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008章 大明券(第1页/共2页)

    用经济手段卡住敌人的脖子,用技术手段限制敌人的发展,那么无论将来欧洲诸国或者北毛等国换了多少国王,在已经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下,在始终无法获得科技领先优势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像是如来佛手中的孙悟空,怎么也翻不出秦牧的手掌心。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三步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通过条约协议,让诸国承认大明货币的合法性,这第一步当然没什么难度。

    难的是,成为法定货币之后的大明货币,该如何成功的在那些国家之间流通起来。

    秦牧真正的想法是要让大明货币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一定程度上收割全世界,就像前世的漂亮国一样。

    但要做到这一点,不单单要让其他国家承认大明货币合法就行的。

    要让他们打从心底将大明货币看作一种和金银一样的硬通货,甚至要看成比金银还要重要的货币。

    只有用大明货币能够买到更珍贵的东西,这才能让大明货币深入人心,显得珍贵。

    为此,秦牧特意放开了大明的军火武器市场。

    面向全世界,出售大明库存的三八式老式步枪,以及最早的一批七五山炮。

    这些东西如今在大明已经属于淘汰产品了,因为最新的机枪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大明国防军已经开始普及机枪,三八式步枪的射速和填弹效率上,都被甩开了老远,与其将这些东西仍在一旁吃灰,不如将这东西当成“宝贝”卖出去。

    三八式步枪虽然在秦牧等人眼里是落后的武器了,但在别的国家眼中,依然是顶尖中的顶尖武器。

    现阶段,用够自主制造三八式步枪的国家本就不多。

    高卢国、日不落帝国、北毛国……

    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这些国家自己生产的武器,自己人都不够用,卖武器给别的国家,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当年高卢国王路易十四那么大方,也没敢将这些东西当成援助物资援助其他国家,可想而知这东西有多珍贵了。

    但是对于大明来说,这些都已经是淘汰品了,卖出去一点也不心疼。

    至于贩卖武器的对象,就是隔壁的天竺国。

    因为从陈三多和李梓鸣两支部队返回大明之后的反馈来看,天竺国的内乱还在持续。

    于是,董海宝作为财政部长和货币推广大使,就这样走马上任,跑去天竺国做军火贩子,向天竺国战斗中的两派人马,出售三八式步枪。

    最开始的时候,董海宝还选择用金银。

    等到双方都熟悉之后,董海宝开始向那些家伙索要大明货币。

    这对于天竺国的人来说可是一脸的懵逼——他们本国怎么可能有大明货币。

    凑巧的是,这时候天竺国的一些商人,出海行商,通过售卖香料和金银的方式,从大明沿海的广州等地,得到了一种叫做“大明券”的东西。

    别人不认这东西,但董海宝认。

    不但认,而且价值比金银还高。

    根据计算,同等价值的大明券,可以比金银多从董海宝那里买到一支三八式步枪。

    这让一些经济头脑很好的天竺人眼睛一亮,发现了商机。

    他们开始疯狂的从大明沿海城市交易,换取大明券,然后再跑回国内和董海宝交易,购买枪支。

    一来一去之间,每次都能多赚到不少枪支。

    再然后,这帮人开始对外走私枪支。

    交易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某某斯坦等地区的那些草原人,以及隔壁的萨菲波斯等国……这些国家整体落后,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制造不出步枪,但出于一些需要,必须要用这东西武装自己,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买到大明的先进武器。

    这些自以为获利的天竺人,成了董海宝手中的免费推广大使,将大明券这种价值连城的东西,迅速推广到了小亚细亚平原这一代。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券的购买力,比起金银要高出一截,并且都清楚这其中有一定的套利空间。

    于是,逐利的商人们,自发的开始了收购大明券的行为。

    大明券的名声迅速传播开来。

    大量的商人开始承认这东西的价值。

    而所谓的大明券,就是一种类似支票一样的东西。

    可以在大明国内,换取大明的货币。同样,大明货币也能换成大明券。

    虽然,大明货币换成大明券,是同等价值的交换,没有获利空间。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当所有的人都在争抢寻找索购大明券的时候,这种东西的价值就开始攀升了。

    大明国内,同样有一些投机分子看到了这个商机,开始涌向国内的各大小钱庄银行,用储备的金银换取大明货币,再用大明货币换取大明券,然后跑到沿海城市,甚至主动跑出国门,专门去推销售卖大明券。

    大量的金银,通过这样的方式,回流到了大明国内。

    再加上诸国赔偿的那些金银,大明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