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朕靠抽卡君临天下[基建]免费阅读 > 全部章节 63. 在商言利 不能被莫摧眉看笑话。……

全部章节 63. 在商言利 不能被莫摧眉看笑话。……(第3页/共5页)

不值钱的废纸回收,一来不依赖原料产地,二来完全省去麻藤等原料反复磨碎煮浸的功夫和时间,很简单就能再造成纸,故名还魂。”

    李计讷讷道“可是这种纸看上去没淮州纸漂亮。”

    李长莫用折扇点点他的头“这种纸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便宜。”

    他意味深长道“对于讲究的富人而言,自然需要昂贵漂亮的纸张,来彰显身份地位,但对于广大普通百姓和学子而言,只要足够便宜,漂不漂亮,有什么关系”

    “更何况,这些纸书写过之后,又能进行第二次、第次回收,甚至不用像南方那样,担心原料减产。”

    另外一旁,盛满纸浆的水槽边,一名造纸工将一张编织好的方形竹帘浸入纸浆,四边合好竹尺,反复摆动。

    待竹帘上铺满了一层厚薄均匀的纸纤维后,侧向一边,缓慢提起,覆盖在平整的木板上,一张薄薄的湿纸页,就基本成型。

    李长莫跟几个技术学院的学子商量了几句后,几人令工匠在纸槽上方,装了一架带滑轮的吊绳木架,用绳索将滑轮和捞纸的竹帘相连。

    工人只需要拉动绳索,掉在上方的竹帘,就能平稳地浸入纸浆中,臂力强悍的熟练工,一人一只手拉一条绳索,便能控制两张竹帘。

    不再受到双臂距离限制,竹帘的长宽还能扩大,一张湿纸页的面积立刻增加了两倍。

    一来二去,效率瞬间就上去了,叠起来供晾干的湿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搬运的小工忙得团团转,又加了两个人,才勉强跟上出纸的速度。

    李计在一边看,只觉得叹为观止。

    他心里隐约悟到几分,无论是在水泥厂,还是修路时,亦或者现在的造纸坊,技术学院所做的一切复杂到他看不懂的工具,都只为了一个目的提高效率。

    产出的水泥和还魂纸,前者没有那些精美雕刻的石砖美观,后者也没有澄心堂纸稀贵,但胜在量大,便宜,实用,可以惠及更多的平民百姓。

    可李计还有些不明白,莫非这就是小少爷所谓的“好官”吗他们甚至压根就不是官,也没见那个百姓带着田契来投献,更没有功名利禄。

    想不明白,李计就暂时不去想。

    造纸坊给每个工人一月一百二十钱,包吃住,李计干的活比起修路和砸锤也轻松了不少。

    这里的大管事据说是老板从别家纸坊挖过来的“技术人才”,一个月足足有两吊钱,比他那伺候了李老爷一家一辈子的父亲还多。

    大部分工人都敬重这位大管事,连老板都对他和颜悦色,丝毫不像在李家,老爷少爷都能对他们父子挥之即去召之即来,惹得李计好生羡慕。

    他安安心心呆在纸坊,一呆就是一个多月,吃胖了一圈不说,还略微攒下了一点小钱,偶尔能去集市再买两捧板栗,过个嘴瘾。

    有一日,他跟随管事去隔壁印刷坊送纸,印刷厂的管事正着急人手不够,抓了他的壮丁,塞给李计一串打赏的铜钱,拜托他帮忙送书去京城的惠民书局,在那帮衬几天。

    李计二话不说答应下来。

    惠民书局在京城南天巷,就在皇家技术学院附近,听说就是开设纸坊和印刷厂背后姓花的老板创立的书局,算是自家产业。

    李计拉着一架平板车,车上结结实实绑着好几摞半人高的书籍,匆匆来到惠民书局,跟书局管事一起搬书。

    今日也不知什么日子,进店买书的客人尤其多,不少是大人带着十二岁的孩童,首选选购的都是私塾必备四书五经。

    趁着书局管事点货的时间,李计无聊地呆在一旁,直到一个穿着麻布衣服,脚上着草鞋的客人,领着一个孩童,期期艾艾绕着他走了好几圈。

    最后终于鼓起勇气问他“老汉不识字,请问这开蒙书要多少文钱”

    李计一愣,道“七十文。”

    他脱口而出后,才有些惊讶,这么一册蒙学读本,竟然只要七十文,放在淮州起码也得一百文以上,相当于自己一个月工钱。

    若是从淮州运到宁州和京州,加上路上的运费,只怕还得多要几十文。

    这仅仅只是一册书的价,再加上笔墨砚,和其他书籍,不知道要花他多少个月的工钱了,这些都是消耗品,读书确实不是一般平头老百姓能供得起的。

    他上下打量着面前穿着草鞋的男子,狐疑道“你要买吗”

    老汉点点头,从怀中摸出一个装着铜钱的小布包,一枚一枚数到七十。

    他咧开嘴笑了笑,道“老汉原本是城外皇觉寺的佃农,前些日子陛下给咱们分了田,今年丰收又降税,卖了些粮。”

    “现在农闲,孙儿他娘看着地,老汉在城外的修路队谋了个伙计,终于攒下这些钱,够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