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王从不吝啬自己的言语,无需臣子猜来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我给亲爹嬴政来续命》62.第62章她想成为像阿父那样的人……
猜去,帝王懒懒挑眉,不怒自威,“扶苏很好,但十一也不差。”
“没有人能因身为长子而继承一切。”
“更没有人会因晚出生几年而被迫掩盖自己的光芒万丈。”
嬴政目光落在王琯脸上,“王相,你不必在长幼有序上面费功夫,大秦的君主从不是墨守成规之人。”
“臣遵旨。”
王琯轻轻叹了口气。
不论长幼有序,再抛开性别之分,公子扶苏又有什么可以压公主一头?
王琯大脑飞速运转。
片刻后,他想到了——纸上谈兵终觉浅,唯有亲身治理过一个地方,才能由小见大,知晓治理一个国家的不易与艰辛。
小公主养于咸阳宫十一年,而长公子已在南越之地待了数年,极得民心与拥护,在治理一方黔首的事情上,小公主与公子扶苏完全无法比拟。
王琯拱手,“正如陛下所言,公主虽好,但公子也不差。”
“与其将目光放在十一岁的幼童之上,不如多看一眼将南越之地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公子。”
“陛下,大秦无循规蹈矩之君,但大秦之臣也非规行矩步之臣。”
“大秦臣子,如大秦君主一般,只要能让大秦强盛繁荣,大秦臣子亦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但现在的公主,不足以让臣为她冒这个风险。”
“而臣所坚持的,也并非宗法体制,而是大秦未来百年的兴盛与衰亡。”
李斯闭了闭眼。
都道王琯老谋深算,善于自保,可他却觉得,大秦的丞相从来宁折不弯,百折不挠。
他们或许有自己的各种小心思,要家族兴盛,要儿郎掌权,但当这些与王朝兴衰相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选择王朝,而非个人的荣辱成败。
这是王琯性格里的特质,更是千千万万个大秦臣子的性格特质。
——王朝的鼎盛不止靠英明神武杀伐果决的帝王,还需要天纵奇才初心不改的臣子来辅佐。
王琯躬身拜下。
白发苍苍的丞相早已不是少年时的意气风发,现在的他是老态龙钟甚至行将就木的老人,为自己心头至死不灭的信念,才强撑着精神来到咸阳宫,与威加四海的帝王对峙章台殿。
“为大秦,为天下,臣百死无悔。”
王琯道,“老臣至死支持公子扶苏。”
“因为老臣相信,在这个位置上,公子扶苏比公主做得更好。”
·
“韩信请奏陛下,要公主领朝臣出城相迎他与蒙将军。”
张良顾不得饮茶,一叠声将自己探听到的消息告诉吕雉,“你今日入宫见了公主,便转告公主,若陛下相问,一定要公主断然拒绝。”
“陛下虽喜欢公主,但他更是一位帝王。”
想起这件事,张良便头大,“没有一位帝王愿意看到战功赫赫的将军与自己的子女勾搭在一起,甚至公然以军功来换取此人的超然地位。”
“拒绝之后呢?”
吕雉挑眉问张良,“公子扶苏不日回宫,便由公子代替陛下率领朝臣去迎接蒙将军与韩信?”
“公子居长,若再得了这宗差事,你让朝臣怎么想?天下黔首又怎么想?”
张良抬手掐眉心,“不然呢?让公主出这个头?把朝里的那帮老臣气得火冒三丈,然后联合宗室一起罢朝?让公主自己去接蒙将军与韩信?”
“娥姁,公主丢不起这个人。”
“谁说公主一定会丢这个人?”
吕雉眸光精光微闪,“子房,你们男人看问题总是喜欢只看利弊,可有的时候,真挚的感情比利弊更让人动容。”
·
“公主,蒙上卿来了。”
宫人笑着向鹤华道。
“蒙上卿?”
鹤华放下书,抬手拂了拂自己的鬓发,“快请他进来。”
“喏。”
宫人去请蒙毅。
蒙毅走进内殿,拱手向鹤华见礼,“见过公主。”
“蒙上卿,你越发拘礼了。”
鹤华指了下自己下首的位置,示意蒙毅坐下,“你若再这样,我便不理你了。”
大抵是为了避嫌,随着她年龄的增长,蒙毅来找她的次数越来越少,好不容易来一次,客客气气疏远得像是普通君臣,她不喜欢这种感觉,她更喜欢蒙毅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