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徐晃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是的,他刚才其实是在演。
对于白波贼,徐晃本身就并没有多少归附感。
杨奉、韩暹这种小毛贼,并不是他徐公明要效力的明主。
夏侯渊作为曹军大将,擅长“千里袭人”的名气早已传遍整个大汉。
徐晃和他交战,并且不相上下,很大程度上算是展现了自己的价值。
不然,以徐晃的谨慎程度。
在明知白波贼是这种弱鸡,不可能是曹军对手的情况下,刚才应该快些率领麾下士兵逃命才对。
而不是留在这里和夏侯渊缠斗。
他这么做便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投降契机。
就像现在这样,徐晃和夏侯渊交手后再投降,曹军上下不会因为他是降将而觉得有什么不妥。
反而是钦佩他能和夏侯渊交战这么长时间。
当听到自己对面站着的人,正是曹操本尊的时候,徐晃知道自己这波没白演!
曹操的名声,徐晃早已知晓。
这正是他等待已久的明主。
再加上夏侯渊的鼎力推荐,徐晃顺理成章地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成了曹操麾下大将。
而跟随他的那些白波精锐,也是杨奉、韩暹麾下这些白波贼里,最精锐的士卒。
他们也跟随徐晃摇身一变,成了正规兖州军。
收服了一员猛将,曹老板心情大好。
其实徐晃之名,之前他和童飞闲聊的时候,就曾从心声里知晓。
当时曹老板虽然没过多在意,但也把徐晃的名字写在了袍子底下。
除此以外,还有张辽、高顺、张郃、甘宁、黄忠等诸多从童飞那里听到的名字,曹操都曾记在袍底。
曹老板这么做,一方面是以防自己之后遇到这些人,吃上大亏。
另一方面则是抱着爱才之心,想将这些人才通通收入帐下。
拥有这种爱才之心,也正是历史上曹老板能成就霸业的重要原因!
假如要是像江东孙十万那样嫉贤妒能,容不下人,曹老板估计早在争霸早期就泯于众人了,根本不可能打下大魏那番雄伟的基业。
俗话说得好,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曹操任用人才,一向注重的是能力而不是名声。
他确实亲手杀过许多名士,但那些人留着也没啥用。
没有真才实学,而且脾气还一个比一个大,对于曹老板来说就是种累赘。
再者,像贾诩、陈琳这些有才之士,虽然和曹老板有过深仇大恨,却还是依旧得到了重用。
历史上包括主动投降曹老板的刘琮、张鲁,都没有被杀,反而是在北方享受了富足的余生。
再反观江东孙十万。
二宫之变搞死陆逊,又搞死了一堆江东柱石,虽说是为了给他儿子铺路。
可是……
最终两个儿子孙和、孙霸都没有继承位子,反而是传给了幼子孙亮。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