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平回来的时候,带来了二叔卫坤家的管事。
卫良毕竟是晚辈,卫坤不可能亲自前来,但从他让管事把作坊全权交于卫良手上可以看出,卫坤对此事还是很重视的。
也可以说是卫乾的信很管用。
一个三岁小孩,要管理作坊,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滑天下之大稽。
才三岁,会不会自己洗屁股?
会不会自己吃饭?
自己的事情都不能自理,还来管生意?
作坊内的所有工人,都是这么想的。
“把手上的活停一停。”
卫良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大家停下做蒲扇。
做蒲扇,太不值钱了。
他来到作坊时,看见了这里的做扇子的材料,有香蒲叶,有紫檀木,还有竹子……
让他茅塞顿开。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灵魂,他对文人墨客配扇子的理解,停留在明代时期的折子扇。
相比起现在的丝绢扇和羽毛扇,折子扇装起逼来,是更上一层楼。
绝对是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的最爱。
即使是没有油纸一类的,作为折子扇材料,但是可以用竹子呀,或者紫檀木。
等到时候有钱了,再去研究纸作为材料的扇子。
卫良将自己的想法,给传了下去,工人们都不知所措,竹子做扇子?
好吧,相对于蒲扇来说,重是重了点,但虽然老板给钱呢,说干啥就干啥。
当下,方平还专门去找来了竹木匠,控制竹片厚度和韧性,同时在扇叶上,镂空的图案,进行雕刻。
通过整个作坊的工人,近两个时辰的齐心协力下,一把由三十二根竹片制作成的折子扇就做好了。
卫良的小手一撇,扇子呈现一个半弧展开,打开时,还能听见“啪”的一声响。
众人一惊,全都被卫良手中的扇子所吸引。
别说,扇子还真挺好的。
不过拿在三岁的卫良手里,怎么看都像是他的玩具。
很难想象文人拿着这扇子时,是什么样子。
卫良扇了扇风,又观摩了一下,“嗯,不错。只是这竹子可否打磨一遍,用起来,有些刺扎手。”
竹木匠听了一愣,“打磨是什么?”
卫良为他讲解了一番,竹木匠惊讶道,还
能这么操作?
以前用竹子,都是“人肉抛光”的,用竹制品,哪有不刺肉的?
被刺的多了,竹制品也就光滑了,哪有那么多讲究?
没想到今天一个三岁小孩,竟然教会了他竹子的新加工方式,打磨。
眼睛里立马冒出精光。
这可是他吃饭的家伙,学会了,天下独一份。
一时间,竹木匠看卫良的眼睛,就像是看见了财神爷。
卫良交代的事情,都做得干劲十足。
卫良在作坊又待了一阵子,将竹子的做的折子扇,又提出了几点意见。
还在扇子下面,添加了古人最喜欢的吊穗,有些扇子还安排了人给加上了琉璃,或是小碎玉。
最后的成品,把工人们都看傻眼了。
这哪还是什么玩具,简直就是艺术品。
卫良最后交代方平,安排人来监工,他需要在十日后的文会上,至少做出百把折子扇。
他也考察过,河东市面上现有的,最豪华的羽扇价格在一万钱左右,,最贵的蜀地锦缎制成的丝绢扇,也在一万五千钱左右。
他考虑到自己的这个新鲜货,可能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