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8章 018(第3页/共5页)

之时,耳闻的马蹄声让他们下意识地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看去,正见一小童和一中年文士同骑马上,朝着他们所处的方向看来,并遥遥发来了个致意的手势。

    显然,那便是乔琰,以及她于信中提到的程立了。

    此刻两人纵看不太清楚她的面容,却无端觉得,他们能看清一双清明凛冽的眼睛,正在作为幕后推手,欣赏这出战局的最终结果。

    “生子当如此啊……”

    现下身在长社城中,刚目送皇甫嵩和曹操领队出击的傅干,以及此刻在寿春和母亲一并祈愿父亲平安归来的孙策还不知道,他们的父亲忽然在同时生出了这种想法。

    不过现在这种感慨也不过是稍纵即逝而已。

    兖州黄巾来袭的阵仗在前,便难免疏于对他们的阻截。

    这让他们突出包围,绕行于后的计划进行得格外顺利。

    这两人的后方袭扰和兖州黄巾的突然发难,无疑是让波才陷入恐慌的最后一根稻草。

    原本营地再如何混乱,他能调配的人手总还是摆在那里的,总不至于让汉军发起致命一击,他起码也能知道对方抱有的想法,心中有底,可现在呢?

    突然发难的兖州黄巾这“除贼”口号到底是从何而来的他不清楚!

    这些人为何会巧之又巧地跟汉军来袭选在了同一个时间他也不清楚!

    在第一排刀斧手被对面悍然砍倒的时候,波才仓促后退,后背惊出了一身冷汗。

    于是,在这意识到情形不妙的情况下,他丢下了断后之人就跑。

    可他若不跑也就罢了,起码豫州黄巾之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发号施令之人,是大贤良师选出的渠帅正宗,他周遭的任何一人都会保护他的安危。

    但现在他退了,还是以这种看似落荒而逃的姿势。

    在本就像是一场黄巾内斗的局面中,这实在很像是个己方心虚的表现。

    在场的兖州黄巾和豫州黄巾同时面对上了一个难题。

    在渠帅并不在当场的情况下,他们还要不要自己人打自己人?

    兖州前来的这方队伍下意识地看向了他们军师的方向,意图从这个谋划从未出错的“高人”这里得到一些指点,却发觉对方连带着程立都在不知道何时不见了踪影。

    而下一刻,周围火光大盛,在烟尘马嘶之中,他们听到了连缀一片的山呼之声,喊的是“缴械不杀”。

    在看到为首之人装束的时候,这已然在火并中实力大损的双方都意识到了个可怕的事实。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并未只是个故事而已,而是眼下实实在在发生了的事情。

    来者此前在

    长社督战之时,曾出现过在他们的面前。

    正是这长社之战,大汉一方的最高指挥官,皇甫嵩!

    他们固然不知道什么“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说法,但有些常理之中的事情却不难推断,那些个只在传闻之中出现的人物,往往身居后方,哪里会做出这样亲涉险境的事情,除非——

    除非此时的环境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一点危险。

    在对方表露出的自信之余,这些个黄巾听到的又是一句惊破夜空的“匪首已擒,余党速降”。

    “若是这些人中多有几个有作战头脑的,就会发现此时前来的第三方,人数甚至还不到他们的一半。”

    乔琰和程立此时虽走出了那些兖州黄巾的视线范围内,却并没脱离开太远,而是依然在一个能观望到战场局面的位置。

    周遭的火光奔马,倘若不先带有对其的误解和恐惧,就会发觉其中往复循环的也只有那么几十匹而已。

    可惜此时双方都群龙无首的黄巾,只听到了雷动的声响和始终未曾在此间停歇的鼓声,看到了皇甫嵩携精神饱满的汉军步步迫近,以及那个奇怪的盔甲怪物再次出现,这一次却是左右手各扛着一方渠帅,现在站定在了皇甫嵩的身边,完美应和了那句“匪首已擒”。

    任何一种表征对他们来说都是个灭顶之灾将至的信号。

    他们奉大贤良师为救世之人,却也从未想过,倘若有朝一日,当他们身陷窘境,他们所信仰的太平道到底应该用何种方式来助力他们脱困。

    反正是不会有一道天雷落下,将皇甫嵩给劈死的。

    在这样的心态下,第一个人下意识地松开了手,将手中的武器给掉落在了地上。

    而后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

    “黄巾军要想将人数转化为战斗力,显然还有不小的差距。”乔琰摇头感慨道。

    她话至此,也恰好从那烟尘间的骑兵中,看到了为首之人的样子。

    人坐于马背上稍有些不那么容易看出身量来,但他这长相和大略能看出的身高,倒是很符合乔琰心目中对有一个人的印象。

    而提到黄巾军的人数不代表战斗力,好像都绕不开他去。

    曹操。

    他在平定兖州之乱后得到的数十万青州兵,就是这句话的典型证明。

    种地的要打得过就职业作战的显然很不现实,在军纪的严明上,也完全不能跟正规军相比,濮阳之战,青州兵没能替曹操拦截住吕布,反而让曹操在大火中被烧伤手掌;宛城之战,青州军非但没能替曹操打开局面,反而打劫起了自己人,说出来都是个笑话。

    但无可辩驳的一点是,这些黄巾军依然是尤其可贵的人口资源。

    在汉末尤其是。

    所以乔琰绝不能让皇甫嵩将这些人尽数杀了了事。

    她远望着这一片沸腾的营地渐渐安定了下去,这才整了整衣衫朝着皇甫嵩所在的方向走了过去。

    周遭的火光已经不再呈现的是那种全无秩序的状态,而是间隔二十步立一火把,将整个营地里的乱象一扫而空。

    也便是在这样的火把洞照之下,梁仲宁和波才麾下的黄巾士卒方才意识到,他们的投降或许是个并不那么明智的决定。

    第三方的汉军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多人!

    但此时显然已经没有给他们反悔的余地了。

    他们手中的刀兵早已经被人给快速收缴了起来,他们中的远程弓/弩手在孙坚和傅燮的联手,以及随后的汉军到来后,被击杀了大半,剩下的那些也大多有伤在身,而最要命的无疑是,他们的粮食都已经快速地被汉军给接手了。

    长社城中出击的汉军的确数量不足,这也意味着这种看守或许是有空当可以让他们从中脱逃的,但当粮食库存先行被他们把守住的时候,也就等同于另有一道铁链栓住了他们的手脚。

    乔琰正是在屯粮的军

    帐边上见到的皇甫嵩。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