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动这一方面,大多数都是农民,想要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行,但是自己种自己的,产量就难免参差不齐。今年春后,要不是不能下种,基本上来年就没得吃了。”
卫良请求,卖惨,全都上了一遍。
结果陈登一笑,道:“这对母女,是你安排去的雒阳吧?”
卫良一愣,“陈先生,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卫将军就不用装了,一对流离在外的母女,回来河东一天,就跟回到自己家一样,你觉得我会相信他们没有问题吗?”
“还有太学府的那些人,莫名其妙的就要来河东,还直奔你这白波谷。”
卫良还是满脸疑惑的样子,“陈先生,你说的我都不知道啊!”
陈登一脸嫌弃的样子说道:“行了,我在这里看了这么久,你们这些的开垦地方都选错了。看的我都头疼。”
“选址不对,土壤的松弛程度都不对,你们就这样开始播种,明年你有收成才有鬼呢!”
卫良一喜,然后连忙叫了十几个领头的过来,“来,以后这就是陈主簿,负责管理你们农耕事项的陈大人。”
陈登没有对卫良的吩咐有什么意见,像是默认了一样。
然后对着
几个领头,吩咐了几句,让他们将自己所在地带着一盆土过来,让他看看。
期间的空档,陈登眼神直勾勾的看着卫良,然后道:“卫将军是真的不打算告诉在下?”
卫良讪讪一笑,“我不知道,都是公达安排的。我也不知道他安排了什么!”
这个时候,把事情全推给荀攸就对了,反正他不在。
荀攸?
陈登恍然,“原来是他!荀君乃人才也。”
随后心里默默的给荀攸记上一笔。
远在前往徐州道路上的荀攸,连打了两个喷嚏,“奇怪,晴空万里,怎么感觉背后凉凉的?”
陈登直言给卫良了提了意见,“卫将军,兵还是要训的,如果服从安排,屯田之事,只会事半功倍。”
卫良听到这个称呼,知道陈登还没有完全站在自己的阵营里。
得想个办法,让陈登站入自己的阵营。
但这件事还急不得,反正只要陈登帮忙做事就好了。
对于陈登的提议,卫良没有意见,全部同意。
在陈登的安排下,屯田的人,从近三万,锐减到了一万五千多人。
于是,三万人,就变成了两班倒。
一万五千人,半个月训练,后半个月屯田,然后两班倒。
不仅能够让兵士们都得到相应的管理,调节训练的乏味,还能够不耽误农耕作物。
同时他还将屯田的士兵分成多个工种,每个士兵都专门负责一件事。
做到了工作细化。
并且他还要求士兵对汾水边的水渠进行整改,同时还在多个地方打了井。
关羽看见陈登做出的一系列安排,不由得担忧道:“主公,陈登此人,真的能做好屯田吗?”
相比担忧的关羽,徐晃就很看好陈登:“云长兄,我认为元龙做的这些,确实能够利农的。”
“水渠改道,大幅度减少了灌溉时挑水的问题。”
“而打井,也是元龙为了应对最近各地都出现的春旱问题。”
“多个问题可以看出,元龙对这些事情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元龙,也就是陈登的字。
关羽也不是要针对陈登,他问出了大家都疑惑的问题。
“那为什么要在山上也开垦种植呢?有那么多平地不种,为何要去山上开垦?”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