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即命一旁的小童子取出足有二三十个茶盏,还有四五十个酒盏,而后将那树根下的清泉全都舀出。行者、八戒、沙僧师兄弟三人,便扛起树来,将之扶得周正,拥上土后,将玉器内甘泉,一瓯瓯地捧与菩萨。
菩萨将净瓶内的杨柳枝沾了甘泉,细细洒上,口中又念着不知是什么经咒。不多时,已经洒净了那舀出之水,只见那一树果然依旧是青枝绿叶浓郁阴森,上面还有二十三个人参果。清风、明月二童子奇怪道“前日不见了果子时,颠倒只数得二十二个,今日回生,怎么又多了一个”
行者见了却是想起来了,说道“日久见人心。前日老孙只偷了三个,那一个落下地来,土地说这宝遇土而入,八戒只嚷我打了偏手,故走了风信,只缠到如今,才见明白。”菩萨道“我方才不用五行之器者,知道此物与五行相畏故耳。”
那大仙见自己灵根死而复生,心中十分欢喜,急令弟子取那金击子来,把果子敲下来十个,请菩萨与三老复回宝殿,一则谢劳,二来顺道也做个人参果会。众小仙遂调开桌椅,铺设丹盘,请菩萨坐了上面正席,三老在左席,唐僧居于右席,镇元子也不坐,在前席相陪,将那十个果子各食了一个。
有诗为证,诗曰万寿山中古洞天,人参一熟九千年。灵根现出芽枝损,甘露滋生果叶全。三老喜逢皆旧契,四僧幸遇是前缘。自今会服人参果,尽是长生不老仙。
此时菩萨与三老各吃了一个,唐僧这时候已经知道人参果树乃是仙家宝贝,便也忍着不适,吃了一个下去,悟空师兄弟三人亦是又各吃一个,镇元子则是陪了一个,又令本观内的仙众分吃了最后的一个。
行者这才谢了菩萨,菩萨自己回上普陀岩,悟空送三星径直回转了蓬莱岛。镇元子却又命人安排蔬酒,要与行者结为兄弟。这却是不打不成相识,两家合做了一家。师徒四众,皆是喜喜欢欢,天晚歇了。那长老才是有缘吃得草还丹,长寿苦捱妖怪难。
只是三藏师徒,心系取经之事,待到次日天明,就要收拾前进。只是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本就另有想法,自然不会就这么轻易的放他们西行,便又安排管待,师徒四人一连在五庄观住了五六日。
虽然那长老自从服了草还丹之后,全身真个似脱胎换骨,神爽体健。不过他取经心重,那里肯久留,镇元子也没得奈何,遂准行。
看着师徒四人远去的身影,镇元子对着一旁不知道何时来的鲲鹏说道“道友你让我和这猴子结拜到底是为什么啊这样的家伙也配与我称兄道弟,简直是辱没了地仙之祖的名头。若是道友你曾经救过红云道兄,我是断然不会这么做的。”
“你放心,我叫你这么做自然是有我的理由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至于说着猴子配不配做你兄弟,这倒也不见得,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有感于天渊大人超脱之时,孕育而生的先天生灵,身份上倒也还算匹配,你倒是不必太过介怀。”鲲鹏解释了一下,对镇元子讲了讲那行者的身世。
镇元子闻言,脸色也缓和了些,不过他还是继续问了一句“那大概那时候到底是多久啊,既然上次大劫天渊大人拦住了几乎所有的入侵者,那之后除了末法还有什么大劫需要应对吗可是据我所知就算是超脱了,也难以改变末法的到来啊。”
“这你就不用管了,下一场劫难很快就会来的,长也不过十数载罢了,至于末法你也不必太过担心,天渊大人既然已经超脱,就算是解决不了末法,重开一处世界也不是难事。”鲲鹏劝慰了镇元子一番后,就回了天外天的万妖祖城。
又说这边师徒四人别了镇元子上路之后,早已是看见一座高山。三藏道“徒弟,前面有山险峻,恐马不能前,大家须仔细仔细。”行者道“师父放心,我等自然理会。”就见他在那马前,横担着棒,剖开山路,上了高崖,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
无数獐鹿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只是那长老在马上见了这般场景,却是有些心惊,于是孙大圣布施了个手段,舞着铁棒,哮吼一声,吓得那满山的狼虫颠窜,虎豹奔逃。师徒们入了此山,正行到嵯峨之处,三藏道“悟空,我这一日,肚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吃”
行者却是陪笑道“师父好不聪明。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买处,教往那里寻斋”三藏心中不快,便口里骂道“你这猴子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口能言,足不能行,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
行者闻言也是有些怨气,反问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尝懒惰”三藏强词夺理道“你既殷勤,何不化斋我吃我肚饥怎行况此地山岚瘴气,怎么得上雷音”行者闻言,也没办法,毕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得应道“师父休怪,少要言语。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违慢了你,便要念那话儿咒。你下马稳坐,等我寻那里有人家处化斋去。”
只见那行者将身一纵,便已是跳上了云端里,手搭凉篷,睁眼观看。可怜西方路上却甚是寂寞,更无一处庄堡人家,只是多逢树木少见人烟去处。看了多时,方才看见正南上有一座高山,那山向阳处,有一片鲜红的点子。
于是行者按下云头对三藏道“师父,有吃的了。”那长老问是甚东西,行者道“这里没人家化饭,那南山有一片红的,想必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几个来你充饥。”三藏喜道“出家人若有桃子吃,就为上分了,快去”
而后行者取了钵盂在手,纵起祥光,只见他筋斗幌幌,冷气飕飕,须臾间,便已奔至南山摘桃去了。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这山上便是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了那怪物。她在云端里,踏着一阵阴风,看见了长老坐在地下,就心中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若是有人吃他一块肉,便能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
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却又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还大将护持,便不敢拢身。他说的两员大将是谁说的却是八戒、沙僧。八戒、沙僧虽是没甚么大本事,比不得行者神通广大,但是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都是神道在身。
如今虽是转世之身,可他二人在天界的威气尚不曾泄,故而不敢拢身。妖精心想“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
好妖精,停下阴风,就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一个月貌花容的女儿家,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只见她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直奔向唐僧。
圣僧此时歇马在山岩旁边,忽然看见一个裙钗女近前来。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仔细定睛观看之时,已是行至到身边。
三藏见了,对两个徒弟叫道“八戒,沙僧,悟空才说这里旷野无人,你看那里不走出一个人来了”八戒道“师父,你与沙僧坐着,等老猪去看看来。”于是那呆子放下钉钯,整整直裰,摆摆摇摇,装出一副斯文气象,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