”
随从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大人高明。”
青衫男子缓缓起身,缓步走向窗前,喃喃道:“真正的王者之路,才刚刚开始。而这场关于天下的博弈,也才刚刚拉开帷幕。”
---
汴京城内,赵匡胤的御书房中,张永德再次呈上一份密报。
“陛下,臣听闻南唐已在暗中布局,意图阻我大周士人入仕。”张永德神色凝重,“金陵方面已派出密探,专门针对我大周士人。”
赵匡胤接过密报,神色不变:“朕早已料到他们会如此应对。但朕要让他们明白,真正的王者,不是靠阴谋诡计去压制对手,而是靠制度与信义去赢得天下。”
张永德沉吟片刻,道:“陛下之意,是继续以章程应对?”
赵匡胤点头:“不错。朕已命礼部拟定新章程,凡我大周士人入南唐,皆需通过三道考核,方可入仕。南唐若拒,便是自毁章程;若允,则等于自缚手脚。”
张永德拱手道:“陛下圣明。”
赵匡胤望向窗外,缓缓道:“真正的王者,不在于一时之胜,而在于长久之信。朕要让天下人看到,大周之治,非靠权谋,而是靠仁政与制度。”
张永德肃然道:“陛下所言极是。”
赵匡胤转身,目光坚定:“王者之路,才刚刚开始。朕要让天下人明白,真正的王者,不是靠压制对手,而是靠赢得人心。”
五龙之力在他体内缓缓流转,仿佛回应着他的誓言。
---
汴京城外,南唐使馆内,徐铉再次召集李从善与几名心腹幕僚。
“赵匡胤果然不简单。”徐铉缓缓道,“他不仅未拒我方提议,反而顺势将大周士人也送入南唐,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李从善皱眉:“如此一来,我方若拒,便是自毁章程;若允,则等于自缚手脚。”
徐铉点头:“正是如此。赵匡胤虽智,却未必能料到我们会以章程反制章程。他若欲以公平立信,便不得不接受我们的提议。”
一名幕僚低声道:“大人,若大周士人真入南唐,恐怕会对我方不利。”
徐铉冷笑:“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